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申秀玲 李 平 周佩玲 史 巖 張 艷 張振香
(鄭州市衛(wèi)生學校內(nèi)科教研室,河南 鄭州 450005)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家庭功能對老年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況的影響
李艷紅申秀玲李平1周佩玲史巖2張艷2張振香2
(鄭州市衛(wèi)生學校內(nèi)科教研室,河南鄭州450005)
〔摘要〕目的了解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家庭功能對老年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況的影響。方法對鄭州某綜合性醫(yī)院300例住院老年腦卒中患者入院2 w時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家庭功能與抑郁狀況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被調(diào)查對象中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得分(26.72±11.08),其中正常者占27.0%,下降者占73.0%;家庭功能得分(7.08±1.06),其中良好者占72.3%,中度障礙18.7%,重度家庭功能不足者占9%;抑郁自評得分(15.88±8.17),其中無抑郁癥狀者占50.3%,可能有郁癥狀者22.0%,有抑郁癥狀者27.7%。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家庭功能患者抑郁自評得分差異顯著(P<0.001),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家庭功能是老年腦卒中患者抑郁的主要影響因素。結(jié)論應重視老年腦卒中患者抑郁篩查和干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家庭功能,防止抑郁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腦卒中;抑郁;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家庭功能
腦卒中后抑郁是腦卒中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對老年腦卒中而言,危害更大,甚至增加疾病死亡率〔1〕。本研究分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家庭功能對老年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況的因素。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便利選取某鄭州綜合性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300例老年腦卒中患者,在患者入院2 w時進行問卷調(diào)查。納入標準:符合1995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診斷標準〔2〕,經(jīng)頭顱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診的腦卒中患者,年齡≥60歲,無意識障礙并知情同意,排除有嚴重并發(fā)癥者。其中男201例,女99例;年齡:60~69歲238例,≥70歲62例;文盲:28例,小學78例,初中96例,高中及以上98例;月收入<1 000元26例,1 000~1 999元132例,≥2 000元142例;腦卒中類型:缺血性206例,出血性94例。
1.2研究方法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收集資料。調(diào)查者均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問卷包括四部分:①基本資料: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月收入、腦卒中類型等;②ADL量表〔3〕包括穿衣、梳洗、進食、上廁所、行走、上下樓梯等共18項內(nèi)容,每個項目根據(jù)是否需要幫助及幫助程度的多少采用1~4級評分法??偡?8分為正常,>18分為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③家庭功能評估表(APGAR)〔4〕包括適應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和親密度5個方面,滿分為10分,總分7~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4~6分家庭功能中度障礙,0~3分重度家庭功能不足;④流行病學調(diào)查用抑郁自評量表(CES-D)〔5〕包括20個項目,評分標準:以過去1 w來計算,每項不足1 d的為“0”分;1~2 d的為“1”分;3~4 d的為“2”分;5~7 d為“3”分。將20項得分相加,總分范圍0~60分,≤15分為無抑郁癥狀,16~19分可能有抑郁癥狀,≥20分肯定有抑郁癥狀。
1.3統(tǒng)計學分析運用SPSS10.0軟件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等。
2結(jié)果
2.1患者ADL、家庭功能得分、抑郁自評得分ADL得分(26.72±11.08),其中ADL正常者81例(27.0%),下降者219例(73.0%);家庭功能得分(7.08±1.06),家庭功能良好217例(72.3%),中度障礙56例(18.7%),重度家庭功能不足27例(9%);抑郁自評得分(15.88±8.17),其中無抑郁癥狀者151例(50.3%),可能有郁癥狀者66例(22.0%),有抑郁癥狀者 83例(27.7%)。
2.2不同ADL、家庭功能得分患者抑郁自評得分比較不同ADL、家庭功能老年腦卒中患者抑郁自評得分差異顯著(P均=0.000),見表1。
表1 不同ADL、家庭功能得分老年腦卒
2.3抑郁情緒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將一般人口學資料、腦卒中類型、ADL評分、家庭功能評分作為自變量,以抑郁自評得分為因變量,設(shè)α入=0.05,α出=0.10,置入多元逐步回歸。性別、ADL、家庭功能是抑郁情緒影響因素。見表2。
