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陽
摘 要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應該秉承“活到老,學到老”的教學理念,在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教學實踐經(jīng)驗,并與自身已有的教學理念進行對比,不足之處當以改正。語文教師,定當懷有從教學理論出發(fā)又從教學實踐中回歸到教學理論中的工作態(tài)度,從而將我們的語文教育事業(yè)推向新的巔峰,實現(xiàn)自身作為教師的生命價值。
關鍵詞 語文教師 教育 語文教學 生命價值 人文關懷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2.034
教師如園丁,是祖國年輕花朵的培育者。教師的身上,肩負著培育祖國年輕一代的使命。三尺講臺、兩袖清風,將教師的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們不得不去思索,自己究竟要如何將這份崇高、神圣的職業(yè)做到最好!以下是筆者關于如何實現(xiàn)語文教師生命價值的幾點思考:
1 崇高的思想品德
于教師而言,崇高的思想品德是教育前行路上的必需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則,是我們教師需要呈現(xiàn)給學生的一種工作態(tài)度。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孩子生下來就具備多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但卻可以要求自己賦予他們引導、指導,讓他們在校園生活中乃至未來社會生活中,都能夠以德服人。語文教師擁有崇高的思想品德,需做到以下三點:
1.1 熱愛生活
語文教師想要將自己的課堂演繹得繪聲繪色,就需要自身昂揚著一種對生活飽含熱情的氣息。這種氣息,會影響身邊的每個學生,讓他們因受感染,而投奔到熱愛生活、感受生活的情境中。因為教育,本該就是一場引領人類幸福的事業(yè)。
1.2 熱愛工作
熱愛工作,投入工作。真正做到了解學生的學情,了解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階段,做到知己知彼,不遺余力地讓自己和學生的世界一步一步靠近,做他們生活的向導,做他們心靈的傾聽者。
1.3 熱愛學生
人和人之間需要一份溫暖的傳遞,更需要一份知心的溝通。關注學生的成長,將自己的溫暖灑在學生身上,讓他們知曉,教師不僅傳道授業(yè)解惑,更會是他們心靈深處可以依靠的港灣。知識的傳遞,固然重要,然而溫暖的傳遞,更加不可或缺。教師引領學生成才,更應該成人。我們對待學生,要有親人之間的關愛,也要有朋友之間的傾聽,總而言之,教師要切實做到“師生一家親”的工作態(tài)度。
2淵博的文化知識
文化素養(yǎng),是語文教師理應具備的素養(yǎng)。淵博的文化知識,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知識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語文教師應該讓自己的語文教學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那么想要將語文教學緊隨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就需要切實提升自身能力。豐富的文化修養(yǎng),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項。語文,作為人類語言的工具,更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學科,做語文教師,只有雜取百家、知識儲備豐厚,才能讓語文課堂更加多姿多彩。
2.1 多讀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常言道,好老師首先要備好課,那么如何備好課?筆者認為,單單憑借一本語文教科書,是無法備好課的。語文學科,本身就不同于其他學科,它需要我們擁有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將語文課堂塑造得有聲有色。
多讀書,要求教師不能將讀書范圍限制在語文學科之內,而應將讀書范圍擴展到其他學科,通過仔細的閱讀書本將多個學科互相融合在一起,從而讓其他學科的知識為語文教學服務。
2.2 讀好書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讀好書對語文教師的教學成長歷程至關重要。書籍是推動語文教學進步的有效途徑。一本書,可能就是一個教育者的一生思想?yún)R聚,我們從書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故事,可以看到作者的思維,甚至還可以看到作者一生的軌跡。選擇一本好書,就等于選擇了一個好的模范對象。
語文教師的讀書,應該貫穿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讀書不僅為了給備課積累豐富的素材,更為了給自身增強養(yǎng)料。未來的知識社會,需要的是終身學習的人。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的修為。
2.3 好讀書
教師讀書,絕不是口頭說說,要付諸于實踐中。珍惜讀書的時間,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的。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教師應該在有限的生命長河中,注入無限的知識養(yǎng)料,豐富自身和提高自身,將讀書納入生活,成為一種必備的習慣。
俗語說得好,良好的習慣是成功開始的一半,當閱讀變成一種習慣,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畢竟文化對我們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也許這影響不一定在一朝一夕就達成,但是漫長的歲月里,定能將這讀書的影響得以顯現(xiàn)出來。
3堅定的教育信念
教育,是教學和培養(yǎng)的共生體。無論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培養(yǎng)學生中,教師都應該具備堅定的教育信念。堅定的教育信念,能夠促進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實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筆者認為,教師堅定的教育信念,包括“三心”。
