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茹
摘 要:幼小銜接的課程內容應該從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全面進行,而不能只注重“智”育,一味對孩子進行拼音、語言、漢字、數學等方面的教育,忽視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對幼兒提出了過多要求,加大幼兒的學習量與學習壓力,讓幼兒提前進入小學,這嚴重無視了幼兒學習的特點,違背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要正確認識幼小銜接,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和適應。
關鍵詞:幼小銜接;課程內容;超重;對策
幼小銜接的核心是為幼兒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幼小銜接,針對兒童發(fā)展的過渡期,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教育。
一、幼小銜接課程內容的超重現象
1.課程的設置偏重智育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幼小銜接的教育質量成為最關心的問題。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課程的設置上重視知識的積累,輕能力培養(yǎng),教師把小學的教學內容搬到幼兒園,這不僅無助于發(fā)展幼兒的入學適應,反而會讓幼兒產生厭學、怕學的傾向。
2.教學目標嚴重脫離幼兒的可接受范圍
幼兒園在制訂教學目標時忽視幼兒可接受的能力,無視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知識的學習上拼命加碼。讓兒童過早進行緊張的學習活動,進行灌輸性教學,追求立竿見影的短期教學效果,在進入小學后出現以下不良情況:入學感到學習非常輕松,在課上不專心聽講、寫作業(yè)也非常不認真等現象。
3.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期望越來越高,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要求,將小學的行為規(guī)范搬到幼兒園,按照小學的樣子排出了課程表,采用小學的課本,提前給幼兒講授小學的內容,教學活動基本以教師為主,幼兒為輔,游戲活動很少運用在教學活動中。
二、幼小銜接課程內容超重的解決策略
1.幼兒園要正確認識幼小銜接
作為幼兒園應該正確認識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自己辦園的宗旨,要實事求是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滿足幼兒各個方面的需求,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嚴于律己,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根據幼兒學習的接受能力,讓教師制訂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
2.加強幼兒教師的自身素質
幼兒教師要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制訂教學目標,應該從體、智、德、美各方面全面進行,應當從幼兒入園開始,培養(yǎng)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和熱愛之情、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社會適應性以及穩(wěn)定的情緒、對各種活動的態(tài)度和各種行為習慣。
3.積極開展家園合作與交流
幼兒園要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訪談表、家園互動欄或者是家長會等家園合作的方式,與家長多溝通,引導家長走出教育的誤區(qū),做好入學前的家庭準備。告訴家長幼小銜接不是單一知識的儲備而是各方面齊頭并進的,引導家長正確對待幼小銜接的教育,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理的能力。
總之,幼小銜接課程內容的超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決的,它需要我們所有人員共同的堅持和努力。希望我們在尊重幼兒成長的基礎上進行教育,助幼兒一臂之力,使幼兒順利步入小學的殿堂。
參考文獻:
[1]黃人頌.學前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張倩倩.淺談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銜接[J].小學時代:教師,2009.
[3]龐威,趙月娥.我國幼小銜接現狀透析[J].內蒙古教育,2008.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