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伯龍
【摘要】 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水平,打造高品質數(shù)學課堂,本文結合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實際,對如何提高教學效果的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效果;提高
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情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形成梯度教學模式
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形成梯度型教學模式,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獲得提高和發(fā)展. 只有采用層次教學法,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學習活動,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對于學生個體而言,面對相同的學習材料,有的能夠滿腔熱情投入學習活動,而有的只能成為旁觀者. 因此,教師在選擇學習資料時,一定要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基本情況,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引導學生全面參與,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和面積”之后,教師可以設計如下練習:給學生提供圓形的硬紙片、一把尺子、一條線,要求學生運用以上物品測量圓的周長,計算圓的面積. 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可以用對折法直接量出圓的直徑,然后根據直徑求出圓的面積;還可以用對折法量出圓的半徑,然后利用半徑求出圓的面積;還可以用繞線法測量圓的周長,然后計算出圓的半徑,從而求出圓形的面積. 學生在實踐測量和動手過程中,不但鞏固了直徑、半徑、周長、面積等概念和計算方法,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照顧到了不同層面的學生,對于基礎較差,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只找到一種解決方法即可;而對于基礎較好,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要盡量找到更多的解決辦法,提高學生思維的多面性.
二、通過動手實踐操作,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眼、耳、手、口、腦等各個感官,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動手實踐,讓學生親自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擺一擺、做一做,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而且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要求每個小組事先準備一堆沙子、一個圓柱體、一個與圓柱體等底等高的圓錐體. 讓小組成員相互配合,用圓錐體裝滿沙子后,將其倒入圓柱體,結果,小組中的每一名學生都發(fā)現(xiàn),這樣來回倒三次,正好將圓柱體裝滿. 這樣一來,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加上教師的細心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很容易的理解圓柱體積是跟它等底等高圓錐體體積的三倍,而反過來理解,就是圓錐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圓柱體體積的,由此導出圓錐體的體積公式. 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促使小組成員相互配合,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
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為此,我們要努力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這節(jié)課的時候,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呈現(xiàn)了一個小熊坐汽車的畫面,但汽車的輪子和實際生活中的不同,不是圓形而是正方形的. 同學們一邊觀察老師一邊提問:“同學們,這種汽車坐起來舒服嗎?”同學們立即回答道:“圓形輪子的汽車坐起來才舒服. ”接著又為學生展示了另外一幅動畫,小汽車的輪子是圓的,但車軸卻在圓心以外,這時又問:“輪子是圓的,但這種汽車坐起來舒服嗎?”同學們立刻想到車軸應該位于車輪的中心,這樣一來,不但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四、引導學會舉一反三,幫助學生做到觸類旁通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引導學生從一類問題中掌握問題的根本,學會舉一反三,做到觸類旁通,能夠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上主動提出問題,學會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學習《面積的變化》這節(jié)課的時候,首先給學生留出自學的時間,讓學生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通過之前學習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和圓形這些圖形的相關知識,同學們想到了面積是否會和圖形的邊長變化有關系?是不是所有圖形面積都和圖形的邊長變化有關系?圖形面積變化和周長變化的規(guī)律是否相同呢?為什么要學習面積變化規(guī)律,這對解決問題有什么意義?同學們能夠提出這些問題說明學生有著強烈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欲望,于是,筆者讓學生交流合作,一起討論這些問題,通過分析、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意識,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舉一反三,做到觸類旁通,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總之,要想實現(xiàn)高效的數(shù)學教學課堂,就需要廣大數(shù)學教師不斷總結經驗,在教學實踐中探究更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和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熟練掌握和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努力實現(xiàn)素質教學.
【參考文獻】
[1]王艷玲.淺談實施小學數(shù)學快樂教學的基本策略[J].學周刊,2011,(20).
[2]歐明霞.小學數(shù)學中的幾個“為什么”[J].中小學數(shù)學,2011,(04).
[3]張海蝶.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構[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