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龍,朱玲娜
?
·藥物與臨床·
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藥物應用分析
汪龍,朱玲娜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藥物的應用情況,為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藥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對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藥的藥物品種、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用藥限定日費用(DDC)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藥物銷售金額前三位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磺酰脲類促胰島素分泌藥和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劑;DDDs前三位是阿卡波糖、格列吡嗪和吡格列酮;銷售金額排序/DDDs排序為1的藥物有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和羅格列酮。結論:某院口服降糖藥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關鍵詞]口服降糖藥; 銷售金額; 用藥頻度; 限定日費用; 同步性; 用藥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的的分泌代謝疾病,其作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近有5.5億糖尿病患者[2],其中我國將突破1.3億[3]。在目前的糖尿病患者中,約90%為Ⅱ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其主要由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或人體對其敏感性降低等原因所致,治療Ⅱ型糖尿病主要以口服降糖藥為主[4]。本文對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藥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旨在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通過某院HIS系統(tǒng)收集2014年使用口服降糖藥的有關數據,包括藥物品種、規(guī)格、銷售量及銷售金額等信息。
1.2方法運用Excel軟件對以上數據建立相關表格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DDD值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和《新編藥物學》(第17版)規(guī)定的成人平均日劑量并結合我院實際用藥情況而定。DDDs=該藥年銷售總量/該藥的DDD,DDDs值越大,說明該藥使用頻度越高。DDC=該藥年總銷售金額/該藥的DDDs,DDC表示患者使用該藥的平均日費用,DDC越大,表示患者服用該藥的經濟負擔越重。對藥品銷售金額、DDDs進行排序,并計算銷售金額排序與DDDs排序的比值,其比值反映用藥金額與用藥人數的同步性,其值接近1.0,說明同步性好,表明該藥品的價格和患者的接受程度相一致。
2結果
2.1銷售金額和用藥頻度銷售金額和用藥頻度前三位均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磺酰脲類促胰島素分泌藥和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劑。見表1。
表1 2014年各類口服降糖藥物的銷售金額用藥頻度構成比及其排序
2.2DDDs和DDC情況某院各種口服降糖藥物中阿卡波糖、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的DDDs較大,分居前三位;格列齊特DDC值最小,為0.56元/d,西格列汀DDC值最大,為9.98元/d。見表2。
表2 2014年各種口服降糖藥物DDDs和DDC及排序
2.3銷售金額DDDs排序及比值某院各種口服降糖藥物的銷售金額排序/DDDs排序為1的藥物有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和羅格列酮,說明這三種藥物同步性好。見表3。
表3 2014年各種口服降糖藥物的銷售金額排序和DDDs排序及其比值
3討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作用機制主要是競爭性抑制位于小腸的各種α-葡萄糖苷酶,進而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長期服用還能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并能夠減輕胰島素抵抗[5]。目前作為Ⅱ型糖尿病的一線藥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可單獨應用,也可與胰島素、磺酰脲類或雙胍類藥物合用,尤其在老年患者使用此類藥品時,無需調整服藥劑量與次數,也不增加發(fā)生低血糖的風險,并且可安全、可靠地控制餐后血糖,同時對心血管并發(fā)癥還有防治作用,因而尤其適用于餐后血糖升高情況較為常見老年糖尿病患者[6]。阿卡波糖作為最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在該院銷售金額和DDDs排序均位居首位,并且其B/A值為1,說明此藥已成為該院使用最廣泛的口服降糖藥,并且用藥金額與用藥人數的同步性好。調查發(fā)現該院就診的糖尿病患者主要以60歲以上老年患者為主,另由表2可知,阿卡波糖的DDC值為1.7元/d,說明使用此藥的患者的經濟負擔較輕,所以阿卡波糖在該院銷售金額最多在情理之中。
磺酰脲類促胰島素分泌藥可刺激β細胞釋放胰島素,從而降低血糖,是目前控制Ⅱ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藥。由表1可知,此類藥物的銷售金額位居第二,說明磺酰脲類降糖藥在該院的應用比較廣泛。其中格列吡嗪用藥頻度最高,其口服吸收快、作用強,且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故被臨床廣泛應用;另外格列美脲作為第三代磺酰脲類藥物,能通過抑制葡萄糖合成和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提高外周葡萄糖的利用率,使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且由于其半衰期長,1 d只需服藥1次,患者依從性較好[7],由表3可知,此藥在該院的B/A值為1,說明此藥的價格和患者的接受程度相一致,因此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
DDDs值排序第三的吡格列酮屬于胰島素增敏劑,其腎臟排泄率低于5%,尤其適用于腎功能減退的糖尿病患者,但其可增加發(fā)生骨折和心力衰竭的風險[8],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范圍。二甲雙胍的降糖作用具有多重機制,如促進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原異生作用等,其在該院B/A值為1.40,說明此藥價格便宜且患者易于接受。新型降糖藥物西格列汀為高度選擇性的DPP-4酶抑制劑,其不直接作用于葡萄糖的合成與吸收過程,故不引起低血糖或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在治療方面優(yōu)于傳統(tǒng)的降糖藥物[9],但此藥不屬于醫(yī)??蓤箐N藥品,患者使用其經濟負擔較重,故在該院的用藥頻度很小。
綜上分析,某院2014年口服降糖藥物的應用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磺酰脲類促胰島素分泌藥和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劑為主,對于需要長期用藥的糖尿病患者,醫(yī)師在參照Ⅱ型糖尿病口服藥治療指南的同時,還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正確選用藥理作用確切,價格合理的口服降糖藥物,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減少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為廣大患者所接受。
[參考文獻]
[1]Shomali M.Add-on therapies to metformin for type 2 diabetes [J].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11,12(1):47.
[2]陳文革.胃潰瘍穿孔行潰瘍切除修補術聯合藥物治療效果探討[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12(9):5-6.
[3]周付華,王雪菲.2型糖尿病患者對口服藥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健康指導[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5):690-691.
[4]韓旭亮,王曉雯,鄭艷俠,等.2型糖尿病的藥物治療進展[J].西北藥學雜志,2012,27(6):616-618.
[5]張杰,孫紅晶,楊濤濤.我院2009-2011年降糖藥用藥分析[J].西北藥學雜志,2013,28(6):639-642.
[6]黎明,石暉霞.27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藥使用合理性分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10(5):127-128.
[7]張守清.甘精胰島素聯合格列美脲治療2型糖病患者血糖水平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3):137-138.
[8]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7-498.
[9]Gerich J.DPP-4 inhibitors:what may be the clinical differentiators? [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10,90(2):131-140.
[作者單位]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藥學部,233000 汪龍(1988-),男,藥師,大學。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4.043
[中圖分類號]R 97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044(2016)04-0465-02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