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幫強 徐曼 彭定澤
摘要:在教育改革深入發(fā)展的新形勢下,對中學師生關系的構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需要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包括學生、教師、家庭、教育機構等。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和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是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正確處理中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幫助中學生順利渡過青春期非常關鍵。本文以中學生為調查對象,以問卷的形式對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中學生師生關系進行實證性考察,提出改善師生關系的有效策略,為新課改下中學教師與學生新型關系的構建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新課改;師生關系;現(xiàn)狀調查;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343-01
1.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全面開展,促進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培養(yǎng)、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是新課標的基礎要求。而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的開展、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教學質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所以新課改的進行,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是非常關鍵的。
2.新課改下中學教師與學生關系現(xiàn)狀調查分析
2.1 中學教師與學生關系的滿意度。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新課改下中學教師與學生關系總體情況較好,體現(xiàn)我國教育事業(yè)尊師愛生的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同時,也與社會主義性質和良好的社會關系較為符合。同時也看到,在改革開放逐步深化、以及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的環(huán)境下,多元文化與社會價值觀念的相互碰撞,使新課改下中學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發(fā)生了一定變化。調查分析顯示75.4%的學生對當前的師生關系感到滿意,有24.6%的學生感覺某些方面有待改善。
2.2 師生之間民主與平等關系。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取決于師生關系中民主與平等的思想觀念的樹立。調查結果顯示,"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的師生關系被中學生普遍認可。
調查顯示,針對認為老師應該什么身份這個問題時,有67%的學生顯示認為是學生集團領導者、知識的傳授者;有24%的同學認為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首先會找老師;僅有7%的人在對老師的做法有看法時會直接和老師說,為數(shù)極少的同學,在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錯誤,會毫不猶豫地當場指出。這種結構顯示,學生還是比較畏懼老師,師生之間存有一定的隔閡和距離。另外有31%的學生認為,當前與老師的關系"我尊重他,他不尊重我"。這證明在一些老師思想觀念里"師道尊嚴"依然存在。有98%的學生認為師生之間的理想關系應當是民主型的。
2.3 對教師教育水平與教育素質的認可程度。教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素質是形成良好師生關系的決定性因素。調查顯示,有約過半的學生認為老師對優(yōu)生差生不能一視同仁。有43%的學生認為老師最關心成績,偶爾關心一下生活和想法。有多數(shù)學生表示,在課堂上或者平時,在某些問題上的看法與老師不一致時,教師會有不太高興或者無所謂的感覺。這種結果從側面反映了教師的教育素質有待提高。
2.4 師生之間的態(tài)度及產生的心理影響。態(tài)度是決定一切的主導因素。新課改下,中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態(tài)度,將會對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產生較大影響。調查結果證明,多數(shù)教師和學生對待相互之間的態(tài)度還是比較端正的,但是仍有少數(shù)教師和學生在交往中的態(tài)度有些欠妥。調查顯示,學生方面:有少數(shù)學生會刻意給老師起綽號,還有少數(shù)學生對老師家訪后受到家長責備后會決定用惡作劇報復等;部分教師讓學生感覺對自己的關心程度不夠多,對優(yōu)等生偏愛等。雖然這些態(tài)度相互之間的差異不大,但是這些不端態(tài)度的存在,嚴重影響到良好師生關系的塑造。特別是教師對于學生的欠妥態(tài)度,不僅會對師生關系造成影響,更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
2.5 學生所滿意的教師類型。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所滿意的教師類型進行了解非常有必要。調查表明,學生對于師生之間和諧心理關系比較渴求,希望師生之間能夠是一種互敬互愛的朋友關系,對和藹型、幽默感的教師比較喜歡。也有部分學生喜歡有創(chuàng)造性、思想跟得上時代、教學質量好、教學生動的教師,證明學生學生的求知欲望強烈,同時也希望教師新穎、獨特的傳授知識的手段和方式。
3.新課改下改善中學教師與學生關系的有效途徑
3.1 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念。傳統(tǒng)思想意識里,教師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知識儲備上都要高于學生,教師的地位和知識具有不可挑戰(zhàn)的權威性,長期以來,師生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尊卑關系。新課改下強調,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共同教學實踐中,通過互相認知、交流達到教學目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正確的師生觀上。正確的學生觀念體現(xiàn)了教師對于學生的關愛,正確的教師觀念體現(xiàn)了學生的對教師的尊敬。事實證明,教師掌握著師生關系改善的主動權。在履行教書育人的具體實踐中,教師能夠正確確定自己的角色,在學習上對學生給予關心,在課下又能和學生打成一片。
3.2 提升教師的職業(yè)素質,強化和諧育人氣氛的營造。一個教師的好與壞,不僅僅體現(xiàn)在知識的多少、升學率的高低,重在師德。高尚的職業(yè)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既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條件,也是職業(yè)對老師的基本要求,更是師生良好關系構建的基本保障。只有具備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素質,才會懂得欣賞學生,具備挖掘、塑造人才的能力,這樣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懂得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營造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不斷提高自身職業(yè)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起到應有的表率和標桿作用,成為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
3.3 提高學生素質,懂得尊重理解。在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中,尊重與理解是相互的,不僅需要教師尊重學生,而且還需要學生尊重老師。正確師生關系的建立需要師生相互客觀、冷靜地了解分析對方,樹立適合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需求。作為學生不僅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質,而對別人的尊重和理解是良好品質的重要表現(xiàn)。在學習生活中,學生對教師應當學會尊重,體諒教師的辛苦,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意識,有效緩解日前師生對立與緊張。
3.4 重視社會家庭作用,增進交流與合作。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相互交往中,學生通過與教師的溝通交流,在學習、情感、生活方面得到教師的正確指導,利于學生的自我完善,健康成長;促進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構建和諧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實現(xiàn)"教學向長"的目標。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的思想領域不斷擴大,生活范圍越來越廣,在師生關系的構建中,學生受學校的影響逐漸減小。所以不僅要重視學校和教師作用,社會和家庭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在社會、學校、家庭的通力協(xié)作下,增進師生之間更多的交流、理解與合作,為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提供保障。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學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傳統(tǒng)教育中師生關系的一種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打破陳舊的思想觀念,是對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平等的一種認可。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是新課標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是增強教育力量、激勵學生自我完善、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針對新課改下中學師生關系如何構建的策略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鐘萌萌.傾聽教學下和諧師生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4.
[2] 羅琪.中學師生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 張文靜.基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師生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4] 趙雪晶.我國中學教師教學評價素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