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摘要】閱讀能實實在在的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學生生活生存之道、交往之道;閱讀能教會學會欣賞美感受美。文以載道,語文課里閱讀回歸語文課堂,閱讀的力量不容小覷,只有閱讀才能喚醒學生的思想意識,用情懷感染學生。
【關鍵詞】語文課 閱讀
一次偶然的機緣,我讀了朱老師的《改變,從閱讀開始》,想想作為語文老師老師這么多年,學生的改變還是從閱讀開始,語文課上的閱讀,不容小覷。
記得教學《檢閱》一課,正是啦啦操比賽在即,各班級都選出精英,練得如火如荼。我們班孫沛琪家長幫助找來教練,第一步選人就遇到難題。孩子們眼巴巴地瞅著老師點名,那些平時舞蹈底子好的當然是不在話下,收編!可是那些剩下的孩子怎么辦?不選他們,理所應當,大家都是憑本事上,可以看到剩下的孩子像被遺棄的孩子,失落、惆悵的神情浮于臉上?!笆O碌娜耍枷肷蠁??還想?yún)⒓永怖膊俦荣惖模e手。”我的詢問是一顆石子落入平靜的水面,他們高舉著小手,平時總愛嚷嚷的幾個皮孩子也靜靜地舉著手,不敢出聲,生怕哪句話說錯就被落選。
“練習是很累的,可能會占用你休息,甚至玩的時間,你們可以嗎?”
“可以!”
“那幾個,平時做操都懶踏踏的……我指著那幾個平時愛耍小聰明,愛偷懶的孩子說?!?/p>
“你們真的可以嗎?”
“可以!”那幾個孩子主動地答道。
“好,那么咱們也像14課《檢閱》那樣,全班參與,怎么樣?”全班頓時熱鬧了起來。孩子們的熱情一起調動起來。一起參與,也是我想要的結果,整個練習過程,沒有孩子偷懶,練習是真的需要占用了他們休息和玩的時間,孩子們沒有怨言。那些平時沒有機會參與這樣活動的家長加倍珍惜這次機會,放學時主動來到教室,說在家對照視頻練的效果不是很好,不如在學校練的認真,要求在學校多練一會兒。
開始彩排了,幾個做的不十分好的孩子排隊形時恰恰排到了最顯眼的位置,沒有誰換誰,只有比誰盡力了,誰能做最好的自己。排完隊形后,顯眼位置的孩子練得更起勁了。他們好像真正體驗到了,殘廢的博萊克如何克服了身體的障礙,檢閱那天,與全隊保持一致,這背后的故事,正用他們自己親身的經歷,生活中用自己的經歷書寫新的故事,沒有一件事就能徹底端正孩子的思想,但可以形成一種新的習慣,端正一個新的態(tài)度。
改變,正在從閱讀開始。上《檢閱》一課時,課堂上還拓展閱讀了《國旗班的戰(zhàn)士》《國慶大閱兵》等相關的文章,之后的變化更是意想不到的,整個班級都帶動起來,平時在操場上,無論體育老師是否有要求,孩子都能按隊列行進要求走進教學樓。閱讀,讓一些很難植入童心的意識,駐入了孩子心靈世界。閱讀帶給孩子們的力量,遠遠超過老師的說教。引導孩子閱讀,與書中優(yōu)秀人物為伴,思想共舞。
生活中,孩子遇到的困難豈止烈日炎炎大操場上訓練這么簡單,孩子如何克服困難,如何對待生活里的壓力,不是長大就會好點,而需從小,從點滴小事開始,閱讀可以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可以在回顧一段歷史、結識一位人物、尋味一段故事、瀏覽一處風景......一種理念,一種情懷已經開始在孩子心中萌生。語文課可以培養(yǎng)、喚醒孩子的思想意識,閱讀給孩子帶來的變化是他一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語文課為載體,把閱讀擴充到孩子生活的各個角落。閱讀,可以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能勇敢面對抉擇與挑戰(zhàn)。
安全意識、生命意識、處事冷靜的意識,等等,都是很難植入孩子心靈,但借助語文課的閱讀,就是個好辦法。學習語文課文拓展閱讀時吸納了地方課的教材里的內容。地方課上的這些法制安全、公共安全、文明與法制等不同教材,不參加考核,又不納入評比的,不起眼的,甚至看似“無用”的課程,內容編排適合孩子年齡特點,內容豐富,接近孩子的生活,容易讀懂。語文課的內容與之相關的很多,借助語文課的拓展閱讀,讓那些貌似很難直入孩子內心心的文明、安全、健康、法制的意識,如同一抹溫暖、明亮的陽光,悄悄地駐進孩子的心里。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家長會上,家長反應說:“我家孩子有一天一板一眼的給我講,尿液的作用,問他怎么想到的,他說上語文課時講過了,我們都感到驚訝,看到孩子的改變與成長,我們家長感覺給孩子的知識太少了,不能再整天把‘好好學習掛在嘴上了。”閱讀真的可以改變孩子。
語文課上遇到類似的內容時,都會讓孩子在網(wǎng)上、書上找一些相應的資料、視頻,從這些閱讀材料中,找一些經典的內容讓孩子品讀。比如涉及自救的,七歲小袁媛如何救了煤氣中毒暈倒的父母的故事;一次大地震,七歲的小男孩信念堅定、頭腦冷靜,不僅自己獲救,也救下了全班14名同學的故事;等等,免不了都會拿來閱讀。孩子的成長,靠的就是這樣扎實的,一點一滴地積累,要想讓孩子接受,還要在閱讀中不斷注入新鮮的元素。
比如教學《跟時間賽跑》,這是一篇談及生死離別的沉重話題,連成熟的大人們也未必能給孩子講的清楚,如何讓孩子理解關于生命、生活、生存的話題,《一片葉子落下來》的繪本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下載原文,讓孩子慢慢閱讀體會。這是世界著名的演說家和作家巴斯卡利離世前留下唯一的繪本作品,它指引著孩子從小就去認識生與死,在孩子幼小心靈上留下一絲生命、生活、生存的痕跡。
由此讓我想到了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閱讀的力量,多閱讀,多一次體悟家長、老師的教誨,閱讀能讓真正的陽光駐進孩子的心里。閱讀能實實在在的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學生生活生存之道、交往之道;閱讀能教會學會欣賞美感受美。文以載道,語文課里閱讀回歸語文課堂,閱讀的力量不容小覷,只有閱讀才能喚醒學生的思想意識,用情懷感染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