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
摘要:初中作文教學遇到了一定的困境,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對作文教學給予更多的重視,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對如何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對策
寫作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的實踐課,寫作水平的提高也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引導學生融入生活,體會生活,用心感悟,珍惜師與生間的每一次的心靈觸動,鼓勵學生的每一次靈感捕捉,給予學生信心,他們的寫作水平會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逐漸提高。
一、初中作文教學的主要困境
第一,抄襲參考書的現(xiàn)象嚴重。對于部分學生而言,他們在寫作文時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便是不會寫。一方面,學生眼所能及的便是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和眼界的局限,導致了學生在拿到作文題目后無法找到相關的生活素材。另一方面,許多語文教師在課堂當中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給學生講解作文的要求,并沒有系統(tǒng)地向?qū)W生講解作文的寫法,由此學生也便不懂得如何利用素材來書寫自己的文章。因此,在這樣的寫作“困境”中,學生只能求助于最簡便的工具——參考書。對于他們而言,作文參考書的獲得已經(jīng)是一件易如反手的事情,那么只要靈活地照抄參考書中的相關段落便能構成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上攵?,在這樣的處境下,學生抄襲參考書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被“合理化”并且成為一種普遍的存在。
第二,學生寫作缺乏真情實感。在作文創(chuàng)作中,初中學生還存在著缺乏真情實感的問題。一方面,大部分學生在習慣于抄襲參考書中已經(jīng)淹沒了個人的想法和感情,即使他們真的拿筆書寫自己的文章,他們也很難調(diào)動自身的經(jīng)歷和情感來寫出真情實感的作品。另一方面,由于條件的限制和眼界的局限,初中學生在始終不變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模式中,難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挖掘出新意和樂趣。因此,在作文創(chuàng)作時,他們往往直接忽略自身的經(jīng)歷和生活環(huán)境,而從虛構的想象中編造作文素材。在這種虛構和編造中,初中學生的作文很容易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局面。例如,“記一件難忘的事情”,這個題目本身便能夠給學生提供許多的話語空間。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往往集中于兩件事情:“給老人讓座”和“媽媽雨中送傘”??梢哉f,這兩件事情已經(jīng)是老掉牙的素材,然而新時代的學生卻依然停留在這樣的素材上,的確令人堪憂。實際上,學生寫作缺乏真情實感是當前各地普遍存在的問題,然而學生缺乏真情實感背后所蘊含的兩個關鍵因素,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不斷深思的。
第三,學生的表達能力普遍較差。在具體的作文創(chuàng)作上,部分初中學生存在著表達能力普遍較差的問題。首先,學生的語文基礎較為薄弱,對于字詞的掌握和使用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具體的寫作中,學生有時難以準確地使用相關的詞語,從而導致了語句不通、表達意思不明的問題,影響了整體的作文效果。其次,學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缺乏文采的問題。在記敘文的寫作上,他們往往只是平鋪直敘地交代事情發(fā)生的過程,作文中所使用的詞語和句式也缺乏自身的特色,由此導致了作文的平淡無味,難以吸引讀者的眼球,不利于學生長久的寫作發(fā)展。
二、提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
1、把握目標、注重序列。要想使語文課堂中的作文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語文教師就必須要對大局總攬,從整個學期或者更長的時間內(nèi),整體規(guī)劃好作文教學的內(nèi)容和序列。例如,教師可以從整個初中階段規(guī)劃作文練習秩序,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自由寫作習慣,避免給學生過多的包袱和限制; 初中二年級時,要著重對學生的具體寫作方法進行規(guī)范教育;初中三年級時,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及主動性,鼓勵學生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在這種有梯度和層次的作文教學計劃下,每一學期都能讓學生在寫作方面有一個進步,這樣也有利于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和寫作樂趣。
2、打開心扉、自由寫作。教師應該作為一個引導者,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平時注意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要幫助學生拓展思維,鼓勵他們體驗生活,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教師最好將作文課分為兩種,一個是指導課,一個是講評課。教師在指導課上主要是點撥并訓練學生的作文思路,盡量去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 只要作文內(nèi)容積極健康,教師就應該接受并鼓勵,從而提高大家的寫作樂趣。
3、讀寫結合、為寫而讀。語文教學中讀寫脫離是寫作教學效率低下的一個原因。從優(yōu)秀的課文中吸收的言語經(jīng)驗不能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寫作經(jīng)驗,這無疑是一種浪費, 就猶如吃了兒童吃了許多營養(yǎng)品卻無法正常吸收一樣,最終無益于自己的成長。寫作學家潘新和認為:“不能內(nèi)化為言語生命的營養(yǎng)和素養(yǎng)、不能最終外化為有價值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主要是言語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閱讀,是無效閱讀,是不得法的閱讀。”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時刻注意閱讀的內(nèi)容對學生的言語能力建構能起到怎樣直接的或者間接的作用,多讓學生說和寫,而不是簡單地停留于寫作技巧的歸納。
4、關注生活、積累素材。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 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思考,多多感悟,在此基礎上布置寫作鍛煉任務。例如,教師可以布置貼近生活的題目, 如初中生活的感受、寒暑假見聞等。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多感悟,多思考,積累寫作素材,激發(fā)寫作靈感。
5、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遷移能力。初中生在家長和學校的關心下,大都進行了一定量的閱讀,再加上對語文課本中文章的學習,若能把這些內(nèi)容都在作文中進行靈活運用,可以說寫出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并不是難事。提高閱讀寫作知識的遷移能力,一是要把課文中優(yōu)美的散文以及古詩文進行記憶。二是把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優(yōu)美語句,及時記錄下來,反復誦讀,可以在作文中直接引用,或者變通運用。這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修養(yǎng),也有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6、注重對作文的修改。一是教師要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把修改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進行講解, 并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示范。教師可以以某作家的重要作品為例,也可以以某同學的作文為例進行修改示范。二是可以讓學生彼此相互修改作文,所謂旁觀者清,別人更容易看出自己作文的不合理、不優(yōu)美之處,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修改的效果。三是可以讓學生隔斷時間后重新拿出自己上次的作品,進行重讀并修改。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成為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老師只有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的教好作文,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林桐山.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 考試周刊. 2015(40)
[2] 杜珍陽. 談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 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 2015(10)
[3] 黃萍.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分層次教學[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3(03)
[4] 王友花. 活用教材,提高寫作水平[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