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玲 陳丹
摘 要:經過30多年的探索與發(fā)展,離任審計己成為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重要經濟監(jiān)督制度,并對于增強領導干部責任意識、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建立健全監(jiān)管機制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到目前為止,離任審計工作的執(zhí)行過程中尚存在先離后審、審計質量較低、經濟責任難以劃分等問題,大大影響了審計工作的開展。這些問題需要得到正視,并探索對策加以改善,從而保證離任審計固有的監(jiān)督評價職能得以充分發(fā)揮。
關鍵詞:離任審計;經濟責任審計;領導干部
中圖分類號:F239.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0-0141-02
離任審計是指對領導干部整個任職期間所承擔的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而進行的審查、鑒證與總體評價活動。最初離任審計屬于政府審計范疇,為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防治腐敗,改善國家治理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著企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離任審計也被運用到公司治理中,通過對企業(yè)內部的領導人員進行審計,從而規(guī)范管理者的經營理念和經營行為。隨著離任審計的不斷發(fā)展,它對于改善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加強領導干部責任意識、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然而離任審計所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
一、離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先離后審導致審計作用受限
離任審計是客觀公正地評價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對其本職工作履行情況的重要手段。但在實際工作中,離任審計通常是在領導干部離任時或者已離任后才開展的,這便增加了審計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舞弊等行為的難度,導致領導干部尚未得到任職期間履職情況的全面評價便加以調任,甚至出現(xiàn)了審歸審、用歸用、未審先用的現(xiàn)象,這嚴重削弱了離任審計的監(jiān)督力度與制約作用;如果在領導干部離任后發(fā)現(xiàn)的重大問題,常常會因為其升遷或退休而難以得到糾正,使離任審計的作用嚴重受限。
(二)審計時間緊任務重影響審計質量
離任審計由于領導干部離任的不定期性普遍為臨時性任務,這使得審計部門常處于被動局面,難以在審前按常規(guī)審計項目的方式安排審計時間和審計力量。在審計過程中,要對被審計對象長達數(shù)年的整個任期進行審計,審計期間跨度較大,會計資料數(shù)量巨大,任職期間相關人員、政策變化復雜,審計部門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一次性實施全面的審計難度很大,加之審計力量薄弱的限制,審計人員為及時完成任務很容易在審計過程中出現(xiàn)紕漏,這將嚴重影響審計質量。此外,部分領導干部存在舞弊問題,而舞弊存在一定隱蔽性,憑借單一的審計方法通常難以發(fā)現(xiàn),面對審計時間緊與強度大的雙重壓力,審計人員容易忽視舞弊線索使得舞弊行為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這也將嚴重制約審計質量。
(三)審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離任審計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業(yè)績評價工作,不僅需要充足的審計時間,而且需要配置素質較高的審計人員。但實際工作中,許多審計人員存在知識結構單一、審計經驗不足、缺乏職業(yè)道德等問題。首先,大多數(shù)審計人員由會計、審計專業(yè)人才擔任,他們精通于財務知識與審計技術,但對于法律、管理、工程等方面知識掌握不足,在工作中難以做出全面、準確的判斷,極大地制約離任審計的工作質量。其次,缺乏充足離任審計經驗的審計人員難以在繁雜的工作中把握住關鍵問題,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也難以科學、準確地對各類問題進行分析,甚至導致審計結論和評價出現(xiàn)偏差。此外,部分審計人員缺乏職業(yè)道德。離任審計的對象多為領導干部,并且由于很多領導干部在得以升遷后才開展離任審計,這增加了部分審計人員的畏難情緒,他們?yōu)榱瞬坏米镱I導,便出具避重就輕的審計意見,甚至對審計工作敷衍了事,嚴重違背了審計人員的職業(yè)道德,使得離任審計流于形式。
(四)離任審計中經濟責任界線劃分存在模糊性問題
離任審計的作用不僅在于對領導干部履職情況進行評價,也在于劃分離任者與繼任者的經濟責任。然而,由于經營活動的連續(xù)性,領導干部的經濟責劃分存在模糊性問題,特別是在重大決策方面,由于重大決策的復雜性、作用的長遠性等特征,很多決策的作用與問題在審計結束后才得以體現(xiàn),責任劃分的不清晰,導致繼任者將接受離任者的決策收益或失誤責任,這使得離任審計的公正性大打折扣。
(五)審計結果利用不足
審計結果運用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人”。離任審計的審計結果是領導干部任用的重要參考依據。但實際工作中,離任審計大多是在領導干部任免之后,先離后審導致審歸審、用歸用,審計結果與領導干部任用相脫節(jié),致使審計工作流于形式。二是“對事”。審計部門應針對被審計單位對于離任審計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整改情況追加后續(xù)審計。然而審計后的整改情況卻不盡人意,新官不理舊賬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部分領導出于個人業(yè)績的考慮,對整改命令敷衍了事,甚至拒不執(zhí)行,使得離任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難以得到及時糾正與改善,阻礙了被審計單位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1]。
