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玉芳
摘 要: 當前,我國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體育教學效果的增強,本文重點對教學問題和解決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初中體育 存在問題 措施分析
一、引言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擴大。初中體育教學應該與課程改革相適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水平。
二、初中體育課堂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初中學生的體育能力得不到提高,身體素質得不到提升,不僅影響學生健康情況的發(fā)展,而且影響初中體育老師的教學進度。為此,及時地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對這些問題加以分析和探討,對實施初中體育課堂的有效教學有尤為重要的作用。
1.體育教學內容較為空洞。
當今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在教學內容方面較空洞,只是一味地追求讓學生動起來,沒有開展一些體育訓練活動,做一些毫無意義的體育游戲或者讓學生自由活動,并沒有進行適當?shù)捏w育技能教學,使初中生的體育課堂枯燥乏味,體育技能無法得到提高,嚴重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2.教學方法一成不變。
在當今的初中體育課堂中,大多數(shù)體育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仍然是硬性灌輸,強調以老師為中心,不能切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體育訓練時,將學生盲目分組,不能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合理的分配,使學生的體育訓練失去意義,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長此以往,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體育課產(chǎn)生抵觸情緒,嚴重影響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
3.初中學生的體育課被占用。
當今大多數(shù)的初中院校,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學生的體育課被占用,甚至取消學生的體育課,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學習文化課。這種做法給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造成極大的影響,使學生不能勞逸結合,逐漸成為學習的機器,身體素質逐漸下降,給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
三、增強初中教學效果的措施分析
1.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一定要保證小組分配的科學合理,使得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和諧相處,互相促進,共同進步。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之間的相處情況,盡量讓好友分到一組,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提高,配合也比較默契;其次,教師要將后進生盡量分配到不同的小組,讓后進生在小組骨干的帶領下積極融入集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合理分組之后,教師再布置具體的學習任務。任務內容一定要具體,最好做到責任到人,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事可干。例如在教學“體操”內容時,教師先給學生做示范動作,再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安全管理員、技術指導員、記錄員和觀察員等,這樣每一位學生的分工都非常明確。在小組合作練習過程中,每一位成員都會發(fā)揮自身的職能與職責,幫助小組突破學習難點,提高小組的整體水平。其中,技術指導員和觀察員應該有一定的體育基礎,所以應該由體育骨干擔任,為此,教師在每個小組中應盡量安排一兩名體育骨干。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教學效果,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和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保障教學有序開展。
安全是進行體育教學的基礎,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安全方面的問題,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運動風險成為體育教師隨時應加以關注的問題,這是一個真正從事終身體育鍛煉的人應該了解的。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始終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識,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增強學生對危險的警惕性,讓學生遠離安全隱患,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滲透安全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不但要學會保護自己,還要注意保護他人。例如,在籃球、足球等競賽活動中難免會有身體接觸,有的學生不能掌握碰撞的力度,容易引發(fā)安全事故。所以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告訴學生嚴格遵守比賽規(guī)則,避免因不規(guī)范的運動行為給自己或同學帶來不良的后果,以此增強學生高度的安全意識,引起學生對安全行為的高度重視。
3.拓展體育鍛煉空間,培養(yǎng)終身體育習慣。
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體育教師應努力拓展課堂活動,讓學生所學的知識通過課外活動獲得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學實踐證明,布置相應的體育家庭作業(yè)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終身體育習慣做好鋪墊,同時也可以為創(chuàng)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要努力拓展課堂教學,使體育運動面向家庭、走向社會。因此,可以要求學生制訂相應的鍛煉計劃。例如,某生身體素質較差,為了提高身心素質,學生可以制訂如下計劃:每天做“4×50米”的加速跑、10個蛙跳。這一計劃不但符合這名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且可以使他在久而久之的鍛煉中提高自身的心肺呼吸功能,切實達到提高身心素質的目的。因此,拓展體育鍛煉空間不僅可以鍛煉學生體質,而且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習慣。
4.教學評價多元化,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注意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讓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參加訓練的熱情和動力。例如,在訓練800米長跑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正式考核之前進行一次測試,將學生的跑步成績記錄下來,然后正式考核時將這次的成績和學生的考核成績進行比較,根據(jù)學生的進步幅度進行合理的評價,對取得進步的學生進行表揚和贊賞。又如在教學鉛球的時候,可以從投球的姿勢、動作、距離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提高學生參加訓練的動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允許學生對教師的示范動作進行點評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參加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語
通過有效措施大大增強初中體育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劉再菊.體育課堂教學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0):36.
[2]劉濤.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思考[J].甘肅教育,201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