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昕 劉軍鋒
摘 要 “文獻檢索與利用”是一門科研能力基礎課,對大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很有意義。針對新時代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環(huán)境,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應用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并對教學內容做相應的調整,利用講授、大作業(yè)、撰寫報告等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利用文獻資料進行信息收集和科學研究的能力。此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了學生文獻檢索技能和信息素養(yǎng)。
關鍵詞 文獻檢索與利用 教學設計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0.041
Course Design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for Major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ased on Applied Skill Cultivation
NIE Xin, LIU Junfeng
(Geophysics and Oil Resource Institute, Yangtz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100)
Abstract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cultivat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adapt the study habit and environment in this new Era, we set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pplied skill cultivation as the target, and adjusted the course content. Through the steps of course teaching, assignment and report writ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colle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teaching design can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words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course design; skill cultivation
“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是一門講授如何獲取與利用文獻信息的課程。①1984年,教育部發(fā)出了在全國高校普遍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的通知;②1992年國家教委下發(fā)44號文件《文獻檢素課教學基本要求》,規(guī)定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應體現在增強學生的文獻信息意識、使學生具有檢索文獻的技能、使學生具有分析、加工、評述、利用文獻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四個方面。③在1993年,葉普照④就強調了注重信息素質和技能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內容進行了探討。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針對信息數字化、網絡化的環(huán)境,花芳等(2006年)進行了課程改革的探索。而如何結合90后大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素質,培養(yǎng)學生查找和利用文獻信息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是當前“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的面臨的新挑戰(zhàn)。作為一名理工專業(yè)教師,針對理工專業(yè)的學生,筆者制定了一套實用的“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設計。
1 教學設計
1.1 教學內容設計
為了滿足大學生文獻信息檢索及綜合利用能力的要求,針對16個課時的授課時間,安排了8次內容相對獨立的課時,以類似講座的形式予以教授。內容緊緊圍繞理工專業(yè)大學生的科研需求,按照總分總的結構進行講授:首先介紹信息意識與信息素質的重要性,再進行搜索引擎、各類網絡數據庫檢索等方面的講授,最終應用到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寫作,并用專用軟件進行文獻管理和輔助插入參考文獻。課程內容的詳細安排見表1。
表1 教學內容設計表
1.2 作業(yè)及報告設計
良好的課程作業(yè)設計可以讓同學們充分利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相結合。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在第一次課“信息意識與信息素質培養(yǎng)”部分,在任課教師簡介部分僅給出了任課教師的姓名,其他信息例如年齡、職稱、學習工作經歷、學術情況、愛好、特長等信息留給同學們去檢索,并總結成為一篇簡歷作為結課時的作業(yè)。這樣,每學習完一部分,就讓學生們自己去檢索相關的信息,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掌握檢索技能。在檢索時,除了鼓勵利用常規(guī)的檢索手段如搜索引擎、網絡數據庫等,還教給他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如個人網站、空間、微博等社交網站。這樣的作業(yè)設計,不僅讓學生鍛煉了檢索技能,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避免在網絡上過度暴露隱私信息。
結課報告是對整體學習內容的總結和梳理。在完成結課報告時,要求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方向或者文獻檢索與利用相關的課題進行相關文獻的檢索和引用,以提高學生的檢索技能;按照規(guī)定的論文格式進行撰寫,以提高學生利用文檔編輯工具的能力;要求按照國標引文格式進行引用文獻的標注,并利用EndNote 軟件進行參考文獻的管理和進行文檔引用的插入,以提高學生對文獻管理軟件的使用技能。
1.3 充分利用網絡平臺
當前是網絡時代,應充分利用各類網絡資源和平臺。本課程中主要有以下幾點應用。
(1)教會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上的各類教學資源。由于課堂課時較短,僅利用上課時間無法完全掌握相關的知識。給學生介紹如何利用網絡課程(如中國大學慕課愛課程網)進行感興趣的視頻公開課和精品共享課的自主學習。
(2)推薦學生使用超星移動圖書館等手機閱讀客戶端軟件。利用這些移動客戶端,學生可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專業(yè)文獻的查閱,隨時隨地學習知識。
(3)利用QQ群平臺。在QQ群文件中共享學習資源,布置和收發(fā)作業(yè),充分利用成熟商業(yè)軟件的便利條件,也為學生答疑提供良好的平臺,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提問和討論。
2 教學效果
2.1 從學生作業(yè)看效果
筆者認真評閱了學生的作業(yè),即學生提交的任課教師的個人簡歷。通過作業(yè),筆者感覺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收獲:(1)對文獻檢索與利用和信息意識的培養(yǎng)有了濃厚的興趣。(2)學習了撰寫個人簡歷的格式和方法。(3)應用各類手段進行信息檢索,例如搜索引擎、個人網頁、各類專業(yè)數據庫、學校網站等。
2.2 從結課報告看效果
通過批閱學生的結課報告,總結出學生的幾點感受:(1)對圖書館的本地資源與網絡數據庫資源的特點和范圍有了清楚的認識。學生們表示,將來的科研學習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和網絡數據庫資源。(2)充分認識到了文獻檢索在科學研究中的基礎地位。“文獻檢索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研究的方向的國內外現狀以及研究進展,讓我們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3)較好地掌握了檢索方法。很多同學在自己的課程報告中,對文獻檢索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結合自己的選題,說明了如何選擇檢索詞、數據庫以及檢索式,最終找到所需要的資料。(4)合理引用文獻。學生在課程報告中,能有效地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論點展開的依據,并正確地利用文獻管理軟件按照要求格式列出參考文獻。同時,也認識到學術道德和規(guī)范的重要性。(5)充分激起了學生的科研興趣。有學生表示愿意在課程結束后繼續(xù)跟隨筆者進行科研工作學習。
3 結論和展望
“文獻檢索與利用”應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環(huán)境加以改進。針對理工專業(yè)學生學習和科研工作的特點,進行了基于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課程教學設計,從授課內容、大作業(yè)以及結題報告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進。課程教學設計的意義如下。
(1)激發(fā)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初步掌握了科研工作的流程,提高了對科研工作的興趣。
(2)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yǎng)。通過大作業(yè)和結課報告的撰寫,讓學生充分利用各種檢索技能進行信息的檢索和收集,同時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信息時代掌握信息的重大意義以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3)授人以漁,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慕課等教學平臺的介紹,讓學生自主學習。
(4)提升了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通過對學位、學術論文寫作流程的講解和結課報告的撰寫,學生進行科技寫作和利用軟件的能力得以提升,為將來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雖然本次課程設計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仍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可多結合專業(yè)實例,讓學生對文獻檢索與利用有更為直觀的認識。今后的教學工作過程中,應進一步對本課程進行更具有針對性的改進,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注釋
① 花芳,孫平.利用“文獻檢索與利用”課培養(yǎng)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J].圖書情報工作,2006(10):128-130+123.
② 教育部最近發(fā)出通知要求高等學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J].大學圖書館通訊,1984(2):7-8.
③ 國家教委頒發(fā)《文獻檢索課教學基本要求》[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2.4.
④ 葉普照.突出信息意識 強調技能培養(yǎng)——對上好“經濟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探討[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1):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