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懷
【摘要】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漢語語言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加強朗讀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說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指導和強化訓練,以使學生達到用英語交流的目的,并使學生養(yǎng)成朗讀英語的好習慣。
【關鍵詞】小學英語 朗讀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001-01
一、小學英語朗讀訓練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我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十年了,發(fā)現目前小學生在英語朗讀時存在諸多問題,如:很多學生在讀英語時拖音很重,毫無感情;有的學生不敢讀,聲音很輕,害怕出“洋相”;有的男孩子故意讀得很響,哇哇叫,一點也不好聽,特別在齊讀時,只是做做樣子,動動嘴唇,其實根本沒有發(fā)出聲音,存在假讀等……現象,小學只是英語學習的啟蒙和起始階段,這種拖音和不敢讀現象,不僅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對小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非常不利。因此,加強小學英語的朗讀訓練顯得非常必要和緊迫,探索有效的朗讀訓練方法對于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小學英語朗讀訓練的具體方法
1.針對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
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朗讀熱情是探索朗讀訓練方法的首要一步。
依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1)教師的良好示范。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練習,以自身純正、優(yōu)美語音、語調來感染、熏陶學生,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引起學生的朗讀欲望。在教師示范時要讓學生靜聽并注意觀察口形。(2)多種形式的課堂朗讀訓練。不要將課堂的英語朗讀僅僅當作檢查小學生是否完成朗讀任務的手段,而是要采用形式豐富的朗讀,如:分角色讀、“開火車”讀、小老師領讀、小組比賽讀、男女生比賽讀等,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小學生的朗讀以模仿為主,在模仿過程中教師要做必要的指導,如句型朗讀中重音、連讀、爆破、升降調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按意群朗讀的習慣,指導學生以詞組和句子為單位進行朗讀,幫助學生糾正一個一個單詞朗讀的不良習慣。特別強調用“心”讀,首先要做到用“心”聽。小學生模仿能力強,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聽到教師或錄音的示范發(fā)音就急于開口模仿,輕聲跟讀,但往往發(fā)音不準確,還影響其他學生聽課。因此在英語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要訓練學生仔細聽教師的示范發(fā)音,提醒學生邊聽發(fā)音,邊注意觀察教師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模仿過程中要求學生達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與大腦并用,最初可能達不到這個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達到“口到——心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讓學生進行指讀。指讀的習慣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單詞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讀到哪,指到哪,既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訓練了學生認讀單詞、句子的能力。
2.建立獎勵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對學生的心理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當朗讀比賽活動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生活的一部分時,學生就會表現出對朗讀的極大興趣。例如:在班級中設立“英語朗讀明星”。根據上課學生回答問題、朗讀課文、表演對話等,我給予評價和獎勵Dora粘紙。每月根據學生的粘紙數量評選出“英語朗讀明星”,“英語朗讀進步星”,將其照片貼在班級展示欄里。這樣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對英語的朗讀有了獨特的興趣,朗讀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除此之外我還讓學生將自己的錄音錄在磁帶上,學生互評,比賽看誰是本班的“朗讀大王”,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3.有效利用Chant,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
目前小學生朗讀的最大問題是節(jié)奏感的缺失,一部分學生朗讀英語甚至拖音很重?!癈hant”是指在教學中有意的將所教內容編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兒歌,可以提高趣味性,拓展課堂內容,訓練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語音語調,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
4.小組學習法,為后進生創(chuàng)造朗讀環(huán)境
小學生朗讀習慣的培養(yǎng)離不開對后進生的輔導。后進生大多朗讀有困難,幫助他們糾正錯音,對個別難讀的句子,多領讀幾遍尤為重要。我所執(zhí)教的班級采用了“一幫一”朗讀法,后進生的同桌安排的是語音語感很好的學生,這樣每次新課跟讀錄音后的自讀時間,他們的效率才能達到最高。對于朗讀能力一般的學生,同桌“互幫”提意見,時間長了,朗讀水平均見長。當然,對于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肯定和表揚,使他們樹立信心,獲得初步的成就感,產生進一步學好英語的動力。
5.充分利用教材,創(chuàng)設交際氛圍
教材是訓練學生朗讀的第一手材料,我們要多琢磨教材,用最適合的方法對不同的課文進行朗讀訓練。人教版小學英語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內容都很貼近生活,同時提供了較多的替換練習的內容,這也為培養(yǎng)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供了便利。(1)模仿課文對話并作替換練習;(2)教師給出話題與要求,讓學生自編對話;(3)排演課本劇。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借助手勢、表情、動作和道具,將靜態(tài)的文字轉化為動態(tài)的畫面,以體會角色形象,讓學生表達出真情實感,使得語言的功能完全地展現。
6.給學生提供趣味性的朗讀材料
學生是對貼近生活、有趣味性且與其水平相當的朗讀材料才會產生興趣的,因此對于朗讀材料的選擇,應多選擇一些有情節(jié)的小故事,瑯瑯上口的英語童謠兒歌和一些繞口令。如對高年級學生我提供《英語小讀者》,里面有許多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兒歌,同時我也鼓勵學生去投稿。低年級學生我鼓勵他們去看Dora,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買Dora書學習英語。學生非常喜歡這些英語書籍,我還利用上課時給他們展示的機會,讓他們朗讀故事或表演Dora里的片段。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朗讀能力的同時,要注意自身英語朗讀水平的提高,學生對英語語音的感性認識絕大部分來自于對教師的模仿。如果教師的英語朗讀不地道,學生的朗讀必定會受影響,如果教師的朗讀沒有感情、沒有節(jié)奏,要求小學生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朗讀是不現實的。
總之,探索小學英語朗讀訓練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平時教學中點滴積累,需要教師的辛勤付出。只要教師持之以恒,不斷摸索新的、適合學生的訓練方法,一定能幫助學生說好英語,學好英語,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邁出可喜的一步。
參考文獻:
[1]王金敏.小學英語教學呼喚朗讀訓練[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一期
[2]黃和斌.“好英語”是“讀出來的”.外語教學與理論2001年,譯林出版社
[3]陳靜遜.小學英語教學科學研究方法[J]
[4]王薔.小學英語教學法教程[M]
[5]紀玉華.英語發(fā)音與朗讀教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