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背景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The English “Four-in-One” Teaching Approach)是包天仁教授經過20多年潛心學習、研究、實踐、總結而創(chuàng)立的英語外語教學法。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自1997年開始在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進行了實驗、再實驗、擴大實驗和推廣性實驗等共15輪實驗研究工作,而且得到了實踐的檢驗。2014年,《中國教育報》用了專版對此進行報道。
針對湄潭中學高二學生的英語水平低下,自主學習性不強,我們急需且非常有必要采用一個適宜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成績,期望能夠改變我校英語教學的現狀。所以湄潭中學高二英語備課組決定參與該項實驗。
二、實驗目的
1.踐行“四位一體”的基本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確保各類學生的英語成績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期望達到以下目標:使課堂環(huán)節(jié)高效開展,有效提高課堂實效性和學生成績,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自學能力。
三、實驗教師和學生情況
湄潭中學籌備的“四位一體”課題研究組實驗教師共6人,以張瓊秀校長(分管教學)為組長,其他五位實驗教師分別是李冠超,廖觀濤,王曉秋,華勁,李忠華。
本課題的實驗對象是湄潭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分8個理科班和3個文科班,并無重點班與普通班之分。他們在英語學習上有個顯著特點是英語基礎知識薄弱、很多同學缺乏對英語的熱愛、大都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導致英語教學不是很理想,及格率較低,學生學得吃力,老師教得費力。
四、實驗計劃及具體措施
1.申請立項階段(2012年9月-12月)。積極籌備課題組,研讀“四位一體”相關資料,得到學校、縣教研室的支持后,選擇“四位一體”在日常教學中的運用這一課題進行申報,得以成功立項。(課題編號:JJWYZD2001008)
2.學習、準備階段(2013年2月)。通過“四位一體”教學網一起學習了“四位一體”教學法的理論及內容,收集了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資料,學習有關中外教學理論。撰寫了研究方案,小組內部達成了共識。
3.第一實驗階段(2013年3月-5月)。在實驗實施之前,實驗班和對比班用同一張試卷(前測題)進行測試,由非本組老師評卷,并保存好考試成績。制定《湄潭中學“四位一體”課題組實施計劃》,遵循“四位一體”教學的基本原則,嘗試“4P”模式指導日常教學,使學生從零散知識的學習過渡到知識的系統(tǒng)歸納,并兩周開展一次以課堂實錄為載體的專題研討活動。對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分析原因找出不足。
4.第二階段實驗(2013年5月-7月)。繼續(xù)進行日常教學實驗,然后進行后測題的測試,并請高一英語備課組的老師進行閱卷。接著,重點對期末成績進行橫向比,橫向比較指的是根據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英語科期末成績,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比較,主要衡量及格率、平均分、優(yōu)秀率等幾個指標。最后,對本學期的教學成績和上學期成績進行縱向比較。
5.總結、驗收階段(2013年7月下旬-8月)。發(fā)放師生問卷調查表并進行統(tǒng)計,收集各成員間的關于“四位一體”教學的優(yōu)秀教案、課件、課堂實錄、各種研討記錄、圖片及論文,并形成實驗報告以備全國“四位一體”課題核心小組審查。
五、教學成績及實驗成果
對高二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英語教學統(tǒng)計后,我們驚喜地發(fā)現實驗教師的實驗班的及格率和平均分均略高于對比班;從第二學期的期末成績對比表我們發(fā)現同一個實驗教師的實驗班的教學成績高于對比班,而且還有一定的差距,個別實驗班的及格率是對比班的一倍。由此可見,如果經過一段更長時期的實踐的話,這個差距還會越來越明顯,實驗證明了“四位一體”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是一個適合我校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好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六、實驗經驗體會
1.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精髓之一是“精講精練”。在缺乏英語自然習得環(huán)境的情況下進行英語教學“精講”是必須的,“精練”是學習英語的必由之路,因為語言是技能,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學習一門語言,不僅僅是掌握一套套語言規(guī)則,積累大量詞匯、句型,最終還是要看學習者利用語言規(guī)則來進行實際語言運用?!熬殹辈粦獑渭兊乇焕斫鉃樽鲱};用英語進行的語言訓練既要有口頭的,又要有書面的;課內外作業(yè)與課堂教學形成互補關系。
2.學好英語的前提是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因此,“循序漸進”是必要的。高中三年各個學段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期間的銜接很重要。另外,我國的英語教學定位為外語教學,要特別注意處理好輸入和輸出的關系。
3.切實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只有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才易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4.開展反思型教學,這樣有利于教學的開展、教研技能的提升和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作者簡介:李冠超(獨立執(zhí)筆人)(1985.11-),男,云南大理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為高中英語教學,現于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求是高級中學(二類示范性高中)任教,曾獲遵義市青年教師技能大賽二等獎,輔導學生于2014年獲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國家級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