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立元
摘 要: 新課程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提倡以“探究性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本文中的“新授課六環(huán)節(jié)”正是基于該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模式的具體體現(xiàn)。新授課六環(huán)節(jié)指:情景導入;明確目標;自學感知;合作展評;歸納拓展(知識性延伸,解題方法,學科思想,題目訓練);達標檢測(牛刀小試,高考鏈接)。這種模式的要旨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在自主研習中學會學習,在探究活動中掌握科學研究方法,在合作學習中突破重點難點。
關鍵詞: 六環(huán)節(jié) 探究性學習 高效性 交流展示
“361高效課堂自主學習模式”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由“教”變?yōu)椤皩А?,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化。學習模式中的“3”是指在周校長提出的“三熟理念”基礎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種學習方式,包括新授、復習和講評三種課型,也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6”是指課堂教學的六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情景導入;明確目標;自學感知;合作展評;歸納拓展;達標檢測;“1”是指“知行合一”,達到師生教與學的和諧。
一、課前準備
學生課堂行為要規(guī)范,首先學生應在課前一兩分鐘內做好課前準備,將課本、導學案、雙色筆等整齊擺放在課桌的左上角,桌面書籍應擺放整齊。其次上課精神要飽滿,上課鈴響后,立即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學習,不看與學習內容無關的閑書,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二、新授課高效課堂模式基本操作程序——“六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情景導入,時間一兩分鐘,教師通過創(chuàng)造具體的、生動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就置身某種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之中,促使學生在形象的、直觀的氛圍中參與課堂教學??梢圆捎靡韵聨追N方式帶學生入情入境:(1)教師語言描繪情景,如教師提出問題;(2)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如教師在上課時采用幻燈、錄音、課件、視頻或圖片等;(3)現(xiàn)場模擬創(chuàng)設情境,如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故事情境、圖像情境等。
第二環(huán)節(jié),明確目標,時間一兩分鐘,教師展示本節(jié)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回歸點。學習目標的功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導學,明確學習范圍、學習內容、學習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自主、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二是導教,確定教師將采取的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指導教師有條理地完成教學計劃或任務。
第三環(huán)節(jié),自學感知,時間5至8分鐘。學生以導學案為學習路線圖,主動學習、研究學習,課上自主完成導學案上的題目,邊寫邊記,同時將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用紅色筆標畫出來,找出疑難之處。
第四環(huán)節(jié),合作展評,時間10至15分鐘。
1.具體步驟。先是分組合作,討論解疑,學生在完成導學案訓練題目以后,小組長組織小組內部交流,交流學習中的收獲,討論解決學習中的疑惑;之后展示點評,學生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不僅展示本組學習成果、學習心得,而且將小組共性的學習困惑提交班級討論。方式可以是生生合作,也可以是師生合作。
2.學習小組的構建。要充分準備,做到班級有組織、分組有原則、小組有文化、座位有規(guī)劃、人人有職責。
(1)合作學習小組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依據(jù)學生的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建,每組4至6人。
(2)各小組保持均衡,在學習成績、表達能力等方面各小組應大體相等;男生女生混編,比例適當;自愿為主,適當調整。偶爾變更合作學習伙伴,有利于拓寬學生交往的范圍。
(3)建立促進學習小組建設的激勵機制,開展優(yōu)秀學習小組和學習小組建設先進班級的評選表彰活動。
3.小組合作探究規(guī)范。
(1)確定發(fā)言人,組內合作聲音要小,組內聽見即可;
(2)分組討論時全體參與,要緊扣主題,積極發(fā)言或專心聽同學發(fā)言,不討論與題目無關的問題,精力集中,不嘻哈打鬧,不東張西望,不做小動作,不隨意插話;
(3)課堂上應踴躍發(fā)言,進度要由組長調控,不要為了一個小問題而影響整個小組的討論進度,可邊聽邊思考,認真記筆記,統(tǒng)一答案。
(4)小組討論完畢,組長起立示意。
4.展評規(guī)范。
(1)展示類型:登臺展示、座位展示,口頭展示、書面展示。
(2)展示點評規(guī)范:①流程規(guī)范(展示開頭、結束要明確,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分鐘,補充、評價等時間也不要超過1分鐘)。②口頭展示回答問題時要原地直立,精神飽滿,聲音洪亮清晰,講普通話,盡量脫稿;書面展示認真規(guī)范,概括要點。③點評要高效,言簡意賅。針對座位口頭展示,先講對錯,再做補充糾正;針對登臺展示,若有板書,先評書寫,然后講對錯,再做補充糾正,提倡使用平板電腦的“批注”功能,任意勾畫點評。如果是教師點評,最后可總結規(guī)律方法。④非展示點評的同學要學會傾聽,整理答案,準備補充點評、質疑。⑤學生盡情展示后教師要給予思維和方法的點撥,并且要盡可能地提供規(guī)范性參考標準。教師點撥指導重在解決學生小組學習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和生成的問題,而不是根據(jù)老師自身的經(jīng)驗和預設面面俱到。
第五環(huán)節(jié),歸納拓展,時間5至8分鐘,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教師來進行。知識梳理與拓展重在引導學生建構本節(jié)課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適當拓展課文知識背后的一些必備知識背景。學生歸納拓展時總結什么?嘗試總結知識體系、答題思路、規(guī)律方法。教師歸納拓展時要及時地進行啟發(fā)、點撥,糾正,對學生思維給予誘導、啟發(fā),對本節(jié)課知識和學科思想進行再歸納、再總結、再強調。
第六環(huán)節(jié),達標檢測。教師及時進行當堂教學效果的檢測,以達到對所學內容的鞏固和深化,時間為最后5至10分鐘。
(1)達標檢測是檢驗課堂效率高低的重要一環(huán),本環(huán)節(jié)是提高互動研討環(huán)節(jié)和課堂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關鍵,也是及時檢測預習效果、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預習積極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環(huán)節(jié)包括檢測和反饋兩個步驟。檢測與反饋的時間一般控制在5至10分鐘。
(2)試題內容緊扣學習目標,要具有針對性、科學性。檢測題目不能課前告訴學生,必須與預習要求相銜接(可以是預習題的變式題、改造題),可以是客觀題,也可以是主觀題,重點檢測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無論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反饋后都要有詳細的解析,主觀題要有答案展示。
(3)嚴格控制題數(shù),不要面面俱到、求全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