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燕
摘 要:幼兒園利用繪本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開發(fā)幼兒對生活中日常事物的熟悉,利用簡單的圖畫來吸引幼兒的興趣。幼兒園是以一個和諧的互動環(huán)境來讓兒童愉快學習,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教導幼兒。
關(guān)鍵詞:插圖;繪本教學;想象力
繪本是以插圖為主、文字為輔的文學形式來進行教學的,對于幼兒來說簡單易懂,幼兒在看圖時就能大致了解內(nèi)容。繪本題材的多樣也能豐富幼兒的生活,因而繪本是幼兒最好的學習材料。
一、以生動有趣的故事進行導讀
繪本是以優(yōu)美的圖畫和有趣的語言組成的,當朗讀者在對繪本解讀時,將自身的感受融入進去,將快樂和喜悅分享給幼兒,幼兒會帶著濃烈的興趣聆聽。
如:在對《我永遠愛你》進行閱讀時,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了媽媽最心愛的碗,擔心媽媽會生氣責備自己。但是小熊阿力還是大著膽子向媽媽坦白了自己的行為,媽媽保證了“我永遠愛你”,但是也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的一個小故事中,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小熊阿力,當做錯了事情時,會害怕去承擔,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內(nèi)心的擔憂。這是一種生活的真實體驗,在組織幼兒進行《我永遠愛你》的閱讀時,教師的深情朗讀,讓幼兒深深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愛。在這種演繹中,豐富了教師的情感,也讓幼兒感覺到濃烈的愛。
二、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一個好的繪本不僅僅是在向幼兒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是豐富幼兒想象力、觀察力,升華他們精神世界的一種手段。簡單的文字、歡快的圖畫可以讓幼兒發(fā)揮自己無盡的想象力,因此,對繪本的選擇是很關(guān)鍵的,所以,教師以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為主,選擇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圖畫來讓幼兒去觀賞其中的色彩和圖形。教師再用特殊的語言和語調(diào)來教導幼兒學習,引導幼兒進行猜想,讓幼兒用自己的想象力來完善故事。
三、看圖指導
繪本是利用圖畫和一些簡單文字來講述一個故事,圖文結(jié)合,通過圖書和文字這兩個媒介進行故事之間的穿插,來表現(xiàn)一門藝術(shù)。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插圖,不再是對文字的形象補充,而是圖書的生命。一本好的繪本,在完全不識字的幼兒眼中也能讀懂其意思,這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不需要文字去解釋就能明白。
繪本中經(jīng)常通過細節(jié)來刻畫主題,使主題更加鮮明,情節(jié)更具趣味性。例如,在學習《好餓的小蛇》時,小蛇尋找食物,吃了蘋果像蘋果,吃了香蕉就變成了香蕉。小蛇一次又一次變換著自己的形狀,不用過多的文字來描述,幼兒看著圖畫能就能明白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意思,而教師在進行朗讀時,能很快地將圖畫的內(nèi)容講述出來,幼兒認真聆聽再進行想象,小蛇下一步會再吃什么食物呢?讓幼兒覺得無比新鮮。教師在導讀時,利用語言和圖畫來引起幼兒的關(guān)注,讓幼兒自己想象故事中的畫面,使故事內(nèi)容變得豐富起來,更有童趣。
四、品味語言中的趣味性
繪本閱讀過程中的語言學習有多種方式:聽教師大聲讀、反復朗讀、討論、看圖講述、故事接龍等。在多種形式的學習中,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中,幼兒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其中“聽教師大聲讀”是繪本閱讀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重要方式。教師的語言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朗讀時,應讓自己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將自己的情感傳達給學生。除了在朗讀中積累,有的語言也可以讓幼兒進行模仿表達,讓他們領(lǐng)悟到繪本語言表達的形式與精髓。
如: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講述的是一個充滿了愛和童趣的故事,通過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對話揭示了愛是需要表達的這樣一個道理。大兔子的語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樣,相同的話,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時構(gòu)成了文本語言的節(jié)奏美。在《猜猜我有多愛你》的導讀中,教師先讀小兔子對媽媽說的話——“我愛你有這么多!”看圖后,師幼共同讀兔媽媽的話“我愛你有這么多。”
繪本美育不但鍛煉了幼兒的寫作能力、繪畫能力,還鍛煉了孩子編輯與導演等邏輯思維能力。繪本旨在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把繪本美育融入環(huán)保美德的實踐。家長也更了解了繪本對孩子在美育方面的良好影響和重要性。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語言是眼睛看不見的。用看不見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眼睛看得見的世界,這種體驗就是讀書。讀書給孩子聽,能讓孩子感受到非常溫暖的愛,非常獨享的愛。
參考文獻:
[1]崔允漷,夏雪梅.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處在十字路口:兼論評價范式的轉(zhuǎn)移[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17).
[2]姚菊華.享受快樂的音樂之旅:以大班《拯救睡美人》、小班《花園里》為例談律動游戲的教學評價[J].教師,2013(11).
[3]劉宏宇.如何借助兒童文學鑒賞活動提升師生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1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