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峰
摘 要 為分析豬流行性腹瀉采用禽畜口服補液鹽治療的臨床效果,選取150頭2016年1-12月某養(yǎng)豬場的流行性腹瀉病豬,將其分為3組,各50頭。1%食鹽治療組給予1%的食鹽水治療,對照組不使用任何藥物治療,口服補液鹽組采用禽畜口服補液鹽治療,觀察比較3組病豬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1%食鹽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84.0%(42/50),空白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2.0%(36/50),口服補液鹽治療組的治療有效率達到98.0%(49/50),口服補液鹽治療組的有效率顯著高于另外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禽畜口服補液鹽在豬流行性腹瀉治療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病豬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加速其恢復。
關鍵詞 口服補液鹽;豬流行性腹瀉;治療效果;禽畜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2.043
豬流行性腹瀉屬于一種接觸性腸道傳染病,主要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所致,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瀉、嘔吐、脫水等,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若無法及時對病豬進行有效治療,易導致病豬死亡,而且造成疾病大范圍傳染,影響?zhàn)B豬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因此,探討有效的豬流行性腹瀉治療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對禽畜口服補液鹽在豬流行性腹瀉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展開了如下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養(yǎng)豬場2016年1-12月的流行性腹瀉病豬150頭,體重為42~51kg,平均體重(46.3±2.1)kg。病豬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體溫升高至40~41℃,食欲不振或拒絕進食,之后出現水瀉,排泄物為黃色或灰褐色,排便呈噴射狀,且有惡臭。部分病豬存嘔吐的情況。將這150頭病豬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口服補液鹽治療組(50頭)、空白對照組(50頭)、1%食鹽組(50頭),3組病豬的體重、臨床癥狀等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符合臨床比較要求。
1.2 治療方法
對3組流行性腹瀉病豬給予不同的方法治療。口服補液鹽治療組: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6年公布的口服補液鹽配方自行配制,主要為氯化鉀1.5 g、氯化鈉2.6 g、無水葡萄糖13.5 g,枸櫞酸鈉2.9 g,臨用前加入5 000 mL的水將其溶解待用,將配制好的口服補液鹽水溶液倒入清潔水槽內,令其自由飲用??瞻讓φ战M:不給于任何藥物治療,僅按照常規(guī)方法飼養(yǎng)。1%食鹽組:將1%的食鹽水倒入清潔水槽內,任其自由飲用。均連續(xù)治療7 d,觀察3組病豬的治療效果。
1.3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3組病豬治療后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評定其治療效果,若病豬治療后體溫將至正常,精神明顯好轉,食欲增強,大便性質和次數恢復正常,則評定為治療顯效;治療后病豬的體溫明顯下降,食欲、精神狀況均有所改善,大便次數減少,大便性質基本成形,則為有效;病豬經治療后,精神狀態(tài)和食欲沒有發(fā)生好轉,糞便從肛門自流,眼球深陷、臥地不起或死亡,則將其評定為無效。有效率和顯效率相加之和則表示為治療的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研究收集的數據應用SPSS18.0分析,(±s)和(%)分別表示計量與計數資料,差異對比用t檢驗與卡方檢驗,若對比結果差異明顯,以P<0.05表示。
2 結果
