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晉乾
摘 要:傾聽是幼兒最早掌握的言語活動,良好的傾聽能力是幼兒獲取知識的前提,它對語言發(fā)展是十分有益的。
關鍵詞:培養(yǎng);小班幼兒;傾聽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25-01
傾聽是幼兒最早掌握的言語活動,良好的傾聽能力是幼兒獲取知識的前提,它對語言發(fā)展是十分有益的。
小班幼兒大部分以自我為中心、表現欲望強的年齡特點,對于在平時活動中老師的輪流提問時,有些孩子沒輪到回答會不高興,這時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耐心等待一下,先聽別人怎么說,接下來就輪到你了?!逼鋵?,在這里就有個傾聽的問題,會傾聽和會表白同樣重要。傾聽能力是要求幼兒能夠認真傾聽對方講話,理解別人講話的內容,不打斷別人的談話,不急于表白自己的想法,耐心的聽完,聽懂對方的話。不人云亦云,別人說過了的話,不重復,應該同時思考新的觀點。
通過我們日常教育活動、游戲活動中發(fā)現,許多幼兒在活動前不注意聽清要求就匆匆進行活動,因此活動中會出現違反游戲規(guī)則、活動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煩,嚴重的可能還會出現危險。進而影響活動的參與質量,達不到預期教育目的。在談話活動中更是如此,現在幼兒處于自我為中心的階段,經常會有聽到老師提到一半問題就迫不及待的搶著回答問題,不管其他人在說什么,別人是否在說,都要在第一時間內,表白自己的想法。
培養(yǎng)傾聽能力的切入點:孩子們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恒的訓練和教育為孩子今后的成長學習奠定基礎。
1、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和禮貌習慣。懂得尊重他人,眼睛看著說話的人,并不隨便插嘴,安靜地聽別人把話說完。
2、利用游戲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習慣:(家長也可以在家和幼兒做類似的游戲)有目的開展一些游戲活動將傾聽習慣滲透到游戲中。可使孩子們在游戲中形成穩(wěn)定的自覺性行為。
(1)利用“指令性游戲”發(fā)展孩子傾聽能力,培養(yǎng)孩子傾聽習慣。如準備許多動物的頭飾教師和孩子們玩小動物吃東西的游戲。
“旺旺旺小花狗來吃肉骨頭。”帶著小狗頭飾的幼兒就去拿肉骨頭其他動物就不能拿了。
“小白兔跳過來”等等。對聽清的幼兒給予獎勵對沒有聽清指令的幼兒不給予獎勵。這樣經常性的開展幼兒的傾聽習慣就能逐步產生。
(2)利用“傳話游戲”發(fā)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習慣。傳話游戲可以訓練孩子的記憶能力。如讓爸爸告訴孩子一句話請孩子告訴媽媽﹙或爺爺奶奶﹚。在幼兒園可以分組進行。利用比賽的游戲方式教師告訴每組排頭讓排頭的幼兒依次向后傳話看哪一組傳得又對又快。這樣經常性的開展能逐漸培養(yǎng)孩子仔細傾聽的能力和習慣。
(3)利用“辨錯誤游戲”來發(fā)展幼兒的傾聽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習慣。常常發(fā)現有的孩子在聽說一件事只聽到其中的一部分就聽不下去了?;卮饐栴}時出現風馬牛不相干的事情。這說明孩子傾聽的質量不高。聽得不仔細、不專心和不認真。
對于新小班幼兒來說,要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需要老師花費很大的精力。因為這個時候的幼兒才剛剛適應幼兒園生活,情緒方面反復性比較強。為此,我在組織幼兒活動的時候總是設計形象有趣的情節(jié)來吸引幼兒,培養(yǎng)他們傾聽的良好習慣。在組織語言活動《拔蘿卜》時,我針對故事里面的角色設計好情景,先是出示大蘿卜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緊接著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語調、不同的表情和動作進行演繹。這時,我發(fā)現幼兒深深地被老師的生動有趣的表演所吸引,幼兒產生一種愿意繼續(xù)聽下去的愿望,活動既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標,從中又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