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華
【摘 要】眾所周知,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探究性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的閱讀由被動行為變成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以及學生的語文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 探究教學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69
新課程改革對學校各科教育教學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在新課改的進程中,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提出了“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fā)展應成為高中語文課程的重要任務。”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在當前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高,閱讀教學模式單一,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等等,這些都阻礙了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更別說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探究性閱讀教學的實施,探究性閱讀教學實際上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達到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議。
一、創(chuàng)設閱讀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興趣是促進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教學情境是促進課堂教學的外部條件,教師要注意利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進行教學情境的營造。
首先,教學情境應該是民主、愉快的,也就是課堂氛圍的輕松和愉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做朋友,并且與學生多多交流,這樣的課堂氛圍才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能夠讓他們暢所欲言,表達內心的想法。相反,如果閱讀教學課堂氣氛緊張、沉悶,必然會阻礙學生主動作用的發(fā)揮,阻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其次,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精心設計的教學情境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探究興趣,因此教師要圍繞文章內容,選擇不同的形式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展示圖片、情景劇等形式,營造具體的教學情境,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組織課堂討論等等。
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做好預習文本的工作,這是進行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預習了文本,才能盡快融入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并且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進行文本的預習,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水平認識生字詞,理解文章內容,并且標注重點和難點等。這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
預習階段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只是閱讀教學中的第一部分,只是了解了文章的內容,接下來就要對文本進行細讀。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要對文本的內容、結構和情節(jié)進行深入分析,對文章有更加細膩和具體的感知,特別是在這個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使學生從文章中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質疑精神是探究性閱讀教學中所需要的,但是在以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模式的單一,基本上都是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來回答,導致學生的質疑精神非常欠缺,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教師提出什么問題就思考問題,完全在教師的指揮棒下學習,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很少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從文章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教師要讓學生進行獨立閱讀,讓學生成為這個探究活動的主體,但是,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教師要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掌握方向,明確教學目標,否則學生的探究活動容易發(fā)生偏差,這樣就會做無用功,達不到教學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設置提問題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探究閱讀提出自己的質疑和問題,并且在提出了問題之后,還要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為學生留出足夠的空白時間,讓學生能夠進行充分的思考。例如在學習《孔雀東南飛》,在讓學生細讀了文本之后,鼓勵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回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問題的本質,能夠根據(jù)時代背景、社會現(xiàn)實因素等全面回答焦仲卿、劉蘭芝愛情悲劇的原因。
三、加強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發(fā)現(xiàn)了有價值的問題之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解決提出的問題。探究性學習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可以進行個人探究,讓學生在課堂上各抒己見,也可以進行小組探究,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探究學習。在小組探究中,教師要向每個小組都明確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學生帶著目標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各有分工,既能發(fā)揮每個成員的作用,又能把探究結果進行共享,從而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要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盡量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只是在一邊做出適當?shù)闹笇А@缃獯饘W生的疑點,教給學生一些有效的方法等。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掃清障礙,同時提高探究性閱讀教學的效率。
四、建立新型的評價方式
評價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建立新型的評價方式,這樣才符合教學的需要。在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也有很大的傳統(tǒng)性,教師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忽略了學習的過程,這樣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新型的教學評價應該在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都進行創(chuàng)新,首先在評價主體方面,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評價過程中不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也可以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其次在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上,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特別是探究過程,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進行肯定,樹立學生的信心,增強學生對高中語文閱讀的興趣。
總之,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師要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探究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