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葵陽
【摘 要】分析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體、內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培訓和管理,完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關鍵詞】新形勢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C-0024-02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改進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認知敏感度,對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也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和促進作用。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體、內容和形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內容和形式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教師和輔導員,教師主要擔任學生課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輔導員主要擔任學生課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1.教師存在的問題。一些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缺乏熱情,不去了解、掌握黨和國家的政策動態(tài),對一些思想政治領域的社會焦點問題不關心,也不去研究。還有一些教師教學方法單一,講課內容空洞且不能和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緊密結合,這就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實效性,導致學生不愿上思想政治教育課。
2.輔導員存在的問題。有的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職業(yè)認同感,工作積極性不高,不安心本職工作,想調到別的部門。也有的輔導員對這項工作存在錯誤的認識,覺得從事這項工作個人沒有發(fā)展前途。還有的輔導員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會責任感不強。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存在的問題
1.內容陳舊。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陳舊,一些教材長期沿用以前的舊材料,沒有反映出新時代的特點,而這些舊內容,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已經了解或掌握。
2.內容脫離學生的實際需求。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大道理多,說教多,缺乏學生健康成長所需要的婚姻觀、事業(yè)觀和職業(yè)觀等方面的指導材料和案例,這就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需求,不受學生的歡迎。
(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部分教師簡單套用國家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表述,用國家層面宏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代替學校層面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這就造成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無目標性。還有些教師在解讀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時未同當前的時代背景和學生的需求相結合,使得對學生政治思想的培養(yǎng)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
2.重理論輕實踐。一些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填鴨式”教學,過于強化理論教育,忽視了實踐在本課程教學中的作用。另外,由于一些領導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作用缺乏認識,不提供相應資金,使參觀訪問、社會調查以及勞動等實踐活動沒有開展。有些高職院校即便是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活動,也只是流于形式,沒有產生應有的作用。
3.學生缺乏應有的地位。一些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課過程中主觀地位過于突出,忽視了學生應有的地位,他們?yōu)榱司S護自身的形象,采取說教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受教育者轉變成了被教育者。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上感到壓抑,從而產生抵觸情緒。
4.評價體系不科學。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不科學,如在評價內容上,主要側重于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掌握,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行為等方面缺乏相應的評價;在評價方法上,主要用試卷考試評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試卷考試難以真實體現(xiàn)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水平;在評價主體上,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和輔導員,而學生、家長未被納為評價主體。
二、對策分析
(一)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培訓和管理
1.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和管理。第一,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高職院校開展對教師的培訓,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解讀和教學方法介紹等,可以邀請思政教學專家介紹授課方法和經驗,提高教師對思政教學工作的認知。另外,鼓勵優(yōu)秀教師對年輕教師進行傳、幫、帶,建立教學團隊,鼓勵教師發(fā)表專業(yè)論文,攻讀思政專業(yè)的碩士和博士學位。第二,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一方面,高職院校應開展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的網(wǎng)絡評教,對排名靠后的教師找原因、提建議,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業(yè)務水平。另一方面,組織思想政治教育課的開課教師定期互相聽課,開教學研討會,以達到教學方法取長補短的目的。
2.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培訓和管理。第一,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培訓。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輔導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對自身工作的認識,使他們愛崗敬業(yè)。此外,高職院校應拿出專項經費派出輔導員參加教育部組織的高職院校教師職業(yè)發(fā)展和就業(yè)指導培訓、學生管理方法和工作創(chuàng)新培訓等,從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抓起,促進他們學生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二,加強輔導員隊伍的管理。要明確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職責,嚴格考核機制。通過規(guī)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考評,實現(xiàn)輔導員隊伍的嚴格要求、嚴格管理,促進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職業(yè)化。
(二)完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1.大力發(fā)掘新的紅色資源。多數(shù)學生對現(xiàn)有思政教材中的紅色題材已經沒有新鮮感,因此,任課教師應大力發(fā)掘新的紅色資源,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紅色資源包括紅色文獻、紅色景點和紅色人物等,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紅色文獻,還可以帶領學生瞻仰紅色景點、拜訪目前仍健在的紅色人物。
2.補充對學生健康成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的同齡人法制材料。現(xiàn)有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材缺乏對學生健康成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的同齡人法制材料,教師可增加這方面的材料,如馬加爵案、藥家鑫案和林森浩案等。通過對這些案例的講解,教師要告訴學生如何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出了問題如何解決、如何遵守法律和維護公共道德。
3.補充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的內容。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應該擴大,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也應列入其中。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職業(yè)素養(yǎng)的內容,如如何建立同事之間的友誼、如何培養(yǎng)團隊精神以及如何得到領導的信任等,能引起學生的重視。
(三)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1.運用新載體。教師單一的課堂教學,信息傳播慢、缺乏互動,而博客、微博、微信和QQ等新載體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互動性強等優(yōu)點,這就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方便。新載體能充當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平臺、溝通平臺和學習平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精神,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產生良好的效果。
2.改變教學方式。其一,加強實踐性教學。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組織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使學生通過豐富的實踐性活動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其二,思政教學要以情動人。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過分注重答疑解惑,對知識掌握的作用片面夸大,忽視學生內心的情感狀態(tài)和興趣愛好等非理性方面的因素,而實際上,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情動人,才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其三,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將學生和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不能孤芳自賞、高高在上,允許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這樣才能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3.改進評價體系。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體系科學,則有利于學生政治思想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反之,則會阻礙學生政治思想覺悟的提高。所以高職院校應該對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進行改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體系更為科學。
【參考文獻】
[1]教妍妍.以人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J].職業(yè)教育,2016(2)
[2]孫若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態(tài)”[J].黑龍江教育,2016(1)
[3]張曉麗.開創(chuàng)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J].科技展望,2016(1)
[4]楊大榮.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