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慶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廣大高中英語教學對英語讀寫綜合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索。本文旨在論述高中英語讀寫結合的基礎上實施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閱讀 理解 詞匯 教學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要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其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廣大高中英語教學對英語讀寫綜合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索。本文旨在論述高中英語讀寫結合的基礎上實施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閱讀學習,是語言學習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對于高中部分的英語教學任務而言,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算是重中之重。然而高中學習任務十分繁重,并且學習科目多,每個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有限,分配給教師的閱讀教學時間也更少。根據相關的調查表面,現階段大部分的高中英語閱讀水平處于較低的狀態(tài),并且大部分的高級中學對與英語閱讀的專項教學不夠重視,許多教師也將閱讀教學與語法教學混為一談,他們習慣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穿插語法教學,認為可以同時兼顧到閱讀教學以及語法教學,有效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加快教學進程。實則不然,這種混合式教學方式實際上并不能夠被學生良好的吸收,反而會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被語法的教育而分心,導致不能夠更準確的理解文章,看似高效,實際上學習質量是似懂非懂。
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在閱讀教學重點的偏差誤區(qū),新課程標準下,對于高中閱讀能力的基本要求主要包含有淺層理解能力以及深層理解能力,即以理解相關的閱讀材料為主要教學重點,而并非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語法知識,詞匯學習。
其次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閱讀教學效率低下,教師忽視不同體裁、不同閱讀目的應采取不用的教學手段。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體,預設部分過多,精讀泛讀混亂,在課堂中學生真正閱讀的時間很少,導致學生主體性無法發(fā)揮,缺少真正的閱讀體驗,很少能感受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
最后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對于學生的閱讀思維培養(yǎng)不足,閱讀是語言學習中的重要一部分,但它更重視的是對語言的理解,而這種理解能力的加深需要學生不斷的積累閱讀經驗,形成閱讀思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往往把閱讀當作是一種既定的教學任務,對于閱讀的理解也更具有指定性,沒有真正的開放給學生,造成了局限性,最終不利于學生形成自我有效的閱讀思維。
二、基于讀寫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對于高中部分的閱讀教學,教師應該基于讀寫教學的角度去研究教學模式。讀與寫實際上是對閱讀教學的有效解剖,“讀”的過程在于引導學生去理解(包括淺層理解和深層理解),而“寫”的過程則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通過“輸出”的形式讓他們自然而然的形成自我的閱讀思維。以下簡要談談基于讀寫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深入理解材料是讀寫結合的首要階段,也是基礎階段,作為教師應該特別重視學生對材料的理解情況。在淺層的理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引導,例如對陌生詞匯的釋義、固定搭配等,掃清閱讀的障礙,除此之外還應該關注學生對文章內容、文本文體的理解,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明白閱讀材料“是以何種文體表明了何種事情”,要讓學生站在語言的角度去閱讀,并了解所講述的東西。
1.抓住閱讀材料的特征。抓住閱讀材料的特征并不等同于閱讀材料中的詞匯特征,這是許多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誤區(qū)。實際上,詞匯特征僅僅只是閱讀材料特征中的小部分,而更多的特征則是指閱讀材料的“意義特征”和“語篇特征”?!耙饬x特征”指的是讀者是否能夠體會作者表達意圖,是否能夠理解文章深意,主要包含了對修辭和內容的理解兩個方面,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材料所表述出來的遣詞造句的方式,如何讓語言更加優(yōu)美,而不是單純的表達意思?!罢Z篇特征”則是指讀者對材料的深度理解,對閱讀材料的內部環(huán)境的理解,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維的關鍵。抓住閱讀材料的特征,實際上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內化,從單純的吸收閱讀材料到引導學生的主動思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性閱讀思維。
2.重視“產出”?;谧x寫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實際上更重視“產出”部分,也就是寫。一般來說,經過了“讀”的鋪墊,經過了語言的內化,“寫”自然是水到渠成。在“寫”的過程中,教師實際上需要分門別類的去引導學生。閱讀教學的“產出”可以簡單分為改寫、仿寫和創(chuàng)寫三種形式。
改寫實際上是在對材料的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重在促進學生進一步理清文章的思路,鞏固相關的語言知識,實際上是為閱讀的學習鞏固的,是以寫促讀。
仿寫則是根據閱讀材料內容,加上學生自己的理解,進行內容仿寫或者是結構仿寫,實際上是對閱讀材料的模仿。
創(chuàng)寫實際上已經與閱讀材料剝離開來,它注重的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表達,例如續(xù)寫、讀后感、書評等。
參考文獻:
[1]劉宏清.語篇分析理論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讀寫教學示例與反思[J].江蘇教育研究,2014(31).
[2]陳立平.從閱讀與寫作的關系看寫作教學中的范文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4):29-31.
[3]馬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非英語專業(y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初探[J].才智,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