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毅
摘要: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闡述了高中數(shù)學課堂影響教學實效性的因素,利用教學實踐來說明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對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課堂實效性;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2-0090
我區(qū)高中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行了好幾年,筆者通過多次的培訓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只有切實做好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才能夠在教學任務繁重、高考壓力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取得預期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出高效的人才。在此,結合自身這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談談自己對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一些認識。
一、影響實效性的幾個因素
1. 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影響著課堂教學實效性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如果不了解學生就會出現(xiàn)盲目教學,教學的方法不適合,教學任務目標不明確,因此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以及學習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等,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 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把握和處理能力影響著課堂教學實效性
教師對教學內容要吃透,理解到位,對課程標準要清楚,知道自己要講哪些內容,所講這些內容是認識、了解、理解、掌握中的哪一個標準,否則就會出現(xiàn)該講的不講,不該講的說了一堆,致使實效性差,還有就是要有靈活的頭腦,處理教材中的難點時,要使難點不難,抽象不難懂。例如,在講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時,許多學生對推導公式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不理解,筆者在教學時就先給了一個具體的事例,讓學生探究:求原點到直線x+y=2的距離,這樣許多同學都能說出幾種辦法來解答,其中有一種就是利用等面積,還有一種是求兩垂線交點的坐標,然后再給出一般情況下求點到直線的距離。這樣就教給了學生由具體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影響著課堂教學實效性
課改前教師教學大都是“一言堂”,而課改后雖有改進卻也不能完全脫離舊觀念,使課堂教學不能夠適應新形式,教學方法單一就是講授式,導致許多學生對數(shù)學無興趣,對知識的產(chǎn)生發(fā)展不明白,一天天困惑著,成績不夠理想。相反,一些教師更新了觀念,調整了教學方法成績就非常得理想,二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4. 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的能力影響著課堂教學實效性
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對三角函數(shù)誘導公式的推導,設問1:你能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推導出α與α+的三角函數(shù)的關系嗎?(此問起點太低),設問2:你能用圓的幾何性質推導三角函數(shù)的誘導公式嗎?(此問起點太高,有點深不可測)。所以,我們要不斷思考和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
5. 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影響著課堂教學實效性
教師如果沒有很強的專業(yè)素質,就無從授課,試想一下課堂上教師總是出錯,學生能滿意嗎?課堂教學會有實效性嗎?
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1. 加強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能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學生如果對數(shù)學學習不感興趣,我們的課堂教學就一定是空談,取得不了任何效果。雖然數(shù)學不像理化那樣有實用性,不像歷史、語文那樣有故事性,但也有許多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去學習和探究,教師要做的是如何將抽象、難懂的問題轉化為有趣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做:
(1)教師要從語言上下工夫,絕不能語言平淡、面無表情、整節(jié)課平鋪直敘。應該做到語言既要準確又要生動。
(2)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等比數(shù)列前n項和公式時設計問題如下:小明假期去打工,到一家飯店應聘,老板說第一天給他2000元,以后每天小明給老板返還1元、2元、4元、8元……至少干夠20天,問:小明同意了嗎?回答是小明拒絕了,讓學生尋找答案。這樣,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趣大增。
(3)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多鉆研、多解題、多與學生溝通,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自然就會仰慕教師,對數(shù)學也就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2. 采取恰當?shù)奶骄繉W習方式,能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探究式課堂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課堂教學,主要是指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xiàn)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物,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和探討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于解決問題。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是經(jīng)歷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通過這種數(shù)學常規(guī)實驗,讓學生在觀察、對比和反思中較快地對數(shù)學知識有一個感性認識,這比單純地通過枯燥的理論證明得出的結論效果要好得多,學生對有關知識的印象也比死記硬背要深刻得多,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適當?shù)剡M行探究式課堂教學,必能大大提高教學實效性。
例如,案例一:探究橢圓的定義,用具:兩個圖釘、一根長約20厘米沒有彈性的細繩、一支筆、一塊紙板。步驟:(1)分組(四人一組)(2)將紙板固定在桌面上,把細繩拴在圖釘上,再把圖釘固定在紙板上。(3)用筆尖把繩子拉緊使筆尖在紙板上慢慢移動,從而畫出橢圓的圖形,然后提出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橢圓上的點滿足什么樣的條件?第二個問題:如果繩長剛好與兩個釘子間的距離一樣,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如果繩長比兩個釘子間的距離還小呢?第三個問題:繩長不變,改變兩個圖釘間的距離,橢圓的形狀有何變化?
案例二:探究幾何體的表面積,用具:卡紙和雙面膠。步驟:(1)課前學生制作長方體、三棱錐、圓錐、圓柱等模型。(2)課上拆開制作的模型并探究幾何體的表面積。(3)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多面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和旋轉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案例三: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用具:每人一臺電腦,步驟:①給出一個具體問題情景,抽象歸納得到一個具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②畫出對應的一元二次函數(shù)圖像,并在圖像上制作出一個動點A。問題:拖動點A它的橫坐標與縱坐標有何變化?
3. 突破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障礙,能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聽到學生說“課上聽明白了,但到自己解題時,總感到困難重重,無從入手”,這恰是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存在著片面性、定式性等障礙,影響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我們只有突破學生的思維障礙,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學習了函數(shù)的奇偶性后,學生在判斷函數(shù)的奇偶性時常忽視定義域問題,因此,筆者設計了如下問題:判斷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奇偶性,不少學生由得到f(x)為奇函數(shù)。教師提問:f(x)為奇函數(shù)或偶函數(shù)時,區(qū)間應滿足什么條件?通過這個問題,學生發(fā)現(xiàn)時,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函數(shù)為奇函數(shù)。
4. 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能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當前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學科教學的整合非常重要,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老模式,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有吸引力、容量大、時效性強。數(shù)學教學每堂課都有隨堂練習,可以先讓同學們在練習本上作答,然后利用實物投影儀將部分學生的成果加以展示,這樣不僅可以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還可及時評價學生,還能夠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合理的教學課件能夠增大每一節(jié)課的容量并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對于板演量大的內容,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文字量較多的應用題、復習課中章節(jié)內容的總結等都可利用多媒體課件來提高課堂效率,當然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教學不能與教學的優(yōu)化等同起來,我們還是要根據(jù)教材內容的需要,合理設計,該板書的那一部分絕不能由多媒體來代替,否則實效性將大大降低。
三、做好課堂實效性的經(jīng)驗總結
教師專業(yè)成長是新課程改革的客觀要求,教學反思和教學評價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如果沒有有效及時地對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反思和總結,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就不能有實質性的提高,也就不能長時間地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持續(xù)有效,教學目標就無法完全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弗賴登塔爾.數(shù)學教育再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戴麗萍.中學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鐘啟泉,崔允漷,張 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漢陰中學 7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