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莉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營造氛圍;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4—0045—0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引起和維持人的注意力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因素。一旦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都影響著課堂教學氣氛。那么,如何營造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良好氣氛呢?
一、教師的教態(tài)促成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
教態(tài)是教師講課時情緒的外在表現(xiàn),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tài)動作、神態(tài)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tài)而“觀其色”。因此,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氣氛。
教師的態(tài)度有先入為主的作用。這種先入為主的方式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用親和、自然的教態(tài)去面對學生。具體來說,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對學生。微笑是人際交流的一種方式,微笑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懼怕感,課堂氣氛和諧、融洽。②給予學生獎勵。明代教育家王陽明說過:“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教學也如此,教師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之間的差別,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得到老師的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要多鼓勵、表揚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給予學生學習的自信心。③多給學生肯定的目光,鼓勵的目光。
二、積極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課堂氛圍
目前,我們的教育目標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xiàn)的。只有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好奇心,給學生提供表演的舞臺,才能讓學生得以全面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不但在數(shù)量上占據絕對優(yōu)勢,而且他們在心理上更容易相互感染。學生彼此間的心理影響,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負面影響。某個學生的思維火花,能夠在瞬間點燃課堂,激發(fā)出集體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課堂即刻呈現(xiàn)出活躍狀態(tài);個別學生的消極情緒,也容易在短時間內影響其他同學,使課堂氣氛出現(xiàn)波動。為此,教師應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適時調控,始終保持學生良好的課堂心理狀態(tài)。首先,教師應學會觀察,從學生的非言語行為——目光、表情、動作等方面判斷學生此時此刻的心理狀態(tài)。其次,教師應善于調動骨干學生,以點帶面,激發(fā)整個課堂的活躍氛圍。教師一句熱情而富有鼓勵性的話,一個親切而信任的目光,都可能激起學生的興奮感、愉快感和責任感,且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再次,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消除和克服學生中出現(xiàn)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認真分析原因,及時化解矛盾,對課堂氛圍加以有效控制,以凈化課堂環(huán)境,防止不良認知情緒的擴散蔓延。
三、探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實踐
隨著新一輪課程的不斷深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合作,贊賞、評價諸如此類的現(xiàn)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如,①寬松和諧激趣法。語文課堂要體現(xiàn)人文性的特點。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fā)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語文學習,煥發(fā)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②贊揚欣賞激趣法。人類本質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賞識。教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清代學者顏元也說過:“數(shù)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边@都是講贊揚欣賞的激勵效用。③創(chuàng)設懸念引發(fā)課堂氣氛。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惟恐一發(fā)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整節(jié)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通過多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建立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師生之間在語文課堂中形成有效的互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的效果。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