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偉 張雪培 王聲政 師文強 張海波 可方 陶金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 河南 鄭州 450052)
?
環(huán)孢素A治療間質性膀胱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張二偉張雪培王聲政師文強張海波可方陶金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河南 鄭州450052)
【摘要】目的觀察環(huán)孢素A治療間質性膀胱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對按照NIDDK標準診斷并阿米替林治療無效的37例間質性膀胱炎患者給予環(huán)孢素A 50 mg口服,1次/d。觀察患者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37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癥狀緩解,緩解率56.8%。其中完全緩解患者14例,完全緩解率為37.8%。治療后O’leary saint評分及PUF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颊咧委熎陂g均無肝功能異常及機會感染發(fā)生。結論環(huán)孢素A治療間質性膀胱炎效果較好,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間質性膀胱炎;環(huán)孢素A;治療效果
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慢性非細菌性膀胱炎癥,表現為持續(xù)6周以上的伴有下尿路癥狀的膀胱區(qū)疼痛、脹滿或不適等不愉快感受,需排除尿路感染及其他可以明確診斷的疾病[1]。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其發(fā)病率為(52~500)/100 000[2]。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常合并有緊張、焦慮等精神癥狀,甚至自殺[3]。目前常應用阿米替林等藥物治療,但部分患者治療效果欠佳。本文對這類治療相對困難的間質性膀胱炎患者給予環(huán)孢素A口服治療,觀察該藥物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按照NIDDK診斷標準診斷為間質性膀胱炎并對阿米替林治療無效的37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32例,年齡48~65歲,平均(58.0±6.1)歲。隨訪時間6~24個月,平均(14.0±4.1)個月。
1.2治療方法初始治療方案為口服阿米替林,患者自覺阿米替林治療效果欠佳時改用環(huán)孢素A。其中9例患者初始治療效果差,應用阿米替林2周后仍不能緩解,改用環(huán)孢素A,28例患者初始治療效果尚可,后癥狀加重,阿米替林治療時長為4~24周,平均(17.0±3.5)周,后改用環(huán)孢素A口服。環(huán)孢素A用量及用法:50 mg口服,1次/d。對于服藥2周仍無明顯緩解者,改行膀胱灌注或口服其他藥物治療。對于服藥后癥狀明顯緩解者,維持治療3個月,后再改為阿米替林或其他藥物。
1.3觀察指標在治療前后分別采用O’leary saint問卷和盆腔疼痛及尿頻評分調查表(PUF)對患者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分。治療期間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結果
2.1治療效果37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癥狀緩解,緩解率56.8%。其中完全緩解患者14例,完全緩解率為37.8%。治療后O’leary saint評分及PUF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見表1。
表1 間質性膀胱炎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評分改善情況
2.2不良反應患者治療期間均無肝功能異常及機會感染發(fā)生。
3討論
間質性膀胱炎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治療以改善炎癥狀態(tài)和保護膀胱黏膜為主,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合理飲食,口服抗炎藥物,膀胱灌注黏膜保護劑,手術治療等。目前常用的口服藥物為阿米替林,其總有效率在70%左右,部分患者治療效果欠佳[4-5]。有研究發(fā)現,間質性膀胱炎患者腫瘤壞死因子及其受體表達水平升高[6]。環(huán)孢素A是一種鈣調蛋白拮抗劑,常用于器官移植術后排異反應的預防,應用過程中可能出現機會感染、肝功能異常等。本研究治療過程中未發(fā)現明確的不良反應,可能與用藥量小,未聯合應用其他影響肝功能的免疫抑制藥物及用藥時間較短有關系。
本研究患者阿米替林治療無效并改用環(huán)孢素A后,癥狀緩解率為56.8%,其中完全緩解率為37.8%。國外曾有采用霉酚酸酯治療難治性間質性膀胱炎的臨床研究,但因藥物原因終斷治療,有效率在15%左右[7]。因當時的研究未能完成,所以無法評價免疫抑制劑的有效性。本研究觀察發(fā)現半數患者治療效果尚可,認為環(huán)孢素A對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由于環(huán)孢素A是免疫抑制劑,在治療期間應注意預防機會感染等相關風險。
目前對于間質性膀胱炎,有研究采用多藥物聯合及膀胱灌注方式治療。由于膀胱灌注為有創(chuàng)操作,口服藥物有效時可暫時不用膀胱灌注。本研究中16例口服環(huán)孢素A效果欠佳,其中7例失訪,其余9例患者均進行麻醉下水擴張治療后聯合膀胱灌注西施泰+口服西咪替丁及加巴噴丁等藥物治療,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緩解?;颊甙Y狀最終緩解可能與之前治療效果疊加等因素有關。對于藥物口服及膀胱灌注均不敏感的患者,可嘗試應用骶神經電刺激治療,有臨床報道顯示效果較滿意[8]。
綜上所述,環(huán)孢素A治療間質性膀胱炎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以作為對常用藥物不敏感患者的替代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Hanno P,Dmochowski R.Status of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painful bladder syndrome: 2008 snapshot[J]. Neurourol Urodyn,2009,28(4):274-286.
[2]Davis N F,Brady C M,Creagh T.Interstitial cystitis/painful bladder syndrome: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options[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4,175(1):30-37.
[3]Chung K H,Liu S P,Lin H C, et al.Chung SD (2014) Bladder pain syndrome/interstitial cystitis i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disorder[J].Neurourol Urodyn,2014,33(1):101-105.
[4]朱緒輝,杜鵬,善輝,等.阿米替林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膀胱疼痛綜合征/間質性膀胱炎的臨床研究(附58例報告)[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2,(2):117-120.
[5]Sun Y,Fang Z,Ding Q,et al.Effect of amitriptyline in treatment interstitial cystitis or bladder pain syndrome according to two criteria: does ESSIC criteria change the response rate?[J]. Neurourol Urodyn,2014,33(3):341-344.
[6]Zhang E,Zhu X,Han S,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NF ligand-related molecule 1A and death receptor 3 in bladder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 painful bladder syndrome/interstitial cystitis[J].Exp Ther Med,2013,5(1):282-286.
[7]Yang C C,Burks D A,Propert K J,et al.Early termination of a trial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for treatment of interstitial cystitis/painful bladder syndrome: lessons learned[J].J Urol,2011,185(3):901-906.
[8]楊勇,嚴秋哲,王飚,等.神經調節(jié)器永久性植入治療間質性膀胱炎合并盆底疼痛四例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11):765-767.
(收稿日期:2015-12-07)
【中圖分類號】R 694+.3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