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工程造價管理控制過程中,處于設計階段的工程結構設計對造價的影響最為重要,是企業(yè)、政府、業(yè)主等工程造價相關方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途徑。在結構設計中進行工程造價控制,正受到設計師們的普遍關注。
關鍵詞 工程造價控制 工程結構設計 影響因素
一、工程結構設計與工程造價簡介
(一)工程結構設計
工程結構設計,指的是建筑工程設計人員(設計師)對所要施工建筑的構化和分析。在工程結構的實用、美觀、經(jīng)濟之間尋求最佳平衡,確保建筑能夠滿足最初設計預定的各種功能。
(二)工程造價
通俗來說,工程造價,就是指工程項目從開始到結束所需的費用的總和。從不同角度來劃分,工程造價又具有不同的含義。我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協(xié)會從承包方和業(yè)主方這兩個角度給工程造價作兩種不同定義。
二、基礎設計對造價的影響
(一)幾種常見的基礎形式
首先是獨立基礎。該形式的基礎主要適用于多層框架結構或廠房排架柱下基礎,在一些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這種基礎形式也適用于高層建筑。其次是條形基礎。這種基礎形式適用于地基軟弱、壓縮性分布不均勻、采用獨立基礎會產(chǎn)生較大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再次是筏板基礎。
(二)不同基礎形式對造價的影響
首先,獨立基礎與平板筏基礎。在某工程基礎設計中,原設計的地基基礎形式為平板式筏基(方案一),但是在實際勘測中發(fā)現(xiàn)這一設計有相當不合理之處,于是對原設計進行修改,將其改造為獨立地基基礎加防水板形式的基礎結構形式(方案二)。新的基礎形式主要有四個特征:防水板厚度為300mm、獨立基礎厚度800mm或者是600mm、主體采用構造配筋、板面筋獨立基礎處連通。通過對前后兩種基礎形式相關方面進行分析,工程人員發(fā)現(xiàn),平板式筏基基礎的沉降量最大值為20.5mm,而更改設計以后的獨立基礎加防水板形式基礎的沉降量最大值則為25mm。雖然二者存在一定差異,但是從建筑安全和功能實現(xiàn)角度來講二者均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但是,從用料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看出二者的顯著差距。兩套方案的用料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1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獨立基礎加防水板地基基礎形式在混凝土和鋼筋這兩種基本材料的使用上與平板式筏板基礎相比較,使用量有明顯的降低,混凝土的使用量只占后者的51.1%,鋼筋含量則只占后者的69.8%,通過這一數(shù)據(jù)和比例上的直觀對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獨立基礎加防水板地基基礎設計形式從造價上來說明顯要低得多。
其次,復合地基與樁基礎。在另一工程基礎設計建設中,原有設計基礎形式為樁基礎(方案一),但是由于一系列實際困難因素的存在,工程人員將基礎設計變更為復合地基形式(方案二)。更改后的設計有三個明顯優(yōu)點:工期縮短、經(jīng)濟性優(yōu)勢明顯、基礎工程量更少。因此,方案二在造價上具有更加明顯的優(yōu)勢。從工程材料用量上來看,二者的差距如表2所示:
從表2我們看到兩種不同地基基礎形式在材料用量上存在明顯差距,方案二所代表的復合地基基礎形式從造價上來看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可以有效減少造價。
三、主體結構設計對造價的影響
(一)主體結構立面形狀的影響
所謂的主體結構立面形狀,具體是指立面體形是否發(fā)生向外挑出或向內收縮、豎向剛度是否有明顯變化。立面形狀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造價的高低,如果立面形狀有向外挑出、向內收縮或者豎向剛度的變化,那么其耗費建筑材料則會增加,造價也就隨之上漲。反之,如果立面形狀在每個方向上都是規(guī)則和均勻的,那么耗費的建筑材料就會相對降低,造價也就相應要降低。
(二)平面形狀布局的影響
一般來說,平面形狀布局對造價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平面形狀越規(guī)則,變形越小,建筑的單位造價就越低,反之,越高。平面形狀的規(guī)則與否可以從兩個方面對建筑結構產(chǎn)生影響:一方面是影響建筑材料的用量;另一方面是可以衡量抗震性能的好壞。在實際計算中人們常用周長系數(shù)來對平面形狀對造價的影響進行量化分析,周長系數(shù)(C:周長,Z:面積)通常來說,越低,設計成本也就越低,考慮到設計階段成本控制在整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周長系數(shù)越小,建筑工程的造價就越經(jīng)濟合理。
四、結語
本文簡要分析了幾種地基基礎形式和主體機構形式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指出了建筑結構設計對工程建筑造價的重要影響,佐證了工程建筑造價控制應該側重于設計階段的觀點。筆者認為,建筑工程設計階段造價控制應該成為整個工程造價控制的首要點,工程建筑設計人員應該將設計階段作為實現(xiàn)工程造價控制的主要途徑來看待。
(作者單位為深圳市華江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馬鞍山分公司)
[作者簡介:汪亞明(1987—),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結構設計。]
參考文獻
[1] 孟承新.建設工程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重要性[J].市政技術,2007(6):337-339.
[2] 徐榮,吳蕓.工程造價管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121-132.
[3] 張曉婷,劉燕.工程設計階段的全面造價管理[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