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秀
摘要: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必須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把課堂還給學生,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活動課十分必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他強調指出:“教學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們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先生拿做來教,及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边@里強調的無疑是教學的實踐性,自己來做,在做中自己學會這正是我們數學活動課所強調和所想達到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分組方法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必須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把課堂還給學生,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活動課十分必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他強調指出:“教學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們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先生拿做來教,及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這里強調的無疑是教學的實踐性,自己來做,在做中自己學會這正是我們數學活動課所強調和所想達到的。數學活動課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身體力行,強調的就是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和得到知識的實踐。
分組教學能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它采用的形式就是活動課中的分組教學。分組教學是初中數學活動課的一種最常見的形式之一,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學生分成一定數量的小組來組織教學的組織形式。分組教學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班級教學難以解決的因材施教的問題,而且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是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最難處理的就是如何在一節(jié)課的有效時間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如果處理不好,就會造成課堂失控,產生新的分化。下面就初中數學活動課中如何實施分組教學談一下自己初淺的看法:
一、合理分組
對同一年招收編班的學生必須充分調查摸底,不要以片面的主觀印象匆忙分組;學生個體之間在道德情感、行為習慣、智力狀況、年齡、身體等方面都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綜合分析,觀察其發(fā)展情況。到一學期或一年后,再將學習水平相接近的學生,組織同層次的小組,或者按各小組成績均衡分組,做到各小組成績大致相當,以便開展各小組之間的競爭。在新組成的班級中不宜過早地實施“分組”,而且開展分組時宜粗不宜細,可先分教學目標接近的兩個組次,以后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與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再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分組。同時,分組教學應是動態(tài)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進步狀況,對學生進行不定期的重新分組,對各組采取不同的獎勵措施。這樣,各組落后的學生可以很容易趕到前面來。
二、教學要有計劃
為了保證數學教學中“分組教學”有計劃地進行,事先要對每個學生確定一個較為具體的教學計劃,以使在教學中按照各組要求的共同點進行集體教學和分組要求的不同點安排分組學習,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可設置彈性要求,但必須保證基本要求的完成,每個學生都要有可行的明確的基本要求,這些要求可結合大綱和全學期使用的教材,以及學生的自身情況去設置。
三、組間競爭
在各小組成績均衡的前提下,開展各組之間的競爭,主要包括紀律和成績兩個方面,突出成績方面的競爭。競爭過程中必須做到細化、量化。紀律方面必須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扣分、加分細則,實施過程中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同時堅持每周一小結,每月一大結;成績方面通過月考計算各小組的的平均分,按分數高低排序。綜合兩個方面每月評出文明小組并予以一定的獎勵,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各小組內組織開展互幫互助活動,可以實行“師徒結對”的形式,一方面幫助問題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本小組的競爭力。
四、充分備課
實施“分組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教學品質,既要做到有愛心和責任心并存,同時又要有過硬的教學技能,如備課,要面向各類學生,各組活動都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思路。因此,在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時間分配、教學方法和練習形式上也都要有區(qū)別、有講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有序又有質。
五、注重能力培養(yǎng)
“分組教學”為了兼顧不同類型的學生,無形中增加了教師教的難度。所以,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做到根據教材采取適當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第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的動口能力,特別是性格內向或成績較差的學生這一點更為重要。要盡量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會表達,善于表達提高對知識和其它方面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就是讓學生親自動手寫寫畫畫,在寫寫畫畫中得到真知灼見。數學活動課的動手,一般有:習題訓練,作圖,畫函數圖象,測量,機算機(或計算器)應用等很多方面。總之通過數學活動課中的動手可以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直觀感受,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興趣。 第三、活動課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多動腦筋,勤于思考,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多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么,從中悟出規(guī)律與道理來。
六、全員參與
部分人在“看戲”。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動口、動手、動腦,讓不同的學生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總之,數學分組教學活動課不能只搞形式主義,要注重方式方法,要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落實并完成數學課的教學任務,要實實在在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