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晶
【摘 要】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現代漢語詞典》對預習解釋為:“學生預先自學將要聽講的功課。”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在精讀指導前,得先令學生預習??梢?,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 預習 指導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09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現代漢語詞典》對預習解釋為:“學生預先自學將要聽講的功課?!比~圣陶先生也曾說過:在精讀指導前,得先令學生預習??梢?,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在五嚴要求下,有效預習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預習,同學們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做到有的放矢,就會有一種想學、想問、想練、想比的良好心理,不但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而且有助于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實踐證明,課前經常預習的學生往往比不預習的成績高,而且差異是顯著的。那么如何才能實現有效的課前預習呢?
一、讓學生明白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與意識,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要求。從初中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看,他們正處于由少年期向青年期的過渡階段。他們的自控能力較小學生有所增強,而與高中生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他們大多處于性格的可塑性時期,學習的自覺性有待進一步的培養(yǎng)和加強,因而,要求學生經常做好預習,指導學生預習新知識,并能做到持之以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學習、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有目的而又有意義的預習,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還可以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教學時間,使我們的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更好執(zhí)行“五嚴”要求。在老師講課之前,學生通過預習,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有關注釋,掃除了文字障礙,通過預讀課文,基本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如文章大意、文章的結構或線索等,因而教師在教學時學生大多能夠主動配合,特別是能激勵一部分有較強表現欲的學生,也許開始只是被動的,長此以往,便會形成習慣。學生課堂的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而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習的知識往往會更加牢固。
二、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
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在預習過程中,要預習哪些內容,即要做些什么。一般而言,在新課文學習之前,需要學生預先感知的內容大致有:1.本課的生字詞,應要求學生從音、形、義三個方面把握。2.課文的主要內容,如主題思想、主要人物或事件、文章的線索等。3.文章的結構與寫作特點。4.有關的文學常識,作家作品等等。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預習方法,就能較好地領會與把握預習的內容,切實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才能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基本的預習方法有:1.圈點勾畫法。在對課文的預習過程中,將精彩句子或語段以及富于表現力的詞語,用筆勾畫出來,以備上課時交流和日后背誦識記之用。2.問題預讀法。即讓學生帶著問題預讀課文,記錄在預習中碰到的疑難問題,并將遇到的問題記在預習本上,以便帶入課堂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是課后思考與練習題,也可以是學生自己想到的問題。3.心得體會法。即讓學生將自己的預習情況,如發(fā)掘問題的深度、新知識的預先感知程度、經驗與教訓等方面寫下心得體會。4.比較預習法。即將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進行比較,尋找其異同,總結其規(guī)律。說到底,語文的教學最終教會學生自能讀書,讓他們通過類似課文的比較,掌握一類文章的讀法,這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太重要了,因為我們不可能教學生讀所有的文章,而學生要想有豐富的語言積淀必然需要廣博的閱讀。這種比較可以是不同單元的課文比較,也可以是同一單元的不同課文比較,還可以課內文章與課外文章進行比較。
要指導學生學會分層次進行預習。預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深入、層層遞進的認識問題、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常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分三個層次進行預習:第一層:通讀感知。了解課文大段內容,能說出這篇課文寫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順序寫,學習生字詞等。為理解課文作好鋪墊。第二層:再讀理解。弄清文章結構層次,作者寫作思路,找出一些與中心密切相關的句子、段落。第三層:細讀深究。帶著問題細讀課文,理解句子深刻含義;抓住關鍵詞語,用圈劃批注的方法深入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等。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循序漸進,形成自主預習能力。初中學生由于年齡偏小,認知尚不成熟,因此一開始,教師應在課堂上專門抽出時間,一步一步地指導學生進行預習。對于自主預習有困難的學生,還要加強個別指導,爭取讓每一名學生都對預習的方法步驟了然于胸。在學生都熟練掌握了預習的方法步驟的基礎上,開始逐步放手,把預習的任務放到課外。為了確保學生預習的效果,還應對家長加強培訓。教師可通過家長會、“家校通”等多種聯系方式,告知預習的方法和步驟,從而督促學生進行預習。這樣,預習就能得到有力的保證。
激發(fā)學生預習的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通過預習感受到獲取知識和能力的喜悅,他才能積極主動地、認真地進行預習,愉快地完成預習任務。新課前,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涉及到將要學習的文章內容,吊起學生的“胃口”,讓學生產生一種閱讀的期望,自覺不自覺地翻動書頁,想“一看究竟”,“誘導”孩子們進行簡單的預習。
在活動單教學中,對于預習認真、有效的學生,大張旗鼓地表揚,學生都有一定的攀比心理,也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和同學羨慕的眼光。于是,他會暗暗較勁,也學著其他同學的樣子,主動地預習、認真地預習。在得到一次又一次的肯定與表揚后,學生會獲得一種滿足感,會逐漸對預習產生興趣,愛上預習,并從預習中獲得樂趣。
加強學生的預習與指導,是新時期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學生自尋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教師由過去的“教書匠”轉變?yōu)椤敖逃囆g家”的需要,在當前活動單導學中更顯得作用突出,我們每一名初中語文教師都應在新課標要求下積極探索,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預習、讓學生學會預習,從而就能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教師、教材、教學輔助資料、各種有效及時信息共同互動,在預習中學會學習和思考,從而構建出充滿生命活力、求真高效的教學互長的新型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