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國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在啟蒙時期的主要教育內(nèi)容,以教授文字內(nèi)容為主體,課文內(nèi)容涉及面廣,便于進行思想教育,具有進行德育滲透的獨特優(yōu)勢。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應積極思考如何才能將德育教育更便捷、有效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在提升學生認知能力的同時,使其思想品質(zhì)也有所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4-0016-01
小學語文是一門兼具基礎性、啟蒙性的學科,其課文內(nèi)容涵蓋了優(yōu)良品格、高尚品質(zhì)、民族情感等多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認識產(chǎn)生影響。小學階段也是學生們建立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初期,適當?shù)?、正確地在這一階段進行德育教育會提升學生的內(nèi)在素養(yǎng),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但關于實際教學過程中開展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和方式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
1.重智育、輕德育
智育和德育都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但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學校及家長都更重視智育,只關心學生分數(shù)的高低、把德育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上,只是流于形式,并未落到實處,浪費了語文課本中大量的德育素材。
2.進行德育滲透的方式機械、呆板
雖然一些學校和老師意識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滲透時,其方式、方法存在一些問題,效果并不明顯。這主要是因為部分老師備課時不愿意花足夠的時間去研究課本內(nèi)容與德育滲透間的關聯(lián),在講授具體內(nèi)容時只是生硬地用少量的語言帶過,并沒有使學生領悟到其中的思想內(nèi)容。
3.衡量德育滲透的評價體系尚未建立起來
德育主要是對學生的思想層面產(chǎn)生影響,它很難如智育一樣,用具體的分數(shù)來評價效果。如果真的將計分方法引入德育教育,也會使其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學生可能還會因為要評分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排斥德育教育,大大影響其學習興趣,德育教育也不會取得實質(zhì)性的效果。其實有的方法能較好地評價德育滲透的效果,如情景評定法以及行為觀察法等,但這些方法耗費的時間會比較長,在重智育、輕德育的前提下,只有少數(shù)學校和老師愿意耗費時間、精力來用心建設評價機制,此外,也沒有一定的人員或機構來監(jiān)管德育的實施,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并沒有發(fā)揮多大功效。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的方式方法
1.努力找尋課文中與德育教育相關的內(nèi)容
語文課文涉及的內(nèi)容很廣泛,與學生的日常生活也比較貼近,將德育教育滲透在其中會使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因此,老師應努力找尋課文中與德育教育相關的內(nèi)容,使其很自然地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例如在講授一些與祖國、國家有關的課文時,老師可適當講述一些偉大祖國的發(fā)展歷程、我國的文明成果、突出的科技成就等,使學生對國家的認識更加深刻、形成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同時也可以列舉抗日戰(zhàn)爭時期,老一輩革命家們領導人民群眾頑強抗擊、艱苦奮斗的故事,使學生們認識到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心存感恩和珍惜,使德育充分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2.針對不同的課文,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要想達到比較好的德育效果,需根據(jù)不同的課本內(nèi)容采取與之相適應的德育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例如在講授講解類的文章時,可以通過深化其中心思想來滲透德育,在講授實例類的文章時可以多舉幾個相關的事例,與課文相呼應,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將德育教育滲透在課外閱讀中
課外閱讀是拓展學生知識面的一個主要途徑,內(nèi)容十分廣泛,老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及其認知水平,向其推薦一些符合學生自身特點并包含了德育教育內(nèi)容的書目。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接觸到德育教育內(nèi)容,豐富其精神世界、逐漸提高其思想認識。
4.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開展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相比其他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得更加緊密。語文課的教學成果可以很直接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老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很多實例展開,可模擬一些生活場景、突發(fā)狀況,觀察學生會如何應對。比如,讓學生演示在公交車上發(fā)現(xiàn)有小偷在偷東西抑或是老人在街邊摔倒、突然暈倒后,同學們會怎么做。大部分的同學會有所反應,但其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有的學生在發(fā)現(xiàn)有小偷后采取的是大喊“有小偷”的方式。這時候就可以告訴學生,雖然他是出于好心,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財物安全,但這樣做有一定的危險性,他可以采取一些較為安全、不暴露自己的方式,如告知身邊的大人或者司機,讓他們來告知大家。在進行德育滲透時,不應只向?qū)W生強調(diào)道德層面而忽視學生自身的安全。通過這樣的場景模擬,能使學生有更直接的體會,所形成的思想認識會更加深刻。
5.在練習寫作時開展德育滲透
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最能表達學生自身思想、情感的一個途徑,因此,寫作訓練也是開展德育滲透的一個重要途徑。老師在指導學生練習寫作時,應引導學生抒發(fā)自身的真實情感,多表達其中積極向上的一面,傳遞正能量。一篇高水準的作文不僅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應具備能感染到讀者的思想感情。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注重內(nèi)在素養(yǎng)的積累,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是影響寫作的一個重要因素。老師在制定作文命題時,也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fā)。
6.在重視德育滲透的同時也要適度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雖然比較重要,但也不能天天談、時時強調(diào),這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也達不到很好的效果。提升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在時間安排上要合理,應堅持適度的原則。
三、結語
落實素質(zhì)教育是現(xiàn)在教學工作的目標,德育教育是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德育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內(nèi)在修養(yǎng),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結合其中有利于進行德育滲透的教學資源,采取多種方式,最大限度地在有限地時間內(nèi)擴大德育教育的影響力。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也會實現(xiàn)二者雙贏的效果,小學語文老師們應多思考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式便于開展德育教育,使德育更充分地滲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
(作者單位:山東省章丘市相公莊鎮(zhèn)小魏李小學)
參考文獻:
[1]戴睿.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258-259.
[2]王少卿.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學周刊,2015,06:91.
[3]宋瑞瑞,任美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0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