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書梅
改良的早期預警評分表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臨床價值
盧書梅
目的 探討改良的早期預警評分表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隨機抽取2013例院前急救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n=1007)和對照組(n=1006)。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院前急救護理方案,包括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由醫(yī)生根據(jù)經(jīng)驗進行判斷和處置。實驗組患者采取改良的早期預警評分法對患者進行處置。觀察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出診時間、搶救成功率等。結果 實驗組滿意度為99.30%,高于對照組的87.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355,P=0.000);實驗組出診反應時間為(1.61±0.28)min,高于對照組的(1.75±0.29)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116,P=0.042);實驗組搶救成功率為96.95%(796/821)高于對照組的87.99%(645/7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112,P=0.000)。結論 改良的早期預警評分表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出診反應時間短,搶救成功率高。
早期預警評分;院前急救護理;價值
現(xiàn)階段,急救醫(yī)學將急救的過程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院前急救階段、急診處置階段和ICU觀察階段。其中,院前急救是一門新型的專業(yè)。我國在院前急救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系統(tǒng)化、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等情況[1]。在進行院前急救護理過程中,采取早期預警評分,能夠準確指導病情,提高醫(yī)生的診斷準確度,改善預后。本院采取改良的早期預警評分表,對急救患者進行護理,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0年6月~2015年4月本急救中心收治的2013例院前急救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007例,對照組
1006例。實驗組:男527例,女480例,年齡29~76歲,平均年齡(52.18±6.12)歲;對照組:男527例,女479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53.02±5.33)歲。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院前急救護理方案,包括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由醫(yī)生根據(jù)經(jīng)驗進行判斷和處置。實驗組患者采取改良的早期預警評分法對患者進行處置。經(jīng)MEWS評分,對患者心率、收縮壓、體溫等進行評價,根據(jù)不同分值進行不同的干預措施。根據(jù)患者的不同要求,填寫回訪表格。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出診時間、搶救成功率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和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滿意度為99.30%,高于對照組的
87.57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355,P=0.000)。見表1。
表1 2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2.2 出診反應時間比較 實驗組出診反應時間為(1.61± 0.28)min,高于對照組的(1.75±0.29)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116,P=0.042)。
2.3 搶救成功率比較 實驗組搶救成功率為96.95%(796/821)高于對照組的87.99%(645/7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112,P=0.000)。
院前急救是急診醫(yī)療服務體系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當接到呼救電話后,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救援現(xiàn)場,對患者進行及時的救治,挽救患者生命,而且要及時的轉(zhuǎn)入醫(y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治[2-4]。
現(xiàn)階段,醫(yī)院在開展院前急救方面,多是年輕的醫(yī)師,技術水平有一定的差異,對患者的病情評估也缺乏科學的方法,以直覺進行判斷的較多。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了誤診、誤判的情況發(fā)生,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增加。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及時的進行院前急救,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5-9]。
MEW是一種通過評價患者的體溫、呼吸、血壓等,進而對患者病情狀況作出判斷的一種方法,出診人員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多項研究認為,該方法能夠有效的判斷外科住院中的危重患者,對病情進行準確的評估[10-12]。
在進行院前急救過程中,猝死、急性腦血管意外等危重癥患者的分數(shù)一般比較高,死亡率也比較高。對于患者的不同情況,所得分值也有差別。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臨床判斷,進而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進行治療。
目前,國內(nèi)外在院前急救方面發(fā)展較快,對于挽救患者生命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處理突發(fā)公共事件中也在不斷進步。作為一種新的評分系統(tǒng),通過國內(nèi)外的研究發(fā)展,其能夠短時間對患者病情進行判斷,快速做出處理,對設備等要求不高,利于操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出診反應時間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該評分系統(tǒng)能夠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服務質(zhì)量。在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評分,判斷存在危險的患者,及早采取措施預防和治療。另外,通過對患者進行回訪的形式,能夠監(jiān)督醫(yī)護人員的服務質(zhì)量,提高服務效果。
總之,改良的早期預警評分表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出診反應時間短,搶救成功率高。
參考文獻
[1] 王松.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急診創(chuàng)傷患者病情評估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吉林醫(yī)學,2015,36(10):2051-2052.
[2] Ebben RH,van Grunsven PM,Moors ML,et al.A tailored e-learning program to improve handover in the chain of emergency care:a pre-test post-test study[J].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2015,23(1):33.
[3] 馮梅.社區(qū)急救對患者院前急救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5,21(5): 29-30.
[4] Valentin B,Grottke O,Skorning M,et al.Cortisol and alpha-amylase as stress response indicators during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ine training with repetitive high-fidelity simulation and scenarios with standardized patients[J].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2015,23(1):31.
[5] 丁新連.急救護理干預在搶救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5,21(6):117-118.
[6] 王莉荔,杜捷夫,陳威,等.改良早期預警評分與國家早期預警評分對老年急診患者病情評估的比較[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 18(14):1680-1683.
[7] McQueen C,Smyth M,Fisher J,et al.Does the use of dedicated dispatch criteria by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optimise appropriate allocation of advanced care resources in cases of high severity trauma? A systematic review[J].Injury,2015,3(15):170-179.
[8] 曾玉瓊,陳健蒲,陳青梅,等.院前急救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顱腦損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5):169-171.
[9] 劉志萍,朱葉春.改良院前急救護理提高腦出血手術患者臨床救治效果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6):234-235.
[10] 房金芳,孫秀云,姚燕,等.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胸外科手術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7):877-879.
[11] 熊甲賽,胡濤,羅志勤.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對預測男性危重患者預后的價值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3):324-326.
[12] 鄧狄華.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21(4):35-3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4.076
江西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緊急救援中心急救科 (盧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