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儒
[摘要]教學即生活,將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可以使枯燥無味的知識學習變得更加豐富生動。文章以高中化學生活化內涵為著眼點,強調教學生活化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要關照學生的生活體驗,要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提出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路徑,即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環(huán)節(jié)三個角度開展。最后,提出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即課堂內外聯(lián)系教學、熱點滲透聯(lián)系教學、專題教學聯(lián)系生活。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生活化 實施路徑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2-0225-02
化學雖然是一門自然科學,但是它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我們常見的食品、服裝、能源、材料、藥物等生活必需品中均滲透了化學技術?;瘜W可以給人以知識和智慧,還可以給人以靈感。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要貫穿化學生活化的理念,引導學生將化學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培養(yǎng)學生關注化學、喜歡化學、熱愛化學、鉆研化學的理念與情感,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意識。
一、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內涵
教學生活化是指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的生活化。
(一)教學生活化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
當前,絕大多數(shù)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生活能力很差,對于生活中很多簡單和常見的問題束手無策。同時,傳統(tǒng)教育注重向學生講授知識,忽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考壓力下,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向學生灌輸知識上,學生將絕大多數(shù)精力放在死記硬背知識上,學生仿佛是學習知識的機器人,幾乎脫離了日常生活。教學生活化就是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關注生活重于關注教材,要求教師把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將課堂學習與生活實際融合,將校內學習與社會生活融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教學生活化要關照學生的生活體驗
學習是一種主觀活動,學生只有將自己的大腦、心靈、軀體充分調動起來,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處于客體地位,是被教師塑造的對象,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嚴重抑制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新欲。要想改變這種落后的教學現(xiàn)象,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教學中關照學生的生活經驗,以現(xiàn)實生活中具體生動的形象、生活事例為中介來進行思考,順應學生的認知思維,從而達到優(yōu)化學習過程的目的。
(三)教學生活化要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
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培養(yǎng)生活能力的過程,學生在校內學習,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學習必要的社會生活能力。要想培養(yǎng)社會生活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做到身心解放,整體參與,即教師要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從看書本轉向看社會、看生活;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從電腦游戲中轉向親手操作和體驗;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從死記硬背轉向積極思考;解放學生的精神世界,讓他們從知識學習轉移到感受生活。
二、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路徑
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就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環(huán)節(jié)三個角度入手。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支撐,高中化學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要實現(xiàn)化學教學生活化首先要將教學內容生活化,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擺脫空中樓閣的感受。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盡可能地將枯燥無味的化學知識與看得見、摸得著,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生活實物相聯(lián)系,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可以加快學生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和認識,使深奧的知識學習演變?yōu)檩p松的知識探究。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結合學生已有知識、生活經驗、文化背景等,同時,要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增加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內容,并試圖讓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二)教學方式生活化
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的教學需要。教師要嘗試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就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查閱資料、深入思考的方式進行自覺獨立的學習。高中化學課本中有些知識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全可以掌握的內容,教師要將這部分內容整理出來,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就是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學習內容。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效果是: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懂得與人合作,這也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探究學習是教師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所以很多知識需要通過實驗去探究獲得,這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種學習方式。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生活化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強調教師要關注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學生與生活的互動。學習本來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要想深入地學習,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豐富化學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沉浸在充滿樂趣的化學課堂中,勢必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一)課堂內外聯(lián)系教學
化學雖然是一門自然基礎學科,但它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通,化學離不開社會生活,社會生活離不開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潛移默化地將生活元素融入到知識教學中,讓學生深刻理解化學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將化學知識學習與學生課上、課下聯(lián)系起來。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化學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盡可能為學生演示與生活最貼近、最容易引起學生興趣、最普遍最易于引起學生關注的實驗內容,從而使學生愛上化學這門學科,喜歡上化學課,通過興趣驅動探究欲望。實踐證明,將單調乏味的化學知識轉化成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二)熱點滲透聯(lián)系教學
信息媒體是目前與人們生活聯(lián)系最緊密的溝通方式,空氣質量、食品質量是目前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航空、軍事、高科技、經濟等各個領域無處不見化學科學的蹤影。如果教師能夠緊緊抓住熱點問題,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解釋清楚他們關心的熱點問題,解除學生心中的困惑,讓學生明白只有學習好化學,才能解決更多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更有意義的事情,成為更有價值的人,他們就會越來越熱愛化學這一學科。同時,教師要隨時更新教學內容,向學生傳遞最新化學動態(tài),讓學生了解化學界最新的科研成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專題教學聯(lián)系生活
專題教學是指教師圍繞一定的知識點設計的一些題目,以供學生自覺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專題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項教學內容。對于一些比較淺顯,只要經過教師點撥和引導就能學會的化學知識內容,教師要聯(lián)系生活將其設計成幾個主題,以學術報告、主題演講、撰寫論文、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來開展。專題教學可以有效解決學生普遍不感興趣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勇于發(fā)現(xiàn)探索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合作學習的協(xié)調能力。
總之,實施生活化教學就是在教學中把學生課堂學習的間接經驗與現(xiàn)實生活的直接經驗聯(lián)系起來,構建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課堂,讓學生在生活世界中體驗,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后雄.從生活經驗到科學概念:化學教學起點的教學策略[J].教育科學研究,2009(04).
[2]孫彩霞.化學教學構建生活化課堂的途徑和方法探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10).
[3]吳富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化學課堂[J].才智,2010(06).
[4]陳春芳.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1).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