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語言教學研究領域中,語言學習策略這一概念一直備受研究者的廣泛關注。不同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因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而導致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成績的差異。因此,掌握并靈活運用學習策略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
【關鍵詞】學習策略 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
一、前言
近10多年來,教育學、心理學研究者們對學習策略進行了積極探索,產(chǎn)生了大量有關學習策略的新理論、新知識,為學習策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為響應“終生學習”的號召,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二語學習策略研究也成為教育學、心理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
二、學習策略的定義與分類
1.學習策略定義。由于語言學習策略本身的復雜性,研究者們對語言學習策略作出了很多定義,如,Stern指出,學習策略是語言學習者使用學習方法的總傾向或總特征,而學習技巧是可觀察到的學習行為的具體形式。Wenstein和Mayer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時的做法或想法,這些做法或想法旨在影響學習者的信息處理過程。Oxford提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更成功,自主和愉快所采取的行動。也有許多中國學者對學習策略作出了不同的定義,如黃旭認為,學習策略是指個體在特定的學習情境里用以促進其獲得知識或技能的內(nèi)部方法。胡斌武指出,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達到一定的學習目的,在元認知的作用下,根據(jù)學習情境的特點調(diào)控學習方法的選擇與使用。劉電芝還提出,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有效學習的規(guī)則,方法,技巧及調(diào)控方式。從上述內(nèi)容,我們知道,關于學習策略不僅定義不統(tǒng)一,而且不同的策略定義之間存在明顯的分歧。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凡是有助于提高學習質(zhì)量、學習效率的程序、規(guī)則、方法、技巧及調(diào)控方式均屬學習策略范疇。
2.學習策略的分類。關于語言學習策略的歸類目前比較流行的有三種:OMalley和Chamot根據(jù)信息處理理論,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Oxford根據(jù)語言學習策略與語言材料的關系對策略的分類如下:直接策略分為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間接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而Cohen根據(jù)運用策略的目的,將學習策略分為學習語言的策略和運用語言的策略。文秋芳在綜合以上三種歸類的基礎上,在其博士論文中又提出了第四種歸類。她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管理策略和語言學習策略。管理策略包括確立目標、制定計劃、策略選擇、自我監(jiān)控、自我評價和自我調(diào)整五大類。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傳統(tǒng)的與非傳統(tǒng)的兩大類。
三、國內(nèi)外關于學習策略的研究
1.國外關于學習策略的研究。1966年Carton在“外語學習中的推理法”一文中,他首次提到不同的外語學習者運用不同的推理方法學習外語。同年,受Carton研究成果及學習理論研究的啟發(fā),Rubin開始著手研究成功的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1975年,Rubin在《外語教學》期刊上發(fā)表了自己的經(jīng)典之作——《來自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的啟示》。通過觀察,與學習者交談及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她研究了語言學習者使用學習策略的概況。另外,OMalley和Chamot在1990年出版了《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學習策略》一書中詳細介紹了當代認知學習理論對外語學習過程的研究成果,并試圖將認知理論與外語習得理論相結合。
2.國內(nèi)針對學習策略的研究。1984年,黃小花發(fā)表名為《關于中國外語學習者口語交際中使用學習策略的情況調(diào)查》的論文,標志著我國在學習策略研究領域的起步。文秋芳在1996年出版了國內(nèi)首部針對學習策略研究的專著《英語學習策略》。同年,文秋芳進行了一項調(diào)查,以242位英語專業(yè)學生作為測試對象,研究結果顯示運用傳統(tǒng)策略的學生與那些使用非傳統(tǒng)策略的學生在二外學習效率上存在差異,中國學習者傾向使用非傳統(tǒng)策略。
四、反思與總結
從我國學習策略目前的研究來看,定性研究較多,思辨色彩濃重,高水平實驗及應用研究少。我國現(xiàn)行學習策略訓練教程大都是國外教材的翻本,缺乏有影響的,專門為中國學生量身編制的教材,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學習策略的發(fā)展及研究。
參考文獻:
[1]Stern,H.H.Fo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Wenden,W.& Rubin,J,1987.“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Prentice Hall.
[3]Oxford.R.L.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Newborn House Harper Collins.NY.
[4]黃旭.學習策略的性質(zhì)、結構與特點[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0,(4).
[5]胡斌武.學習策略的結構探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4,(6).
[6]劉電芝.學習策略(一)[J].學科教育,1997,(1).
作者簡介:劉曉云(1990-),女,山西原平人,中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