統計結果可知,口服補液鹽組的50頭病豬在給予口服補液鹽治療后,有31頭治療顯效,顯效率達到62.0%,治療有效18頭,只有1頭病豬治療無效,治療的總有效率達到98.0%。采用1%食鹽治療的50頭病豬中,治療顯效27頭,顯效率為54.0%,有效15頭,無效8頭,其總有效率為84.0%。沒有給予任何藥物治療的空白對照組,只有23頭顯效,顯效率為46.0%,有效和無效分別為13頭和14頭,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72.0%。口服補液鹽治療組的有效率與對照組和1%食鹽組比較,均顯著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豬流行性腹瀉(PED)是一種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所致的腸道傳染性疾病,其臨床癥狀與豬傳染性胃腸炎較為相似,豬流行性腹瀉的潛伏期通常在5~8 d,主要表現為腹瀉、脫水和嘔吐等癥狀,嘔吐多發(fā)生于吃奶或吃食后,其癥狀輕重與病豬年齡有一定的關系,年齡越小癥狀越重。豬流行性腹瀉主要多發(fā)于12月份和次年1-2月份,在寒冷季節(jié)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其他月份也有可能發(fā)生,但發(fā)病率相對較低。豬流行性腹瀉首發(fā)于英國(1971年),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才陸續(xù)有該病發(fā)生。該病只發(fā)生于豬,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的豬,且病豬年齡越小,其臨床癥狀越為嚴重,死亡率也相對更高。
病豬是豬流行性腹瀉的主要傳染源,腸系膜淋巴結和腸絨毛上皮細胞是病毒主要存在的部位,消化道是該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徑。豬流行性腹瀉的主要發(fā)病機理為:在經口和鼻感染后,病毒會直接進入病豬的小腸,從而導致腹瀉[1]。采用電子顯微鏡和免疫熒光檢查可以發(fā)現,小腸與結腸絨毛上皮細胞漿是病毒復制的主要場所,病毒增殖后首先會對細胞器造成損害,從而導致細胞功能障礙,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并引發(fā)腹瀉。若腹瀉較為嚴重,會直接導致脫水,甚至導致病豬死亡。因此,研究探討豬流行性腹瀉的有效治療方法,具有重要價值。
由于豬流行性腹瀉與豬傳染性胃腸炎在臨床癥狀和流行病學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只有傳播速度和病死率略低,但臨床還需結合實驗室檢查進一步診斷,從而對其展開治療。對于豬流行性腹瀉目前尚無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已發(fā)生豬流行性腹瀉的病豬應及時隔離,避免疾病的擴散,并同時采取有效藥物進行輔助治療??股厮幬镌谪i流行性腹瀉治療中不具有有效性,所以應從病豬的發(fā)病機理著手。急劇腹瀉導致電解質丟失和脫水,造成重要臟器損傷是導致病豬死亡的主要原因,對于豬流行性腹瀉的治療應以調節(jié)電解質平衡和補充體液為主。對于規(guī)模較大的養(yǎng)豬場,在發(fā)生流行性腹瀉的病豬較多時,難以大規(guī)模進行靜脈補液,所以采用口服補液鹽的方式非常重要,能有效提高病豬的整體治療效率。
口服補液鹽(ORS)是一種臨床常用口服制劑,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用于腹瀉脫水治療的藥物,療效較好,且該處方價格低廉,易獲得,處方組成合理,其糾正脫水的效果與靜脈滴注相比,顯著較優(yōu)[2]。口服補液鹽對配制含量的準確性、配制方法以及使用方法要求較高,必須嚴格按照配備要求操作,口服補液鹽的應用不應當加重病情,若短時間內服用大量補液鹽,不僅無法起到治療效果,還會導致吸收困難,加速胃腸蠕動,導致腹瀉和嘔吐加劇,加重電解質紊亂。有研究證實,口服補液鹽在豬流行性腹瀉治療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能夠有效改善病豬的腹瀉癥狀,提高療效。鐘揚永等研究學者通過采用禽畜口服補液鹽治療流行性腹瀉病豬發(fā)現,其平均恢復時間為4.63 d,其治愈率達到100%,其恢復時間與治療效果和對照組、1%食鹽組比較,優(yōu)勢更為明顯,說明禽畜口服補液鹽在臨床治療中具有有效性[3]。本研究中,選取150頭流行性腹瀉病豬,將其分為均等的3組,并分別采用不同方法治療,研究結果發(fā)現,采用禽畜口服補液鹽治療的病豬,其有效率達到98.0%,而1%食鹽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84.0%和72.0%,口服補液鹽治療組的有效率顯著較高,證實了該治療方法的有效性,與上述研究結論相符,具有極高應用價值。
4 結語
口服補液鹽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流行性腹瀉病豬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效果,降低病豬死亡率,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文安,張勇.強制補液對仔豬惡性腹瀉的治療體會[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5,11(2):33.
[2]闕曉南.試析禽病運用口服補液鹽治療的作用[J].獸醫(yī)導刊,2014,29(14):126-127.
[3]鐘揚永,鐘楊平.淺談畜禽口服補液鹽(ORS)治療豬流行性腹瀉試驗[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6,32(1):23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