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
摘 要:可編程序控制器在生產(chǎn)中的普遍應用使得工業(yè)生產(chǎn)實現(xiàn)了自動化,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因此工廠要求新職工熟練掌握可編程序控制器使用、維護、維修及編程,因此,學好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課程關乎學生的就業(yè)。本文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從編纂適合學情的教材、科學合理的教法以及和諧的師生關系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技工院校 可編程序控制器 應用 學習興趣
1969年誕生于美國的世界上第一臺可編程控制器給自動化控制帶來了一場技術革命。它使得傳統(tǒng)的繼電器控制被自動控制所取代。由于可編程控制器采取了多層抗干擾措施,大大提高了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同時它能動態(tài)地監(jiān)視程序的執(zhí)行情況,檢查自身的故障,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縮短了設計施工周期。
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是電工類專業(yè)最重要的專業(yè)課程之一。近年來,隨著工廠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可編程控制器的使用日益普遍,企業(yè)對新進職工本方面技能的要求日益嚴格,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課程的學習興趣已經(jīng)成為擺在電氣自動化專業(yè)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基于20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要提高學生學習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課程的學習興趣,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編排校本教材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圖文并茂,采用了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力求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加直觀的認知環(huán)境,但是部分內(nèi)容編排不合理,甚至不適用,反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例如在介紹可編程控制器軟件知識的時候,對于梯形圖的設計,僅僅介紹了設計梯形圖時必須遵守的原則,而如何設計梯形圖,如何讓學生掌握梯形圖中的各要素等相關知識并沒有詳細介紹,因此不利于學生的自學,也使得本部分知識不具體、不系統(tǒng)。因此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適當編排校本教材成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當務之急。
同時適當安排實驗內(nèi)容。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對于一些PLC設計安排的不是很合理。PLC設計實驗應當易于實現(xiàn),能夠使學生體會到實驗的樂趣,而不是為了實現(xiàn)現(xiàn)實中的某項特殊應用而設計,難度太高反而打消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望而卻步。同時實驗安排應當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例如由一盞小燈的點動控制到連續(xù)控制,再到多盞小燈的花樣控制等等,適當增加每堂課的難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潛移默化,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二、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早已不適合今天的技工教育?,F(xiàn)代教學方式應當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啟發(fā)式教學、分組教學、項目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但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育藝術,教學模式也因人而異。例如在實驗時我們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選出本組的組長,將工作頁印發(fā)給各小組,由組長根據(jù)工作需要進行分工,使得人盡其才,同時各組之間展開競爭,將各組的表現(xiàn)進行量化,并將成績計入日??己?,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提高了學生的集體意識。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不僅要解惑授業(yè),更是學生人生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關乎學生良好行為養(yǎng)成,因此教師應當樹立高尚的人格魅力,讓學生愿意圍繞在教師身邊,看到教師就感覺到心安。同時教師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并充滿愛心,切實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有的教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教學,但是從沒有在教學中尋找到樂趣,反而覺得很乏味很枯燥。這樣的教師永遠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遠也不可能把教師這份工作做好。因此對學生的愛心,是教育的力量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教師要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 愛學生就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會成功。只要我們能夠挖掘出學生的巨大潛能,鼓勵學生去不斷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們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
如果不了解學生,盲目地去管理去教育,結(jié)果只能適得其反,讓學生對你產(chǎn)生抵觸心理。所以要認真分析學生的特點,對癥下藥?,F(xiàn)在的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處于青春期,心態(tài)活潑但不定;叛逆,有自己的一套不成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不喜歡被說教;嬌生慣養(yǎng),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切忌說教,講課要生動活潑,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也要貼近學生心理,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自然規(guī)律,多一點順其自然,少一點人定勝天。
綜上所述,想要提高學生學習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課程的學習興趣,應當多管齊下,采用適合教師與學生的校本教材和教學方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愛教師、愛教師所教授的課程。
(作者單位:鄒城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