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香
【摘要】 初中語文詩詞的教學,有助于積極地豐富學生的語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詩詞的教學?其中以趣入境是其中主要的一種方式。鑒于此,本文圍繞以趣入境走進詩意這一論題,積極地展開論述,重點從讀詩中讀史情趣化教學、重意而不重形走進詩意、唱畫詩以趣入境,這三個方面積極闡述,為廣大一線教師積極提供教學參考,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 以趣入境 詩詞教學 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6-016-01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長期的影響,為了學生獲得一個好分數(sh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注重的是以知識為中心實施教學,即注重的是知識教學而不是以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如在初中的詩詞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和想象力所涉及得不多,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廣,在新時期的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就越發(fā)顯得重要。那么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如何以趣入境走進詩意?筆者充分地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點看法,以期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
1. 讀詩中進行讀史情趣化教學
既然是詩詞,且多是古詩詞,詩詞的寫作年代必然就很久遠,時間越久,對于每一首詩詞,其背景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中,要真正理解詩詞的意境,對詩詞的寫作背景的理解也必然是不可缺少的。要了解背景就必須讀史。在實踐經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許多的特別經典的詩詞,由于詩詞本身的絕妙,致使人們在讀詩詞的時候,忽略了詩詞背后的一些人文知識,進而處于一種僅僅讀詩的層次,其結果對于詩詞的意境不能深入地理解。所以,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中,遇到具有豐富背景的詩詞一定既要組織學生讀詩,更為重要的是讀詩詞背后的人文歷史,用詩詞背后的豐富的人文歷史進行情趣化教學,促進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和準確地把握。比如在讀到曹操的《觀滄海》的時候,詩全篇寫景,沒有直抒胸臆的感慨,都是在誦讀全詩以后,再結合官渡之戰(zhàn)——奠定曹操雄霸天下的以此主要的戰(zhàn)爭,進而就對其更加理解詩意,尤其是詩詞的意境。再如《龜雖壽》,這是曹操平定北方烏桓,處于一種躊躇滿志,樂觀自信的狀態(tài)下寫下的詩詞,在詩中充分地抒寫胸懷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和壯志,當時曹操已經53歲,在詩詞中就有了人生的回憶。假如初中學生不懂這些歷史,必然就對詩詞的理解不很深入。所以,作為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組織學生讀詩詞的時候,還要掌握詩詞的背后歷史、人文歷史,充分地利用人文歷史有效地激發(fā)學生信息的興趣,真正做到以趣入境走進詩意。
2. 重意不重形,走進詩意
詩詞是語言的精華,每一個字詞,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且詩詞的字數(shù)不多,學生對這些詩詞的背誦并非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要求每一位學生對詩詞都能充分的理解就比較困難。所以,在初中的詩詞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注重對詩詞的背誦,更主要的是要重視對詩詞的理解,真正走進詩詞的意境之中。所以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中一定要堅持重意不重形,不能把背誦看作目的,而是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入境知詩意。比如在教學《天凈沙秋思》的時候,這是馬致遠的一首有名的詞。詩詞中,基本用一些單個的詞語,就勾勒出了一副絕美的秋思圖。在圖畫中,飄動著一股死于愁緒。另外還有“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以及《將近酒》(李白)、“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等等舉不勝舉。這些詩詞都有著極強的畫面感,作為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從字面逐步向意境進入,領略詩詞的美妙,感受詩詞的意境。在重意不重形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把握中國詩詞的特點,然后進入意境。比如,在使用“月”的時候,一般用于渲染的是離愁、思鄉(xiāng)等。才能更好地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強化學生對其的學習興趣。
3. 唱畫詩,以趣入境
詩詞都具有音樂性,在古詩詞中特別講究平仄押韻。詩詞也具有圖畫性,每一首詩詞實踐上就是一幅幅優(yōu)美的圖畫。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中,可以積極地通過對古詩的吟唱,以及將古詩繪成一幅幅優(yōu)美的圖畫,是達到以趣入境走進詩意的重要的一條途徑。比如,李白的寫的《將進酒》以及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等等詩詞,都具有音樂性。這些詩詞可以吟唱出來。在一些戲劇里我們發(fā)現(xiàn)古人讀詩歌為什么要搖頭晃腦?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在于詩詞具有音樂性,而搖頭晃腦則可以為其提供節(jié)奏感。當然,由于語言的發(fā)展因素存在,目前的古詩詞我們不能還原唱法,但是可以賦予一定的節(jié)奏進行哼唱。有助于對古詩詞的理解。例如《破陣子》,這是辛棄疾的名篇充滿了激情,它寫的是愛國志士的抱負和夢想。在講授時輔以背景音樂。此外,每一首詩詞也是一幅幅優(yōu)美的圖畫,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詩詞畫出來。在繪畫中還有助于學生提高想象能力。比如《春江花月夜》就是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加強對其的利用,有效地以趣入境走進詩意。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中,常常注重的是以知識為中心實施教學,即注重的是知識教學而不是以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應積極地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在初中詩詞教學中,以趣入境走進詩意就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充分地注重在讀詩中進行讀史情趣化教學、重意不重形走進詩意、唱畫詩以趣入境,有助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