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福玲
摘要:良好的教育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力,提升學生的價值。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下,小學語文教育就是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下閱讀和學習,讓學生在閱讀中去思考作品的內(nèi)涵,感知作品的魅力,從而懂得享受閱讀,享受語文,提升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提高自我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方法 ?轉變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129
一、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社會的因素
經(jīng)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就語文教育的閱讀教學來說,當前各種傳播媒介日益增多,廣播、電視、手機、網(wǎng)絡逐漸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應接不暇,這樣的傳播媒介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但也讓小學生難以靜下心來去閱讀文學作品。各種媒體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總是想方設法在娛樂上下功夫,而偏離了文學作品的思想主線,甚至有的文學作品被改變以后,學生的思想中充斥著歪曲的信息,這都不利于學生閱讀教學的開展。
(二)家庭因素
由于社會發(fā)展迅速,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比較緊張,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將時間放在了自己的事業(yè)上,而對于孩子的教育卻感到力不從心,他們將教育孩子的重任多寄托于教師身上,而教師對于學生課外時間的管理又是鞭長莫及,尤其是對于學生的課外學習時間,更是無暇顧及,致使很多小學生將課外時間都用在玩游戲上,根本不去進行一些有益的課外閱讀,造成了當前小學閱讀教育的缺失。
(三)學校原因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育模式下,人們關注更多的是學生的語文分數(shù)。學校和語文教師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的分數(shù),將更多的時間放到了古詩詞的背誦和字詞教學上,而對于時間長、見效慢的閱讀教學卻是漠不關心。有的語文教師認為,與其在閱讀上下功夫,還不如多做一些應試的試卷,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閱讀教學,也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主要措施
(一)轉變閱讀理念,更新教學方法
首先,要更新學校和教師的理念。學校和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要采取多種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從而增強閱讀的積極性。其次,要轉變家長和學生的閱讀觀念,讓家長和學生認識到閱讀對于成長的意義。教師可以經(jīng)常性地開展家長會,動員家長參與到閱讀的潮流中,為學生樹立閱讀榜樣。為了給學生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教師還可以發(fā)動學生積極捐出自己的讀物,建立班級圖書角,使好的讀物能夠交流分享,從而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在語文教學之初,教師就要給學生制定閱讀計劃,規(guī)定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閱讀多少課外讀物,并及時進行監(jiān)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要做到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不能在語文教學開始就給學生的作文教學提出要求,抑制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可見,上好閱讀的第一課是語文教學的關鍵一步。
(二)健全教學機制,注重閱讀指導
1.正確引導學生,選擇合適讀物
當前的課外讀物琳瑯滿目,應接不暇,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科學甄別,選擇有益的讀本,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嚴格把關,指導學生精心挑選書目,實現(xiàn)購書計劃的科學性,讓學生沿著正確的閱讀道路逐步前進。另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豐富閱讀的種類,除了閱讀課文書籍以外,還可以讓學生去讀報,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走進閱讀的大門。因為學生之間的個性特點有所不同,有的學生對于純文學不太感興趣,卻對科學、軍事等感興趣,有的學生對于厚厚的小說不感興趣,卻對于一些科普常識、時事政治感興趣,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要避免單一,要采取多種手段,通過多種渠道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實現(xiàn)學生的閱讀愿望。
2.完善閱讀制度,確保時間到位
要想實現(xiàn)閱讀的效果,時間上一定要保證,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每周必須要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保證學生課上閱讀的時間。為了實現(xiàn)最佳的閱讀效果,教師還要制定科學的讀書制度,在早自習除了留出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以外,還要留出讀報時間,每天安排一名讀報員,將當天的新聞及時地傳達給學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另外,制定長期和短期的閱讀制度必不可少,盡量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閱讀一定的課外讀物,以提高閱讀的能力和素質。
3.走出課堂教學,拓寬閱讀渠道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閱覽室、圖書館來引導學生閱讀,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機會,學生一旦有了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和閱讀自覺性以后,就會自己主動到圖書館閱讀,或者在自己家里利用網(wǎng)絡閱讀。同時,教師還要經(jīng)常開展主題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提高閱讀效果,通過交流實現(xiàn)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的良好銜接,從而拓寬閱讀渠道,提高閱讀層次,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成功和喜悅,從而激發(fā)閱讀的積極性。
(三)指導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當前,閱讀的內(nèi)容是非常豐富的,閱讀的方法也是靈活的,而選擇適宜的閱讀方式對于提高閱讀效果是非常有幫助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有選擇地教給學生幾種有效的閱讀方法,降低學生讀書的難度,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比如,全讀法和分讀法。所謂全讀法就是學生在閱讀時候一口氣讀完整部書,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部分,再接下來一步步精讀;分讀法是指先讀一段,理解吸收以后,再去讀,這樣逐漸連貫,以此類推,直到讀完整部讀物為止。具體來說,有略讀法和精讀法。略讀就是選擇了一本讀物以后,根據(jù)學生的某種需要而有選擇的去讀,如對于主題性閱讀,可以有選擇地閱讀書報中的相關部分,采用略讀法。而精讀是對于讀物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的深入閱讀,這種閱讀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在閱讀中,學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略讀和精讀的結合運用,實現(xiàn)閱讀的最佳效果。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最重要的內(nèi)容。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廣大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閱讀教學,將其作為語文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多種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卞華.幫助學生成為“舞臺”的主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6).
[2]馬翔.提升小學階段學生語文閱讀分析能力的思路探討[J].快樂閱讀,2013(7).
[3]葉洋.提高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淺議[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