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炯炯
【摘要】研究性學習是旨在培養(yǎng)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tài)度,這是培養(yǎng)學生能夠自主的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方案。本文主要介紹了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以在教學指導下能夠讓那個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 自主學習 發(fā)下問題
眾所周知高中英語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了英語教學,應該在注重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和個性化發(fā)展。以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獲取不同的教學教育資源,用以挖掘自身無限的潛能。
一、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1.在研究性學習中,要求老師不要總是一位的通過在講臺上講課的方式來授課,它要求老師能夠用一種有趣的生動的授課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老師的課堂效率,能夠和學生的互動相結合的一種學習方式。其實仔細想一下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很多,因為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可能會有很多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知識,當然涉及面也非常的廣泛,雖然這些知識有很多是課外知識,但是老師依然可以通過讓學生課上討論和課后實踐的方式來讓他們獲取知識,這樣不但可以能夠積極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有效的緩解課堂生澀、干癟的課堂氛圍,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嘗試的事情。其實就像“哪種口味的水果最好吃”這樣的課題一樣,我們老師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自主的去調查和研究,雖然這樣的課題有很多都是課外的,但是它與學習也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它可以幫助學生去了解生活和感悟生活。這樣體現了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和兩面性。
2.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自主是研究性學習的另一個重要的特點。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自主選課、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期間老師不得干預。在實施過程中,老師也不得插手。自主性學習是整個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和任務,它旨在幫助學生能夠很好地利用學生的上課時間自主的去學習。這本身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調節(jié)的一個過程。讓學生自主的去學習不代表老師就沒有任何的用處,在研究性學習中,讓學生自主的去學習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期間老師可以在旁邊積極地吧幫助同學或者能夠給他們給夠什么良好的建議,但是不能強加干預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任務,就是實實在在的將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老師也要真正做到“還政于民”的思想。這就是在在研究性學習中老師和學生應該做的,老師是一個引導者,這樣既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夠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還能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學生進行價值上的判斷。這就是研究性學習中自主學習的魅力所在。
二、利用開放性學習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
在現代教育中,心理學家曾經明確的表示學生的學習激情與課堂氛圍有著極大的關系。研究性學習在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的活動。因此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而作為老師只有積極地調節(jié)課堂氛圍積極地提高課堂效率才是我們教師為學生真正著想的目標。利用趣味性去點燃學生的激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是我們教師對課文內容需要考慮的內容之一。
我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找出英文書中的覺得有趣的英文課文,在對課文內容和知識點的理解通透之后,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情節(jié)的連貫上進行一個大體的把握,將文中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進行整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充分發(fā)揮我們的形象力讓學生自主的去續(xù)寫之后的故事情節(jié),將全班的學生自主的組織起來去演繹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全班表演的過程可以看做是一個研究性的課題,在不影響正常課程進度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自主的安排劇情、包括物色演員、準備道具、安排訓練和彩排等方面,這就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鍛煉了學生的自主組織能力。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樣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還鍛煉了他們在生活中英語實際能力。
三、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在英語教學中只有把實踐和理論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在英語教學中突出自身的教學特點,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主要是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采用獨立自主的思考鍛煉能力和學習能力、對于英語中出現的某個主題或者重點可以提出疑問并能夠自主的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就能主動的獲取相應的英語語言知識,還能夠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只有將學生的個性和潛能發(fā)揮出來,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的收獲和成長,因此教師應該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及時的引導和挖掘學生的潛能,并鼓勵他們積極地邁出人生的第一步,這對于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一種很好的歷練,所以作為老師研究性學習在孩子的學習的成長過程中是一種很好的歷練方法,我們只有將教學模式中的實踐和理論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做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四、結語
有效的研究性學習不是由學生自發(fā)產生的,它是在老師的引導下精心設計和指導的:另一方面對于教材上的內容老師應該就地取材及時的對于書中的內容進行挖掘,然后在結合教學內容適時的滲透到教育理念中去。這才是研究性學習最根本的目的。要想讓學生積極地融入進去,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積極地改變被動學習的現狀和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選擇一個適時的切入點突破學生的思維障礙,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學習,讓學習變成一種持久強烈的思維意識,這才是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該做到的重點之一。
參考文獻:
[1]李曉軍.試論研究性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才智,2009(22).
[2]李婷,鄒炳軍.基于研究性學習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