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彬
摘 要: 在課堂上教師要力求精講少講,善于組織富有成效的學習活動誘發(fā)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在教學中應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等直觀教學手段,都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英語學習興趣。英語教師作為實施課程的主體,應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語學習于生活體驗之中,提倡體驗式學習,把思考的快樂給予學生,發(fā)揮和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實現(xiàn)由智學到易學,由易學到樂學,由樂學到快學和多學,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
關鍵詞: 學生興趣 珍視體驗 回歸生活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小學英語教學已經(jīng)進入全面普及和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這就要求廣大英語教師必須轉(zhuǎn)變觀念,提高認識,積極探索有效的方法與途徑,努力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谶@一點,筆者對如何使小學英語課堂煥發(fā)生機,強化課堂教學效果進行了具體探究,以期為廣大同仁的教學提供助力,真正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一、英語教學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薄凹ぐl(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指教師在帶領學生接受新鮮事物時,幫助學生消除學習的疑惑,樹立自信,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fā)學生的潛在動力。英語對學生而言是陌生的,英語走進學生當中,帶給學生是全部的好奇感。如果教師不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掘?qū)W生對待英語的興趣,那么英語對學生而言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那么,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1.要注意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要力求精講少講,善于組織富有成效的學習活動誘發(fā)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如巧妙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情境、英語故事導入,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情境等,將學生置于“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2.要用良好、融洽師生關系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就可以產(chǎn)生積極的效應。當教師面帶微笑走進課堂,用充滿贊許的目光巡視學生時,學生馬上會產(chǎn)生愉快的學習心理,在教和學過程中,增進相互間的情感交流,實現(xiàn)“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珍視體驗,讓語言實踐與情感并駕齊驅(qū)
新課標明確指出:“現(xiàn)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diào)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庇⒄Z教師作為實施課程的主體,應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語學習于生活體驗之中,提倡體驗式學習。教師可依托文本資源,積極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讓學生在散發(fā)情感芬芳的情境中感受語言、體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獲得思想的啟迪、心靈的收獲。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統(tǒng)一。情境教學具有形真、境遠、意切等特點。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如通過音樂、多媒體、語言描繪、現(xiàn)場表演等,營造愉快、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英語思維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大膽使用語言進行交流,輕松地掌握和運用語言。
2.驅(qū)遣想象,讓情感融入語言實踐。本色英語教學,應該抓住英語學科的獨特屬性,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讓學生進入文本意境,體味“象外之旨”、“韻味之致”,習得言語,豐富文本。例如,在復習單詞“春天spring,夏天summer,秋天autumn,冬天winter及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at do you often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時,可以讓學生盡情地發(fā)揮,自由扮演,投入真實的生活當中,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他們的真實情感和表演激情油然而生,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習得了語言。
三、回歸生活,讓英語學習與生活互補共生
“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的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的書本”。小學英語教學應沖破課堂的圍城,讓英語回歸生活,引領學生在廣闊的生活領域里學英語、用英語,變課堂英語為生活英語,讓英語學習與生活互補共生。
1.教學要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具等巧設情境。小學英語中的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事物的,表示想象內(nèi)容的很少。心理學實驗證明:識別同一內(nèi)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識別速度。所以,教師在教學學習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等類別的單詞時,應盡量用實物或?qū)嵨锬P瓦M行直觀教學,而對于smile,cry,happy,sad,sun,moon,run,jump等單詞,可借助彩色圖片、簡筆畫、表情或動作進行教學。
2.生活英語化,強化英語教學效果。英語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英語化就是要引導學生加強英語實踐,養(yǎng)成時時、處處、事事學英語、用英語的習慣。生活中有許多材料都可以作為我們的英語教學資源,如用過的生日賀卡、日歷、購物單據(jù)等,不都可以在“My Birthday”“At a snack bar”等單元中一展身手嗎?還有我們每天看到的天氣預報,也是一個豐富的英語資源庫,可圍繞“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展開話題。如果將這些話題巧妙地融合在英語課堂中,定會強化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樂學、愛學。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基礎,以學生的生活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領學生堅守英語本色,形成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這是許多老師追求的一種境界和努力方向。相信,只要教師大膽實踐、積極思考、虛心學習,不斷總結、積累和反思,用務實的精神上好每節(jié)課,做好每天的事,小學英語教學必將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高效率的課堂教學一定會實現(xiàn)。一線教師應該在觀察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策略,強化教學效果,把思考的快樂給予學生,發(fā)揮和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實現(xiàn)由智學到易學,由易學到樂學,由樂學到快學和多學,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羅桂蘭.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反思[J].新課程(中旬),2011(11).
[2]蔡曉娟.開闊視野提高能力鼓勵引導激發(fā)興趣——小學英語教學淺析[J].新課程(中旬),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