丁楠
摘 要:新課改倡導構(gòu)建“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文章從三個方面——興趣先行,寓教于樂;注重激勵,發(fā)展自信;任務導學,促其會學等,說說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的實踐體會。
關鍵詞:小學信息;主導作用;主體地位;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083-01
信息社會的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信息技術課成為中小學教學的基礎課程之一。
小學生活潑好動,課堂上容易被游戲誘惑,使信息技術課堂無趣、無序、低效。如何變“無趣”為“有趣”,變“無序”為“有序”,構(gòu)建教師會“導學”、學生“樂學”的課堂,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一、興趣先行,寓教于樂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中的專業(yè)術語多,理論知識乏味等連成年人都感到枯燥,對兒童來說,更是枯燥乏味百倍。使枯燥的知識不乏味,關鍵是采用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如對于“鍵盤的認識”的學習時,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兒童們喜聞樂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主要人物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灰太狼、紅太狼以及小灰灰等,圍坐在電腦機旁,認識“鍵盤”的情境,其中的懶羊羊的特大的棒棒糖,更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通過這些動畫人物的認識鍵盤的功能鍵區(qū)、狀態(tài)指示區(qū)、主鍵盤區(qū)、編輯鍵區(qū)以及輔助建區(qū)等,了解主鍵盤區(qū)包括的字母鍵、雙字符鍵以及功能鍵;通過這些動漫人物之口,學習和掌握大小寫轉(zhuǎn)換鍵、退格鍵、空格鍵、回車鍵等……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興趣濃厚。
又如“鍵盤輸入”的學習,從打字的姿勢、指法的分工和訓練、找字母鍵、基準鍵練習等,這些知識和常規(guī)讓學生望而生畏,格外枯燥。而如果采用“游戲法”進行這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會截然不同。如“小熊學打字”的游戲,可以使孩子們快速地掌握鍵盤的位置、手法的轉(zhuǎn)換,提高打字的速度。
再以“打字歌”而給予歸納和總結(jié),押韻、和諧的音符為課堂增添活力。如:人做正、手放對,明指法,合要求。
指輕放,稍彎曲,擊鍵時,準又快。
基準鍵,是老家,離開后,快快回。
多練習,無捷徑,用心記,是訣竅。
這樣的信息課堂,游戲、詩歌、動漫、圖片等都為信息課堂增添了趣味,使學生對信息技術感到不再乏味。
二、注重激勵,發(fā)展自信
“以人為本”以新型的師生關系為基礎。和諧的師生關系主要在于師生的平等交往,以及教師的激勵,促使體驗成功的自信和喜悅。
現(xiàn)行條件下,農(nóng)村學生的家庭電腦還不能普及,小學生平時對電腦有種新鮮感,電腦的誘惑令他們神往,與電腦的“絕緣”和接觸甚少,學生使用電腦的幾率幾乎是零。又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安排,一般情況下是一周一節(jié)課,最多 兩節(jié)課,少的可憐的1-2節(jié)課,也常常被語文、數(shù)學、英語老師所擠占,久而久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安排純粹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開設。偶爾上一節(jié)課,學生們畏手畏腳,小心翼翼而不敢操作,唯恐把電腦給弄壞了……此時,教師的激勵顯得格外重要?!皼]事”、“你能行”、“好,真棒”、“打字真快”等都會使他們樂不可支。
孩子們在操作中,難免不出現(xiàn)錯誤,如果對于孩子們的錯誤,教師的不耐煩“你看你,怎么又錯了?” “哎呀,你真笨”、“講了都幾遍了,怎么插入一個藝術字都不會呀”等的怨婦般的責難和批評,會使學生更加對電腦感到太難,從而自己也喪失自信心。而如果教師換個說法,“小錯誤,只要……注意一下就可以了”、“離成功只差半步”、“你可以的,邊想邊操作,一步步操作”等的引導和激勵,可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使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愉快學習。
三、任務教學,促其會學
布魯諾的發(fā)現(xiàn)學習,給我們一個啟示:自主、探究、體驗學習模式的開展勢在必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嘗試自主學習和探索性學習。
任務根據(jù)學習新知識的先后,可以設計為課前任務、課中任務和課后任務。課前任務一般以預習為主,教師設計預習任務使小學生明確即將要學什么、怎么學,通過自主學習,明確新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課前就做到心中有數(shù)。如《信息和信息技術》的教學前,教師提出預習任務,對課堂上的合作、探究學習意義重大。如:(1)什么是信息?我們獲取信息的來源有哪些?(2)我國古代獲取信息的方式什么?現(xiàn)在和以前相比,獲取信息的方法上有哪些改進?(3)什么是信息技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信息技術?
這樣,學生有了任務,通過閱讀教材、捕捉答案、合作交流等,實現(xiàn)課堂教學重心的前移。
其次,課內(nèi)的問題,更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依據(jù)。如學習《認識word》時,提出問題和任務:在word中輸入《早發(fā)白帝城》一首詩歌,然后保存輸入的文字,將這個保存的文件命名為“早發(fā)白帝城”,并保存到D盤里。
這個任務,無疑使學生明確先“錄入文字——文件——保存——另存為——文檔名——保存”。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很多學生可能存在困難,合作學習見其必要性,優(yōu)秀生對學困生起到“小老師”、“小師傅”的作用,學生們在相互幫助、相互探討中,word的使用基本掌握和熟練,并且,任務驅(qū)動教學,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動性,把興趣推向高潮。
再者,課外任務的布置,也是對一節(jié)課所學的運用和鞏固。如學習《認識word》時,讓學生使用word,創(chuàng)建一個文件,文件內(nèi)容是自我簡介,分別從姓名、年齡、性別、興趣愛好等方面介紹自己,以自己的姓名作為文件名,保存文檔,并發(fā)送至老師的電子郵箱。課外作業(yè)的開放化,將課堂所學運用到課外,實施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
信息教學中,根據(jù)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征,以“發(fā)展觀”為基本理念,注重多策并舉,讓學生在課內(nèi)外,充分表現(xiàn)自己、發(fā)揮自己的巨大能量,并且不斷探討,不斷完善,信息技術課堂定會成為孩子們向往的“樂園”。
參考文獻:
[1] 嚴良貞.強化教師主導作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有效實施[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28).
[2] 鄭玉潔.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學生主體地位如何實現(xiàn)[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