表2 老年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況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3討論
國外報道腦卒中后抑郁癥發(fā)病率為20%~79%,多在30%~50%〔6〕,國內(nèi)大樣本為27%~34%〔7〕,與本研究結(jié)果相似。腦卒中后抑郁主要表現(xiàn)為心境降低、興趣下降,嚴重影響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治療效果和預后,增加病死率和自殺。導致老年腦卒中患者發(fā)生抑郁的因素較多,有疾病本身因素,包括腦卒中類型、部位、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等〔8〕。
日常生活能力對老年人的抑郁狀態(tài)有顯著影響〔9〕,日常生活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增加了患者的抑郁危險性〔10〕,在其他群體的研究中也表明這一點。腦卒中患者因為肢體活動障礙導致行動受限,原有的生活模式被打亂,需要適應新的模式而更容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Haghgoo等〔11〕研究表明ADL與腦卒中患者抑郁程度顯著相關(guān)。此外,老年人的抑郁狀態(tài)也與家庭功能顯著相關(guān)。家庭功能障礙的老年人較家庭功能良好的老年人表現(xiàn)出明顯的抑郁傾向,家庭的親密度、情感度和合作度對老年抑郁狀態(tài)的影響最顯著〔12〕,家庭支持系統(tǒng)也能促進腦卒中患者抑郁狀況改善。本調(diào)查與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相似〔13〕。
老年腦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緒不可忽視,應常規(guī)進行心理評估和抑郁篩查,并早期干預。不僅要加強患者肢體功能訓練,采取中西醫(yī)結(jié)合措施,促進軀體康復,提高ADL。又要重視家庭功能的作用,對患者家屬、照顧者進行疾病知識指導和健康教育,使照顧者能夠?qū)颊哌M行心理安慰,讓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鼓勵,緩解不良情緒,增強與疾病抗爭的信心,促進功能恢復。
4參考文獻
1Hornsten C,L?vheim H,Gustafson Y.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roke,depression,and 5-year mortality among very old people〔J〕.Stroke,2013;44(9):2587-9.
2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學雜志,1996;29(6):379.
3張小燕.老年護理〔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64-6.
4張惠,劉堃.老年人健康狀況和家庭功能的調(diào)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4974-6.
5洪偉,張南平,陳惠玲,等.老年肢體殘疾患者抑郁狀態(tài)分析〔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9;23(5): 391-2.
6Huff W,Ruhrmann S,Sitzer M.Post-stroke depression:diagnosis and therapy〔J〕.Fortschr Neurol Psychiatr,2001;69(12):581-91.
7萬向軍,劉紅藝,王立新,等.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102例多元心理護理〔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0):1855-7.
8梅嶸,郭瑾,李求兵.老年腦卒中后抑郁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2;40(12):61-3.
9季堅,張華,耿青.老年抑郁狀態(tài)與日常生活能力的相關(guān)性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11):1031-2.
10王秀華,何國平,周文娟,等.社區(qū)老年冠心病患者并發(fā)抑郁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3):385-7.
11Haghgoo HA,Pazuki ES,Hosseini AS,etal.Depression,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J〕.J Neurol Sci,2013;328(1-2):87-91.
12季堅,張華,耿青.老年抑郁狀態(tài)與家庭功能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J〕.護理研究,2007;21(8):2006-7.
13Zhang WN,Pan YH,Wang XY,et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incidence and correlated factor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in china〔J〕.PLoS One,2013;8(11):e78981.
〔2015-01-08修回〕
(編輯杜娟)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10-2505-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0.092
1河南醫(yī)學高等??茖W校2鄭州大學護理學院臨床教研室
第一作者:李艷紅(1976-),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內(nèi)科護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