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越芹
【摘要】兒童文學因其擁有特殊的受眾及獨特的文學特點,在文學史上擁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對兒童文學作品翻譯的把握對原文本內(nèi)容和思想的傳達尤為重要。翻譯兒童文學作品時,應從兒童文學的行文及語言特點上下功夫,對人物心理及性格進行仔細剖析,以期達到翻譯準確的目的。本文主要是通過對Diary of a 6th Grade Ninja這篇兒童文學作品的部分節(jié)選的漢譯過程,一方面希望了解兒童文學的特點及具體翻譯過程中使用的翻譯策略及具體方法,以期為日后類似的英文兒童文學作品的漢譯提供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兒童文學;翻譯;翻譯策略
一、兒童文學特點及翻譯要點
1、兒童文學的特點
兒童文學特別要求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兒童文學的特點:其一為語言的形象性。形象性的語言才能在兒童閱讀時產(chǎn)生親切感和可知性。其二為語言的簡潔性。兒童思維還是比較單純的,對于過于復雜的事情難以理解,因此要求語言簡潔明了,通俗自然,多用口語。
2、 兒童文學翻譯要點
兒童文學的翻譯應該首先建立在理解兒童文學作品特點的根基之上,以受眾為中心和根本,以兒童的心理特征、理解能力和審美需求三者為基礎,再采用符合兒童語體特點的語言把原文的內(nèi)容忠實地傳達出來,因此要努力做到措詞簡單、形象鮮明;結(jié)構(gòu)簡短、語氣純真,以達到真正為兒童翻譯、為兒童服務的目的。
二、翻譯時的處理方法
1、口語化
由于原文本主人公為一個正在讀六年級的小學生,所以其譯文的受眾年齡約在13歲左右,由于這個年齡段的知識背景及語言習慣都有特定的模式和限度。所以在翻譯原文本時,應考慮譯文的易懂性和可接受性。另一方面,由于原文本多以對話的形式出現(xiàn),所以在翻譯時應注意譯文的口語化?;谝陨蟽蓚€原因,在翻譯該文本時,在處理對話的翻譯方面應采取易懂的口語,從而為受眾提供一個輕松而又簡單的譯文文本,也使譯文讀起來更加貼近生活。來看個例子:
原文:“Cutting it close,arent you?”
譯文:“挺會掐點兒啊,你!”
首先,由于原文以對話的形式出現(xiàn),發(fā)生在兩個小孩兒之間,根據(jù)兒童文學特點,在翻譯該句時應以簡要及口語化為主要方向。另外,由于是英譯漢,所以在翻譯時還應考慮漢語的口語習慣及相應中國兒童的接受能力。如果翻譯為:“你差點遲到“。表面看起來似乎沒什么問題,但如果仔細推敲的就會發(fā)現(xiàn)譯文缺少趣味性。如果翻譯為:“挺會掐點兒啊,你!”,則效果不同。首先,掐點是漢語口語中的日常用語,加上兒化音后顯得更加大眾和口語化。其次,譯文簡單通俗,符合受眾的接受能力。最后,雖然原文是問句,但實為加強語氣。在譯文中只譯為一個“你”字,既強調(diào)了語氣,同時又符合漢語日常的口語習慣。
2、倒序法
倒序法一般多運用于英漢翻譯,由于英漢兩種語言表達方式的差異,所以在進行英漢翻譯時,應對英文原文的結(jié)構(gòu)和順序進行符合漢語的語用習慣的調(diào)整。
原文:I took my seat behind Zoe again since the desk was open.
譯文:因為佐伊身后的位置沒人坐,我便坐到了那兒。
通過分析原文便可知,原文其實表達了一個典型的因果關系。即由于佐伊身后座位空著,所以主人公便選擇坐在那里。由于英文多先講結(jié)果或重要的事情,而后再講原因或次要的部分,而漢語與其恰恰相反,一般多時間,條件,或原因再講結(jié)果。在英文中常見的類似結(jié)構(gòu)有主句接條件狀語從句,時間狀語從句,原因狀語從句等。原文中,就是主句加原因狀語從句。由于中英文表達方式的差異,在進行漢譯時,應對原文的結(jié)構(gòu)進行有效調(diào)整,即先原因后結(jié)果,所以該句應譯為:“因為佐伊身后的位置空著,我便坐到了那兒?!?/p>
3、簡化法
根據(jù)兒童文學要求簡潔精煉的特點,在進行兒童文學作品翻譯時,應盡量保證譯文的簡短。例如:
原文:“Apologies,”the ninja said.“Your cousin has just decided to join our clan. What says you?”
譯文:“那我道歉,”忍者說道。“你表哥剛剛決定要加入我們。你呢?”
原文中最后一句“What says you?”是本句的翻譯重點,根據(jù)前文便可知該句主要是想表達主人公的表妹佐伊是否也要加入忍者家族一事。而由于前文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剛剛決定要加入我們”,如果后句也翻譯為:你是否也要加入我們呢?”則顯得冗贅?;谝陨显虿⒏鶕?jù)兒童文學特點,該句進行簡化處理,同時要兼顧漢語的語言習慣。所以翻譯為:“你呢?”一方面符合文本的特點,另一方面也符合漢語習慣,同時不影響對原文意思的理解和把握。
4、省略法
由于原文會重復出現(xiàn)一些相同的詞匯,因此在進行翻譯時要盡量避免相同詞語的重復出現(xiàn),一方面可以使譯文更加簡潔連貫,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讓小讀者接受。
原文:“Ew,”Zoe said.“Dont call me darling.”
譯文:“額,”佐伊說。“請不要這么叫我?!?/p>
由于原文的上文為:“The invitation is for you as well,darling.”其中便出現(xiàn)了“darling”一詞,因此在下文中再次出現(xiàn)后,如果再將其翻譯出則顯得重復冗贅,沒有意味可言。因此在翻譯時譯者對其進行了省略處理,而使用了”這么”來體現(xiàn)。如此一來既能體現(xiàn)對話的口語化特點,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增加譯本的可讀性。
三、結(jié)論
兒童文學因其受眾的特殊性及其本身的特點,所以在對其進行翻譯時要在對受眾接受和理解能力進行宏觀把握的前提下進行,同時要兼顧翻譯策略的選擇。通過對Diary of a 6th Grade Ninja 一書部分節(jié)選的漢譯,一方面,譯者了解到兒童文學的特殊性,通過對兒童文學的特點的把握,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進而達到準確翻譯,譯出童趣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對原文進行翻譯,也可將國外優(yōu)秀而又具可讀性的兒童文學作品介紹給國內(nèi)的小朋友,如此既可增進了雙方文化的溝通,也加深了我國兒童對國外的相關認識。
【參考文獻】
[1] Wilss, Wolfram..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ranslator Behavior[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1996.32.
[2] 林書舟. 國內(nèi)兒童文學研究綜述[J]. 科教導刊, 2012,(8).
[3] 余嵐. 接受理論視角下的兒童文學翻譯策略[J]. 時代文學, 2009,(16).
[4] 楊實誠. 論兒童文學語言[J]. 中國文學研究,1999.
[5] 吳艷暉. 淺談兒童文學翻譯的策略[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10):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