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要】英語閱讀課中設計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學生參與閱讀教學。教師讀前、讀中、讀后的有效活動設計會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閱讀教學 讀前讀中讀后 活動設計 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中,我們普遍采用符合閱讀理解心理過程的讀前、讀中、讀后三階段的教學模式。但在實際教學中,課文教學被演變成快速閱讀訓練和語言點教學,課文只充當了信息和語言點的載體。閱讀中有效活動設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的活動設計案例。
一、讀前,話題導入的活動設計
讀前活動設計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投入。要圍繞核心話題展開,每節(jié)課都有一個核心話題,有效地教學活動必須始終圍繞這個核心話題是基于事實。如果教學活動與核心話題關系不大或偏離核心話題,會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使閱讀課效率降低。因此,讀前話題的導入至關重要。
案例1. 視頻導入。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s?》在本單元的導入中我們用一段視頻進行了導入,視頻中的機器人能跳舞能勞動,學生大開眼界,視頻過后,展開的問題是:If you have a robot, What will it look like and what will it do for you?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對閱讀產生了強烈的欲望。
案例2 Free talk 問題引導入。圍繞話題的問題引領是開啟學生思維的主要方式,所以問題的設計非常重要,When you hear the news that Mo Yan won the Noble Literature Prize,what were you doing?( 當你聽到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時,你正在做什么)
《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課前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是free talk: Do you join after–school club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ctivities? 這兩個問題與課文內容息息相關:一方面能調動學生的話題,讓學生表述當前的壓力;另一方面能開拓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案例3 趣味性讀前導入。在初三Unit 6 閱讀課中,老師以have a quiz(who was the first emperor of Song Dynasty? Who is a Jewish) 形式替代pre-reading的原來的問題: How many Chinese dynasties can you think of? How many famous characters from Chinese history can you think of ? 這樣的轉換,以引起學生的興趣,Today we ‘ll check your history in English.其次測試的內容和閱讀的內容息息相關,可以作為認知的熱身,對于重點詞匯進行了突破。
二、讀中,培養(yǎng)閱讀技能的活動設計
讀中活動目的在于使學生學習,使學生獲取較詳細的篇章信息,了解和熟悉文章的詞匯短語結構等語言現(xiàn)象,同時掌握細節(jié)理解,判斷推理,根據上下文語義猜測,指代以及改寫文章題目等閱讀技巧。
1.運用標題,了解文章大意。在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這節(jié)閱讀課中,我從文章題目入手,先是出示 “ Say no to too much gaming”這個題目,問學生“Look at the title! What do you think this passage will be about?”學生紛紛表達文章將會講述什么?然后告訴學生Reading strategy(閱讀策略1):The title can be helpful for you to understand a text. (文章的標題對于理解全文或許有幫助)。有了這樣的思想,學生就能根據標題,判斷文章可能會寫什么內容。(From the title, can you tell what the passage may be about?)
2.立足文本,提煉篇章結構。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引導學生進行語篇的分析,從理解整篇文章內容入手,分析段際關系,找出主題句,總結段落大意,把握作者的謀篇布局思路,總結文章大意,通過剖析閱讀材料的結構讓學生掌握同類文章的寫作格局。在Unit 7 would you mind keeping down your voice ?就從第一段著手,進行文章分—總的結構把握。
Para 1.“Etiquette”can be very useful to understand.
Para.2.Etiquette is not the same in every culture or in every situation.
Para3.If we see someone breaking the rules of etiquette, we may politely give them some suggestions.
Para.4.Although rules of etiquette can often be different, some rules are the same almost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通過各個單元的訓練,學生具備了速讀整體感知的意識,培養(yǎng)了他們在閱讀中抓住首尾句判斷段落大意的能力,為Summary Writing 做好了鋪墊。
3.讀中滲透閱讀解題技巧的訓練,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充分利用文本,融合閱讀理解的各種題型,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解決實際問題。
如Unit5 的指代詞(reference words)。我們的設計是這樣:指代詞是指代課文中前面提及的事情,作者為了避免重復詞匯而經常使用它們。常用指代詞有this, that, it ,them, they, one(s)等。為了更完整的理解課文,正確地了解這些指代詞很重要。
在任務型閱讀中有一個題目——給文章寫一個合適的題目。在我們的教材中,有些閱讀的題目不是很貼切,在完成閱讀后往往給學生一個任務——choose the best title.
4.基于文本,挖掘重點句型 。閱讀材料的語言和知識是寫作的基礎,提高寫作能力的前提就是充足的詞匯量和豐富的句型。在careful-reading中,我經常挖掘一些精美的句子或片段,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行口頭表達,繼而為他們的寫作進行儲備。
總之,閱讀教學要緊扣話題,關注學生基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以話題文中心,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運用不同的策略靈活處理教材,利于不同學生消化吸收,使教材為個性化教學服務,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楊九詮,李鐵安.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班)案例式解讀 初中英語[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