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現(xiàn)江
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師落實教學工作的重點。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語文詩歌賞析教學一直存在缺乏教學實效性的問題。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改變這種現(xiàn)狀,提升高中生的詩歌鑒賞能力成為一個緊迫且重要的任務。筆者結(jié)合自身淺陋見解提出幾種改進高中語文詩歌賞析教學的思路和策略,希望與同行共勉。
一、強化詩歌教學,培養(yǎng)學生朗誦習慣
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惰性,需要有人在旁鞭策,詩歌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保證詩歌賞析教學的質(zhì)量,學生的主動配合、科學的教學手段都必不可少。前者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主性以及主動性,而后者強調(diào)教師教學辦法的選擇、落實的準確性。由此可知,提升學生語文詩歌賞析能力需要師生共同配合才能完成。首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強調(diào)歌誦讀、記憶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繼而重視詩歌賞析教學;要強調(diào)學生的朗讀、背誦,并將之設置成學生必須完成的硬性指標,幫助學生培養(yǎng)詩歌思維以及詩歌語感?!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由此可見“讀”的重要性。利用詩歌朗誦的辦法,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思維,相信能夠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教育者應重視自身的教育,大膽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詩歌賞析教學的重點放在詩歌內(nèi)容、語言、寫作手法的講讀和解析上,在授學生以“魚”的同時,授之以“漁”,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詩歌的內(nèi)涵,具備獨立分析詩歌的能力。例如,學習《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可以先對詩歌中的景物、意象(橘子洲、湘江 、長空、萬山、魚、鷹等)進行逐個解析,幫助學生在賞析教學的過程中進入作者所描繪的詩歌意境,繼而感受字里行間的“意有所指”。然后,解析詩歌寫作手法以及語言特色,幫助學生剖析作者的情感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詩歌運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描繪了作者廣博的胸襟,抒發(fā)了作者甘為革命獻身的偉大情懷;整首詩歌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語言活潑,筆法細膩,無愧于“寫景抒懷佳作”之美稱。
二、調(diào)整教學思路,提升詩歌感悟能力
傳統(tǒng)教育缺乏實效性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教師不懂得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只一味向?qū)W生教授知識,學生“知其然”,卻始終“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想要提升詩歌賞析教學的質(zhì)量,教師必須及時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詩歌的含義、背景以及“來龍去脈”。上述工作應被視為詩歌賞析教學的基礎,教師需要嚴格落實。只有當學生充分掌握了詩歌的內(nèi)涵,詩歌教學的質(zhì)量才能得以保障。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新的“研讀+領(lǐng)悟”模式來落實教學工作,改變死氣沉沉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更好融入詩歌情境,領(lǐng)會詩歌情感,學習詩歌的語言運用。首先,幫助學生真正“讀懂”詩歌,研究詩歌中的字句,繼而獲知詩歌的語言構(gòu)成。其次,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研究語言以及詩歌運用的藝術(shù)技巧,領(lǐng)悟詩歌神韻,了解手法和技法。最后,幫助學生“感知”詩歌,研究詩歌中蘊含的深層次思想感情,體會作者的志趣。例如,在學習《雨巷》的時候,教師應該幫助學生了解詩人所處的年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間以及背景,繼而了解詩中最精彩的詩句“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所描述的不僅僅是“丁香姑娘”的彷徨,也是作者身處動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自身的彷徨。雨巷是黑暗社會的指代,景物也抒發(fā)著作者內(nèi)心的憤懣、不滿、無助以及無奈。
三、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讀詩、品詩習慣
與小學生、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身心發(fā)育已經(jīng)相對完善,他們已經(jīng)在頭腦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面對外界事物的時候也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因此,教師在進行詩歌賞析教學時,應當注重學生的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不僅利用有限的課堂教育時間來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賞析能力,而且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學延展教學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興趣”,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讀詩、品詩、愛詩的好習慣。興趣是一個人長期堅持某項事物的最根本內(nèi)驅(qū)力。因此,如果學生不再將讀詩當成任務,而是自己的一個愛好,那么詩歌賞析教育的落實將會更輕松,學生在詩歌賞析方面的收獲也會更大,詩歌賞析教學的實效性才能得到保障。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落實教學;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找到讀詩的樂趣,寓教于樂;要積極引導學生多讀詩歌美文,多思考、多動筆,在深刻理解美文的同時提升自身的鑒賞、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詩歌鑒賞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應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教師應有意識地延展課堂教育,提升學生的詩歌賞析能力,繼而提升詩歌賞析教學的實效性。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第二中學 (27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