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蕾
摘 要:本文研究的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異化現(xiàn)象,文章主要從教學思想的異化、教學過程的異化以及教學評價的異化三個方面入手進行了分析,闡述了教學思想層面體育教學功能過分夸大的問題和全盤否定被動教育的問題;教學過程層面教學主體極端化和教學安全極端化的問題;教學評價層面教學評價目的偏離和評價內容、評級指標繁瑣化的問題,希望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科學推進能夠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教學改革;高校體育;異化現(xiàn)象;回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c)-0000-00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已經實施了多年,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果。這些改革成果的取得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健康、良性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在肯定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成果的同時,也要注意,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諸多與改革初衷相悖的異化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不但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推進,同時也影響了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健康發(fā)展。鑒于此,本文就針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異化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
一、 教學思想的異化
經過一系列的文獻分析和走訪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教學思想的異化,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
1、 體育教學功能的過分夸大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和推進,越來越多的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開始逐漸的認識到傳統(tǒng)的、單純的以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講解與傳授為主的教學思想是錯誤的,高校體育教學不僅具備傳授體育運動知識和體育運動技能的功能,同時還具有娛樂、社交、心理促進等等多個方面的價值與功能,并將“健康第一”作為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
將“健康第一”作為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實際上并沒有問題,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部分任課教師卻出現(xiàn)了理解極端化的現(xiàn)象,將一切與健康相關的問題,體質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會健康等等統(tǒng)統(tǒng)包攬到體育教學的頭上,將體育教學看作是“包治百病”的手段,而卻將高校體育教學的運動技術目標放到了附屬的地位,這種過分夸大體育教學功能的做法無疑是錯誤的,正如我國學者吳蘊瑞所言“健康并非體育的唯一目標,而體育也擔當不起健康的全部目標”,高校體育教學只是貫徹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課程之一,而不是全部,如果將高校體育教學看作是解決學生健康“萬能藥”,將學生的一切健康問題都訴之于高校體育教學顯然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學思想的異化現(xiàn)象。針對這一問題,要確保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科學開展,一定要注意正確認識高校體育教學的功能,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傳授是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的提升是其基本功能,切忌將高校體育教學看作“包治百病”的“萬能藥”,而卻將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術的教學至于附屬的地位。
2、 被動教育的全盤否定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倡主動學習,這一點也得到了廣大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的廣泛認可。但是要注意,提倡主動學習,并不是要全盤否定被動學習。很多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認為被動學習就是一種他主性的學習,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從而全盤否定了被動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實際上,這種看法混淆了被動學習與被迫學習的概念,在科學高效的體育教學活動中,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是兩種對立的、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學習方式,各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其中,被動學習是主動學習的前提,主動學習則是被動學習的升華,沒有被動學習學生無法獲得主動學習所必須的知識基礎和技能基礎,沒有主動學習學生則無法將被動學習所活動的知識和技能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并內化為自身知識與技能的一部分。所以,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所出現(xiàn)的全盤否定被動教育的思想無疑是錯誤的。
二、 教學過程的異化
教學過程的異化,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
1、 教學主體的極端化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強調教學活動的開展要“以學生為本”,要重視和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這一教學理論的出發(fā)點固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部分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曲解或者是誤解“以學生為本”這一教學理論的現(xiàn)象,認為“以學生為本”就是一味的、無條件的滿足、遷就和順從學生的愿望,學生想學什么就學什么,想怎么學就怎么學,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無論是教學內容的組織、還是教學方法的選擇都完全以學生的愿望、學生的興趣為標準,將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成了學生的放任自流,完全忽略了任課教師自身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和主動作用,從而導致了教學活動的混亂、無序和低效。
2、 教學安全的極端化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推進,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安全問題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與關注,而一旦出現(xiàn)教學安全事故,學校和任課教師都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部分高校和任課教師為了將可能的降低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學生運動損傷事故出現(xiàn)的幾率,一味地削減教學項目、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和強度,以至于影響了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良好體驗。例如:網(wǎng)球是一項對抗性的體育運動項目,如果一味的降低教學的難度,那么學生就很難真正體驗到網(wǎng)球運動中的激勵性和對抗性,也很難領略到網(wǎng)球運動的魅力所在,而這無疑是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的,同樣也是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初中相悖的。
三、 教學評價的異化
教學評價的異化,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評價目標的偏離和教學評價指標的繁瑣化兩個方面:
1、 教學評價目標的偏離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體育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來反映高校體育教學的真實狀態(tài),以便據(jù)此來針對后續(xù)的教學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完善與改革,也就是說,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評價主要發(fā)揮的是診斷功能、反饋功能和激勵功能。但是,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卻發(fā)現(xiàn)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評價活動出現(xiàn)了功利性的傾向,由于教學評價的結果與高校體育任課教師的晉升與發(fā)展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所以部分任課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活動時,為了個人的利益出現(xiàn)了打破公平評價規(guī)制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了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目的的偏離,使得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診斷功能、反饋功能和激勵功能的發(fā)揮都因此受到了影響。
2、 教學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的繁瑣化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強調教學評價的多元化,尤其是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指標的多元化。然而,雖然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的多元化進一步提高了評價結果的全面性與整體性。但是,與此同時也要注意,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的多元化出發(fā)點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部分高校在組織開展教學評價活動時,卻將很多無關痛癢的指標統(tǒng)統(tǒng)不加篩選和區(qū)分的都納入了教學評價之中,幾乎涵蓋了教學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和所有要素,以至于評價評價的內容和指標過于繁瑣,評價效率低下。
四、 結語
針對文中所分析的異化現(xiàn)象,在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后續(xù)過程中,只有制定有針對性的改善策略,才能夠確保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回歸。因此,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觀察和分析教學改革中異化現(xiàn)象,并在探討其產生原因的基礎上,積極的探索有針對性的改善策略。
參考文獻:
[1] 張守忠. 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深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5/08
[2] 金玉珠. 中外學生體質健康計劃比較研究及其反思[J]. 教學與管理. 2015/12
[3] 董聰敏.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尋——評《高校體育改革與發(fā)展》[J]. 當代教育科學.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