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先忠
【摘 要】在牧區(qū)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特點,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重點、難點,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豐富學生的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牧區(qū)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84
語文是學習各個學科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水平,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打好基礎。進行語文教學主要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受到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牧區(qū)學生在學習漢語時與其他地區(qū)的學生相比難度較大,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牧區(qū)學生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因材施教,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學生準確使用漢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在牧區(qū)進行漢語教學,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漢語言水平,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牧區(qū)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的語文水平進行測試,根據(jù)學生的語文水平實施因材施教。眾所周知,牧區(qū)學生日常所用的語言不是漢語,受當?shù)卣Z言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漢語方面存在一些困難,要想克服這些困難就需要教師加強學生的語文練習,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練習,讓學生運用漢語進行交流,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漢語的機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以豐富課堂教學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給學生提供講話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多多運用漢語進行交流,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開口講話的機會,加強學生對漢語的運用,讓學生在實際交流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通過對話、朗誦等形式來加強交流,從而提高學生對漢語的利用。在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做到多交流,并且利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學生在課下主要是利用當?shù)氐恼Z言進行交流,這樣學生說漢語的機會少,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會產(chǎn)生較大的阻礙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抓住課上時間,讓學生利用普通話進行對話,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其次,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比如詩歌朗誦、演講比賽、辯論活動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口語能力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且在這些課外活動中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讓學生感受到說漢語的樂趣。
二、豐富學生的閱讀量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豐富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繼而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通過閱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語文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通過閱讀獲得更廣闊的信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分析、理解和綜合能力。在實際教學中除了利用初中語文課本教材中的閱讀外,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語文水平,為學生選擇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閱讀材料,通過這些閱讀材料讓學生關注外面的世界,擴大學生的視野。
在擴大學生閱讀量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給學生傳授具體的閱讀方法,做到精讀與略讀相結合,讓學生在正確的閱讀方法指導下,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此外,通過閱讀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語感,在漢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語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夠讓學生迅速投入到語文學習中,能夠促進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牧區(qū)語文教師要更加注重牧區(qū)學生的特殊性,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實施因材施教,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動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備課,了解學生的特點,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牧區(qū)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講解完基礎知識后,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的實用性,這樣不僅能夠對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起到鞏固作用,還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價值,從而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更有利于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訓練活動,讓學生在語言訓練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漢語言能力。
四、鍛煉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外,還要鍛煉學生的閱讀水平及寫作能力。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是檢驗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標準,閱讀、寫作以及口語交際能力,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能夠促進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也能夠促進學生閱讀以及寫作能力的提高。在進行口語訓練時教師要豐富學生的閱讀,通過閱讀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牧區(qū)學生由于受當?shù)丨h(huán)境的影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是以母語進行思考,再轉換為漢語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較多的語病以及邏輯思維阻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這一特點,抓住寫作過程中的教學重點,結合漢語的特點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寫作練習,同時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需要努力的方向。
五、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培養(yǎng)好學生的興趣,那么學生在興趣的帶領下能夠更好的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將會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交流更好的認識和了解學生,并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制定正確的合乎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案,繼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總之,在牧區(qū)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性,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語文水平以及學習障礙,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案。教師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給學生提供說漢語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實際鍛煉增強漢語水平,同時還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帶領下,更好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