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丹 楊忠勇
摘要:隨著我國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合作越來越頻繁,社會對工程技術人才的英語交際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交際教學法對于提高理工科高校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有顯著的效果。本文就交際教學法的特點及其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入手,就如何在理工科高校英語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法及其注意事項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交際能力;高等學校;理工科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8-0180-02
一、引言
很長時間以來,英語這門學科都是以一種“知識的傳遞和吸收”模式在我國立足存在,但隨著我國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合作越來越頻繁,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教育是為了服務于社會,因此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高校的英語教育也進行著順應時代的改革發(fā)展。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對新時代的高校英語教學目標作了明確界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與此同時,“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實施要求高校必須培養(yǎng)出一大批創(chuàng)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這一培養(yǎng)計劃尤其對理工科大學生的外語交際其綜合應用能力有了更高的期望(吳燕,2007),只有同時擁有較強的專業(yè)本領和外語交際溝通能力的理工科畢業(yè)生才會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青睞。
正是由于社會對新型理工科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英語應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滿足學生畢業(yè)后工作、交流的需要,因此教學方法也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以滿足新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與“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溝通能力為主要目標”的交際教學法,與時代的要求不謀而合。本文從介紹交際教學的特點和作用出發(fā),闡述如何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法及其注意事項,旨在推廣交際教學法在高校理工科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二、交際教學法的特點和作用
交際教學法的理論核心是由美國人類學教授、社會語言學家德爾·海姆斯首次提出的交際能力學說(石洛祥&齊迎軍,2005)。交際教學法和傳統(tǒng)的教學法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交際教學法將英語這一語言視為一種交流工具,而非僅僅是語言形式和結構的傳授。因交際教學法的首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就實際生活、真實話題進行交流的能力,其對語言形式尤其是語法方面沒有傳統(tǒng)教學法那般嚴格,其對“錯誤”的容忍度要遠遠高于其他教學法。交際教學法提倡課堂上盡可能地再現(xiàn)真實語境,其出發(fā)點就是把語言放在社會這個大背景下,強調語言學習絕不僅僅只是一種知識的獲得,更重要的是了解該語言賴以生存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只有這樣,語言學習者尤其是第二外語習得者才可能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目前,Brown所提出的交際教學法的四個特點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認可(Brown,2001),包括:(1)課堂的中心應是全部的交際能力,不應局限于語法能力或語言能力;(2)設計語言學習方法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實用、真實的情境中有意義地學習語言的實際使用;(3)把流利性和準確性看作是以交際策略為基礎的兩個補充原則;(4)在交際法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必須是在未經排練的情境中,領悟性地使用語言,而且語言應具有能產性。
交際教學法最大的作用和優(yōu)勢就是其對學生聽說能力的注重。由于高校的大多數理工科學生都是由高中時的理科生發(fā)展而來,其對文科類的語言學習投入相對較少,加之高考英語并不涉及口語板塊,這就導致高校理工科學生在聽說方面普遍欠缺。交際教學法則是解決這一困境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學法。
三、交際教學法在理工科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消除學生對聽說的恐懼,營造輕松的課堂交際氛圍?,F(xiàn)今理工科高校學生對英語聽說大都存在一種恐懼心理,尤其是對于英語口語甚至有一種內在的排斥。要想推動交際教學法的應用,最重要的就是學生要自覺主動參與到各種課堂交際練習,學生要“敢說”、“能說”、“會說”。大學英語口語課堂這一“沉默”現(xiàn)狀很大程度上跟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法有關,高考之前,很多學生基本沒有系統(tǒng)的口語訓練,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讀寫練習。
首先高校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邁出“敢說”這一步。剛開始以閑聊介紹的方式引導學生慢慢開口,只要學生的表達不影響基本理解,教師最好不要立馬糾正學生,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能說”是引導學生逐步參與到課堂交際中,能就某一個話題或是交際任務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觀點,這個階段主要是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語言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表達;“會說”是學生已經不再懼怕開口表達自己,且有話可說時對交際的更高要求;“會說”強調真實語境下的得體交際,要求學生知道在特定語境下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以及怎樣說,這涉及到的是對目的語文化背景的了解。
2.采取靈活多變的交際教學模式。為了學生達到更好的交際效果,教師應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模式。交際法有別于其他教學法的一個主要特征是對交際法的理解因人而異,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模式可以稱之為權威的“交際法教學模式”(李觀儀,1995)。除了傳統(tǒng)的交際教學模式,其他一些新型課堂交際模式也值得嘗試,如為了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可以給定一個實際社會問題,如怎樣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然后將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進行討論,然后每組選派一人進行課堂陳述,全班一起選出最佳解決方案。這樣的交際模式既能調動學生的思維,又能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
演講和辯論也可以作為課堂交際模式,這類模式對學生的交際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為了讓自己的觀點得到他人的認可,學生除了觀點要鮮明,還必須考慮說話的藝術,甚至相應的身體語言、穿著服飾,這樣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目的語的社會文化。教師還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性地采取一些交際教學模式,如給學生一些英語劇本,讓他們自導自演或是舉辦模擬會議,讓學生即興發(fā)揮。
3.探索合理的鼓勵性評價體系。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過于注重期末考試成績,學生想著只要期末成績能過關,這門課就能通過,這樣的評價體系根本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不用說課堂參與度。
由于交際教學法對于課堂參與度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其對應的評價體系應該將過程性評價和期末考試結合起來,至少兩者占同樣的比例,方能更好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交際教學法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因此其交際表現(xiàn)也應當由不同的人來給予評價,如學生的自我評價、同學間的互評、任課教師的評價等,同時,評價的標準也應涵蓋多方面,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語音語調,交際教學法更看重學生表達的流暢性和得體性,是一種整體上的評價。
四、實施交際教學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1.交際教學法對教學材料的選用應靈活多變,不只局限于指定教材。教材只是教學材料的一部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教學需要選取豐富的交際教學資源,尤其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比如,在訓練學生日常交際時,可以給學生觀看一些經典的英美劇,如《老友記》,讓學生可以在視覺和聽覺上感受真實語境下的口語交際。在演講方面,TED平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同樣可以先讓學生觀摩演講者是如何組織語言、穿插幽默、互動觀眾,然后再自己進行嘗試性創(chuàng)作。
2.交際教學法并不是一味地注重聽說,舍棄讀寫。交際教學法的重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但這并不意味著在交際教學法的課堂上沒有對學生的讀寫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語言學習上,聽說讀寫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聽和讀這兩個重要的語言輸入方式,作為輸出途徑的說和寫也是難以有所創(chuàng)造的。教師在應用交際教學法時,應注意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和書面交際練習相結合,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擴充文化背景知識,以此促進學生綜合交際能力的提升。
3.交際教學法并不排除和其他教學法的結合使用。推崇某一種教學法并不是說就完全排斥其他教學法的使用,在交際教學法課堂上,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要,結合其他教學法共同促進課堂教學。如,為了更好地督促、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教師可以將交際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法相結合,將當次課的交際目標以若干任務的形式要求學生逐一完成。
五、結語
交際教學法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其涉及教師、學生、教材、評價體系等多方面,教師在理工科大學英語教學應用此教學法時,應考慮多個因素,從改變學生對聽說的恐懼心理著手,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結合其他教學法,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因地制宜的交際教學法在高校理工科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改變大學英語教學中一貫重讀寫輕聽說這一局面,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出色的工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吳燕.培養(yǎng)下一代卓越的國際化工程師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計劃研究綜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24-27.
[3]石洛祥,齊迎軍.交際教學法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13(1):74-77.
[4]Brown,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李觀儀.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法[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