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舟
【摘 ? ?要】身為初中的班主任,面對的中學生思想非?;钴S,正在進入從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時期,他們在生理上、身體上迅速成長,新陳代謝加快。但在心理上、思想思維方面還正在進入“斷乳期”,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容易偏激,情緒不穩(wěn)定,波動大。這給初中的班級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使班主任工作更具復雜性。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班級管理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33
新課程改革提倡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要貫穿“以人為本”的理念,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也面臨著新的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那么,作為一名初中學校的班主任老師,面對思想復雜多變的初中生,應該如何勇敢面對挑戰(zhàn)、運用教育智慧來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呢?筆者從如下幾方面作了粗淺探討。
一、深入了解和研究學生
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學生。實踐證明,要做好班級工作,必須從了解和研究學生入手。
(一)對學生要充滿愛心和信任
要想了解和研究學生,首先就要熱愛學生、信任學生,這也是教師應遵循的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從學生的心理需要上講,愛和信任是他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學生渴望在充滿愛心和信任的環(huán)境中成長。如果班主任能以發(fā)自內心的愛和信任對待學生,那么學生就會把你作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會向你訴說,讓你幫他出主意、想辦法,你也會從中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以及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興趣、愛好等,從而尋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對每一個學生都應一視同仁,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長處,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尤其是差生,當他們有了進步,哪怕是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幫他們樹立自信心,從而促使學生在良好的發(fā)展軌道上邁進。
(二)熟悉每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很大程度來源于師生之間良好感情的交流。為此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時間接近學生。如果班主任總是以嚴厲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那么,即使是一個學期、一個學年也難以熟悉自己的學生,更談不上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教育了。如果班主任能夠在很短時間內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把握他們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就能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打下基礎,從而能夠順利地對學生開展各方面的教育工作。
(三)深入觀察學生的真實行為和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
洞悉學生的內心世界,需要長時間的、不動聲色的觀察,并進行多方面的驗證。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觀察時要注意有目的、有計劃、有針性地進行,切記主觀臆斷,以免對學生心靈造成傷害。只有這樣,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礎上采取靈活有效的教育方法。
(四)善于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
班主任必須經常深入到學生的學習、校內外生活中去,與學生廣泛地接觸,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思想動態(tài),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班主任與學生交心要善于選擇方式、技巧以及態(tài)度,并且營造恰當?shù)臍夥?,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拘束感,使學生無所顧慮地傾吐真實的心理活動。這樣,再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對他們進行幫助和教育。
二、尊重學生人格、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積極性
(一)在學生面前擺正心態(tài),師生平等相待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強調對學生持平等和尊重的態(tài)度。但實際實行起來并不容易,老師對學生常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無論是年輕還是年長的老師,我們都應擺正心態(tài),學生也和我們一樣,都是人格平等的。而在日常的管理中,以威嚴的口吻對學生說該如何如何,已很難再收到預期的效果。學生也許會攝于老師的威嚴而服從,但在心里卻不免犯嘀咕,現(xiàn)在的學生個性都較強,常常會出現(xiàn)口服心不服的現(xiàn)象。我們常說在小孩子面前大人不能站著俯視孩子,而應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進行交流。筆者想,這也是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應有的高度。
以一顆平等,尊重,理解,甚至是有一顆能感知的心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不斥責,不先入為主,不以成人固有的眼光來評價,讓學生敞開心扉,愿意說出真心話,體會說出來的快樂,感覺到老師與自己在心靈上是接近的,不是遙遠的、有代溝的。然后以一個朋友的立場聆聽、分析。這樣,學生更愿意靠近老師,老師更多時候先是朋友,然后才是老師。當然,這里的高度,實際是心靈的高度。物理上的高度,看得見摸得著;心靈上的高度卻需要在不斷的與學生磨合中才能達到。教育,不僅僅是學知識,本源是心靈的交流,心靈的教育。
(二)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放開保姆式的班級管理
在班級的管理中,筆者常會陷入一種困境,常常一手把學生大大小小的事務攬起來,搞得自己疲憊不堪,學生卻常被晾在一邊,沒有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能力與自主意識。這對學生獨立思考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不利的。這是需要改進的一大缺點。培養(yǎng)一支具有自主精神的班干部團隊顯得尤為重要。選出合適的班干部只是第一步,如何讓它發(fā)揮作用才是關鍵所在。除了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及時匯報總結班級事務,還應該落實具體事務,讓每位班干部發(fā)揮作用。個人力量比較有限,集體的力量才是無窮的。在發(fā)揮班干部的力量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其他同學的作用。班里有些同學雖然不是班干部,但在同學中有威信,有領導精神,這時要忽視其缺點,夸大優(yōu)點,讓該生感覺到自己也是重要的,從而帶動更多的同學給班級以積極的影響。這是形成團結積極的班風的基礎。
(三)加強常規(guī)管理,夯實養(yǎng)成教育
結合本校政教處推出的“班風四賽”的精細化管理,筆者在班級管理中非常重視學生的日常管理,對學生早操的出勤狠抓,不放松,隨時突擊檢查。對考勤,重視把關,不隨便給予請假。有遲到現(xiàn)象,及時調查追問。重視學生的儀容儀表,在檢查前,督促學生規(guī)范執(zhí)行。重視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多費口舌,日日提醒,時時放心上。
(四)重視班會課的德育功能,不采取放鴨式管理
重視每周的班會課,積極提前籌備。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外,給學生一個課堂之外的快樂體驗,讓學生有發(fā)揮的平臺,有歌唱的舞臺,有表演的戲臺。因此,除了特殊情況,班會課盡可能不讓學生自習。一般情況下,都在上周的周末與文娛委員商量有關班會事宜,收集全班意見與建議,積極籌備。
(五)要爭取班干、家長和社會的配合
要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就不可忽視外在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學生生活環(huán)境主要是學校,但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有時甚于學校教育。學生成長期正是世界觀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雖然他們要求上進,但由于年齡小,缺乏經驗,因而不善于辨別是非、善惡、美丑和真?zhèn)危踔吝€可能沾染一些壞思想、壞習氣。所以,班主任就要向學生干部、家長、科任老師以及社會群眾做調查了解,爭取各方面的配合,找到恰當?shù)慕逃龑W生的辦法,以迅速有效地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
總之, 作為一名初中學校的班主任,應該認真抓好班級管理工作,并要把對學生的要求內化為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動力,從內心去感化和教育學生,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讓班級管理充滿愛,這是感化學生的最佳手段,也是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途徑。希望筆者的以上建議能對大家的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