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梅
摘 要 傾聽是一項復雜的心智活動。它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應該具有的一種學習素養(yǎng),一種學習品質(zhì)。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 認識 引導 要求 評價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064-02
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fā)言,要學會傾聽別人的獨特之處,才能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才能更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使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學不會傾聽,如何學會思考?如何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式傾聽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式傾聽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嘗試:
一、讓學生認識傾聽的重要性
傾聽是一項復雜的心智活動。它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應該具有的一種學習素養(yǎng),一種學習品質(zhì)。讓學生懂得認真傾聽他人言語,代表你對他人的尊重,同時你也贏得了別人的尊重;認真傾聽同伴的發(fā)言,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同伴確實有過人之處,你也會更加努力,會讓你的學習更進一步。懂得傾聽,才能讓你更深刻的了解他人,也了解了你自己,你才能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如: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有關傾聽的文章、名人軼事,有關傾聽的名言和重要語句。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平常教學中營造和諧的氣氛向?qū)W生滲透,通過舉例讓學生了解,認識到傾聽很重要,同時也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機,讓學生從體驗中領悟傾聽的重要性。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地告訴孩子聽的要求,與孩子們一同探討該怎樣傾聽,與孩子們一起分析身邊的不注意傾聽的現(xiàn)象,討論解決的方法。如:有人發(fā)言時,其他人不能有聲音,即使有不同的觀點一定要讓別人說完后再補充或質(zhì)疑,可以不用舉手,直接站起來說。這些都為我們提高孩子的“聽”做足準備,讓孩子在自己的每一次聽中都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認識它的重要性。總之,傾聽好處多多! 學會傾聽可以使學生博采眾長,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學會傾聽可以使學生萌發(fā)靈感,觸類旁通,閃爍智慧的火花;學會傾聽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zhì),使他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一個善于交往的人。一旦良好的傾聽習慣養(yǎng)成,這個習慣將會影響著他的一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交往中,將會源源不斷地供給他養(yǎng)料,使他左右逢源,精益求精,蒸蒸日上,走上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健康之路。
二、積極引導,使學生學會傾聽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不善于捕捉信息,還不太會傾聽,要他們馬上做到會傾聽,顯然不可能。所以,我們要積極引導,使學生學會傾聽。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所以教師應該告訴他們“聽”也是學習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可經(jīng)常對學生說:“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得怎么樣?”“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后,才會有所啟發(fā)或收獲,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
受人贊揚,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動力和自身價值。正確適當?shù)卦u價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聽”的培養(yǎng)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我經(jīng)常會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呀!”“ 這么一點小小的區(qū)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薄按蠹铱矗@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fā)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么會不認真聽講呢?
三、提出明確的“傾聽”要求,使學生會傾聽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可以尋找一些機會鄭重其事的給學生講一些與“認真傾聽”有關的小故事或小笑話,讓學生充分感知到:聽與說同樣重要。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說要大膽,聽要專心,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所以要養(yǎng)成善聽的好習慣。首先我們要細化聽的要求,明確提出“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fā)言,腦子里不想其他事;如:在同學發(fā)言前,教師想辦法先讓他們靜下來然后問:“聽聽他說的有道理嗎?” “想想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币饘W生對聽的關注,并進行適當?shù)脑u價。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如:在教學過程中同學起來發(fā)言時有同學在竊竊私語的討論,遇到這種情況,我經(jīng)常這樣做:多些對認真聽講的同學進行表揚,強調(diào)聽的重要性“學會傾聽別人的回答就是尊重別人”“學會傾聽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和自己的想法的區(qū)別在于什么。讓學生明白,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答題后,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來理解同一問題,或發(fā)現(xiàn)與已不同的獨到的見解,使自己的思維更開闊。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fā)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fā)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更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總之,學生學會認真傾聽既是一種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一種意志的鍛煉。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