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根據(jù)對近年來中考英語數(shù)據(jù)的分析,中考英語試卷中的最后一道題目一般均為書面表達題,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寫一篇80個詞左右的短文,這一道題目完成得好或壞取決于諸多因素,最主要的就取決于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本文結合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際經驗,從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基礎、關鍵、必要保障等多個方面,對如何通過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進行分析,提出見解。
關鍵詞:初中英語;訓練提高;書面表達
初中英語中考試題中的最后一道題目為書面表達題,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寫一篇80個詞左右的短文。這一道題目完成得好或壞取決于諸多因素,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一、擴大詞匯量是書面表達的基礎
任何語言都有內在聯(lián)系,英語也不例外,這種聯(lián)系無非就是:詞一詞組一句子。許多學生無從下筆,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詞匯貧乏,很多學生在進行書面表達時會出現(xiàn)單詞拼寫錯誤,或對于一些較難的單詞就空在那兒。所以教師首先強調學生記憶每課的單詞,多讀多寫,并且可利用每節(jié)課前5分鐘,進行聽寫訓練,強化記憶。同時,教師要加強方法的指導,靈活運用構詞法進行單詞的記憶,使新單詞為熟悉單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靈活運用時態(tài)和語態(tài)是書面表達的關鍵
如何才能把詞、詞組恰到好處的運用到句子中呢?漢語中沒有時態(tài)的復雜變化,僅借助于助詞“著、了、過”即可;而英語則有復雜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變化。因此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變化就成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因此要突破學生英語書面表達上的障礙,必須使學生真正掌握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用法。
初中英語的語態(tài)分主動語態(tài)和被動語態(tài);而時態(tài)主要有八種: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一般過去時態(tài),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過去進行時態(tài),一般將來時態(tài),過去將來時態(tài),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過去完成時態(tài)。要幫助學生掌握好構成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過去式、過去分詞的規(guī)則變化和不規(guī)則變化形式就顯的非常重要。學生只要掌握了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基本定義、基本形式和標志,再輔之以大量的相關練習,就能隨心所欲地運用,造句的能力也就基本上具備了。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一定要注意句子的一致性、句子各種成分必須在人稱、數(shù)、格等方面保持一致,互相照應。特別強調第三人稱do動詞一般現(xiàn)在時動詞加s,陳述句中學生往往會忽視動詞加s,而變否定句,疑問句又未能借助does,動詞無變原形。類似的時態(tài)錯誤(特別是謂語構成)會經常出現(xiàn),應重視強調和引導。
三、教師加強科學引導是書面表達的必要保障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是控制者,操作者,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指導者。在寫作中表達同一個意思,不一定總要用同一個詞,要避免太多重復,盡量用其它適當?shù)脑~來代替。句子也一樣。文章中的句子在主序、結構、長度等方面應當富于變化,可適當使用一些介詞和副詞詞組,動詞不定式短語,分詞或分詞短語。短句和長句,簡單句和復合句可交替使用。這樣,文章不會顯得單調、乏味。但要注意:變化要得當。如果為了變化而變化,文章則會顯得矯揉造作、嘩眾取寵。教師加強科學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1、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鼓勵學生勤動筆,大膽寫,不怕出錯,克服怕寫文章的心理,課前課后多布置漢譯英的題目,多背誦課文中的重要句型,逐漸引導學生去以句帶篇。教師要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英語書寫分在考試中雖然沒有語文那么高,但是從比例上看不低,所以說教師在日常教學不能忽視對書寫的要求,一定要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
2、注意詞在用法上的特點。我們都知道每個詞都有一定的用法:名詞有單復數(shù),名詞前如何加冠詞等;動詞有語態(tài)、時態(tài);正確使用介詞、連詞等問題。若把英文單詞完全當漢語中的同義詞看,往往譯文十之七八要出錯。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句子。首先要學會句子五種基本結構,因為五種基本句型是英語句子的基本框架。即:主語+不及物動詞;主語+連系動詞+表語;主語+及物動詞+賓語;主語+及物動詞+賓語+賓補;主語+及物動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翻譯技巧。當表達某一個意思有困難時,應當巧用常用詞語或自己熟悉的詞語來表達,可達到這樣的效果,切不可自己創(chuàng)造詞組或句式;當一個較長的中文意思,用一句英語表達有困難時,可分成兩句或多句表達。注重各種題型的訓練。牛津英語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的相關話題學習中,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供我們訓練。
3、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寫作。美國作家德爾文G,舒伯特在其《Reading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書所編的閱讀課文是寫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語言現(xiàn)象的展示廳,是語言規(guī)則的剖析室,是文章體裁的示范本。因此復習鞏固課文階段,我們可以進行縮寫、擴寫、改寫、仿寫等訓練。通過模仿范文,有利于學生鞏固課文中所學的有用詞匯、短語、句型,有利于學生對所學材料理解的系統(tǒng)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不僅訓練了學生表達的條理性和連貫性,而且還為他們提供了寫作策略和技能。常言道:“熟能生巧”,只要學生多進行模仿寫作,模仿到純熟的地步,那自然會水到渠成,就會靈活運用英語去表達新事物,新觀點以及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