二、對于離任審計存在問題的改善對策
(一)審計關口前移
由于離任審計是事后審計,通常在領導干部離任文件或新的任職文件下發(fā)后才開始進行審計,這導致離任審計存在極大的被動性。為改善這一狀況需要將審計關口前移,加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力度,重點審查和評價領導干部在財經法規(guī)的遵守、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重大事項的決策等方面的履職狀況,并針對重大財務異常及其他重大事件開展專項經濟責任審計,這既可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問題,也為考核、任用領導干部提供更充分的參考依據,并充分發(fā)揮經濟責任審計的監(jiān)督作用。針對領導干部調任后發(fā)現(xiàn)的重大問題難以追責的情況,可采取離職不離責的方式。對于已經調任新崗位的領導干部均應先采取試用制的形式,待離任審計完成后,根據審計結果以及領導干部試用期間的具體表現(xiàn)做出是否正式任用的決定。
(二)改善審計方法以提高審計質量
1.充分利用其他審計結果提高審計效率。審計人員應充分利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及常規(guī)審計的審計結果。通過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可對領導干部履職情況進行充分了解與評價;在開展離任審計時,可直接對任中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結果進行整合分析。這極大地減少了離任審計的工作量,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降低審計成本。審計人員也可借鑒常規(guī)審計項目的結果,充分利用常規(guī)審計中收集的信息與資料,以便在離任審計中可以把握重點,將更多的時間與審計力量分配到更重要的方面,提高審計質量。
2.加強對賬外調查工作的重視。由于部分領導干部存在貪污腐敗、以權謀私以及其他舞弊行為,而此類行為的隱蔽性較強,單一地通過賬內審查的方式通常很難收集充足的審計證據,因此,在開展離任審計的過程中,應加強對賬外調查工作的重視,通過設立公開舉報電話、郵箱,深入基層調查,積極走訪職工等方式以發(fā)現(xiàn)審計線索,收集審計證據[2]。對于通過賬外調查方式獲取的審計線索,應通過財務資料進行查證落實,減少失誤,保證審計質量。
(三)提升審計團隊的勝任素質
1.提高審計團隊綜合業(yè)務能力。離任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具備復合型的知識結構及較高的業(yè)務水平。為此,一方面,可以通過招聘和后期培訓的方式選拔、培養(yǎng)既精通財務、審計又懂法律、工程、計算機等專業(yè)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并不斷激勵審計人員提高勝任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吸收不同專業(yè)背景的高層次專業(yè)人才的方式增強整個團隊的綜合能力,并在組建離任審計項目組時,考慮配備不同專業(yè)背景的審計人員,從而保證項目團隊整體具備勝任能力,以保證審計質量。
2.加強審計人員的職業(yè)道德教育。應通過培訓、監(jiān)督等方式加強審計人員職業(yè)道德教育,要求其嚴格遵守審慎性原則與客觀性原則,在充分的審計證據支持下進行客觀公正的審計評價,確保審計結果的客觀、公正,并能為領導干部的任用與被審單位的整改提供有效依據。
(四)離任審計過程中應用模糊方法
首先,應樹立運用模糊方法的意識。對于離任審計中難以劃分的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應從模糊方法的角度看待問題,并通過模糊數(shù)學、模糊邏輯的方法進行分析,利用模糊評估、模糊評價的科學方法加以評價,以提高經濟責任劃分的科學性與客觀性[3]。其次,由于在離任審計中應用模糊方法尚未得以推廣,審計人員對于模糊方法的掌握尚不充足,所以應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并鼓勵其加強對模糊學方面的知識補充,并在實踐工作中不斷探索加以運用。
(五)加強審計結果的運用
1.將審計結果與領導干部任用機制密切結合。堅持先審后離的原則,領導干部未經離任審計不得調任。審計部門應將離任審計結果分別報送組織部門、紀檢部門以及被審計單位上級單位,并將審計結果記入領導干部考察材料并歸入干部廉政檔案,作為領導干部業(yè)績考核的重要指標以及監(jiān)督檢查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的重要手段,并為領導干部的管理、推選任用提供重要參考依據[4]。
2.加強審后整改力度。首先,應強化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審計部門應將審計結果通過電視、網絡、報刊等媒介向社會公開,通過輿論壓力促進被審計單位積極整改并接受社會監(jiān)督。其次,鼓勵新官理舊賬。領導干部應不僅能創(chuàng)造新的業(yè)績,也應有能力解決遺留問題,消除、削弱發(fā)展隱患,從而保證被審計單位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為鼓勵繼任者重視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應將繼任者對于離任者經營管理期間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納入繼任領導干部的考核內容,激勵繼任者積極參與審計整改工作,以保證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糾正,使離任審計的作用真正得以發(fā)揮。
參考文獻:
[1] 王小敏.企業(yè)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常見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3,(14):110-112.
[2] 黎明.部門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的主要問題研究[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4,(19):269.
[3] 秦黎麗.離任審計中經濟責任界線劃分的模糊性分析[J].知識經濟,2016,(1):5-7.
[4] 湯超.離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外資,2011,(1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