3.1 熱心
教師的熱心,體現(xiàn)在關愛學生這方面。當然,教師除了盡心盡力的講授一場好課,也要將學生的課后工作做好。這里所說的課后工作,是指教師要去了解學生當下階段里學習的狀態(tài)以及生活的狀態(tài)。
比如有的學生,可能之前上課一直認真聽講,然而后期不知為何突然就轉變?yōu)樯险n走神、分心,平時做作業(yè)也丟三落四,不能將作業(yè)全部完成。在這個時候,做教師的就要關注學生為何會有這種心理狀況,了解到原因以后,從根本去治愈學生的狀態(tài),熱心,不只包含對課堂教學的重視,更包含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觀察。兩者兼?zhèn)?,才能更好的落實語文學科所具備的人文性關懷。
3.2 耐心
教師的耐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小的方面來說,是教會學生一道題、答好一張卷,從大的方面來說,則是用自己的耐心去澆灌學生的成長之路、成才之路。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平日的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孩子,不能很好的領會我們所傳授的知識內容,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做教師的,去耐心的講解、指導,讓不懂的學生懂,讓懂的學生更懂,這才是我們語文課堂要遵循的宗旨。
一個好的語文課堂,除了要求教師具備寬厚的文化素養(yǎng),還要求教師有強大的耐心。學生彼此之間在學校里相處,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一些矛盾,那么這個時候教師要學會察言觀色,將學生的一舉一動看在眼里,了解在心里。比如學生甲和學生乙吵架,我們就可以在真正的講課開始之前,在課堂導入中加入一個小小的故事,這個故事自然要和學生團結友愛相處有關,并且鼓勵學生握手言和。這樣既避免了學生礙于情面不愿意和好的局面,也讓其他學生受到教育。
3.3 恒心
教師的恒心,貴在日常工作中的堅持。那么恒心從何處而來?這就需要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相信我們的每個學生都會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青年,并且堅信我們所從事的語文教學是一項生機盎然的事業(yè),它不僅培育年輕的一代,更培育我們自身,在每日的教學中,我們應該發(fā)現(xiàn)自己、挖掘自己,更好地做好這個崗位職責。
遇到棘手的教學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查詢資料、咨詢比我們年長的或富有經(jīng)驗的老師,將問題解決。在不斷地解決問題中,加強自身對職業(yè)的熱愛,對職業(yè)的這份堅守,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投身于語文教學中。
語文教師,不僅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將我們教師的品格影響到學生身上。當我們自身對工作堅持不懈時,學生也會感受到這種工作心態(tài),他們自然而然也會對自己的學業(yè)有所認識。
同時,我們也要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每個學生都是好學生。帶著這種信念去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積極向上樂觀的面對工作中所遇到的一切。
4健康的心理素質
伴隨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不斷革新,以及大眾傳媒等多方面影響,當下知識爆炸的社會中,教師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也顯得尤為重要。
4.1 教師昂揚向上
我們作為語文教師,所從事的是一項詩情畫意的工作。之所以說詩情畫意,是因為我們的語文學科,包含著世間萬物,有描寫祖國大好山河的文章,也有歌頌古往今來英雄的詩詞,更有贊美親情友情的溫暖,所以我要說這項詩情畫意的工作,需要我們滿懷健康的心理素質。
語文教師,要永遠懷揣著輕松愉快的工作心情,昂揚振奮的工作熱情,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將語文課堂變得猶如春天花香一般,總能給學生清香撲鼻的感受,讓教師給予學生的溫暖洋溢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角落。
4.2 學生積極樂觀
健康的心理素質,不僅能夠影響自身對工作的熱情,也能夠影響學生的心理素質。語文教師的心理素質,不僅關系到學生教育的成敗,也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甚至有時候還會影響到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我們需要承認,在教學中,我們會遇到不同的學生,他們的性格差異以及心理素質差異,都會對他們的學業(yè)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做教師的,積極去引導他們,讓他們擁有樂觀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一個沒有好的心理素質的教師,無法引導自己的學生邁向更樂觀的學習狀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中。因此教師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不僅能夠利于教學,也有利于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
5 結語
人民教師是培養(yǎng)新生一代的主力軍,我們有責任用雙手托起學生們明天的太陽。我們語文教師,要具備人文精神,關懷每個學生的成長,用自己恒久不變的對教育的熱情去溫暖每個學生的成長歷程,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以人為本,實現(xiàn)自身的生命價值。
參考文獻
[1] 鄭曉江著.生命教育[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2.
[2]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