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瀾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觀察法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對武術散打中力量的訓練方法進行了研究。在散打訓練和比賽中, 散打力量訓練是武術散打訓練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力量的大小也對技術的完成質量、發(fā)展提高以及使用的效果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武術散打技術動作的完成是在抗阻力的過程中進行的,沒有良好的力量素質很難完全發(fā)揮技術動作。因此結合專項的特點提出相關的散打力量訓練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 武術散打 力量 訓練方法 作用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顯示,目前世界上已有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了散打運動。國外對散打的力量訓練方法文獻比較匱乏,國內(nèi)散打的力量訓練方法比較多。但這些方法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在運動員的訓練要求,都說明了力量素質在實戰(zhàn)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運動員在技術水平提高的同時,如果沒有相應的力量素質的提高。在實戰(zhàn)過程中就難以對對手產(chǎn)生有效的擊打效果,甚至在完成一些高難動作時自己容易受傷。所以本文針對散打的力量特點,重點對武術散打中力量的訓練方法進行了研究,為進一步對散打運動員力量訓練方法的完善做了鋪墊。
一、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一)研究對象
以吉林體育學院武術散打院隊15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14人,女生1人,平均年齡在18-20歲,平均體重為56-65kg,平均運動年限為5-10年。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吉林體育學院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翻查閱20篇文章及近10篇論文和專著,收集、整理出了武術散打的訓練方法的相關資料。為本文研究結果的分析提供了依據(jù)。
2.專家訪談法
多次請教武術散打專項的專家,因此更進一步了解有關散打力量的訓練方法。并對本文散打中力量訓練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文通過大量的文獻搜集、整理、總結,以及訪問專家和觀察運動員日常訓練,對散打中力量的訓練方法進行了研究,為進一步完善散打力量的訓練方法做了鋪墊。通過國內(nèi)外各種大型比賽經(jīng)驗總結和專家的研究,散打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成為運動員散打水平發(fā)展的制約因素。所以發(fā)展力量訓練已經(jīng)成為了重點,對于散打這種技擊運動有句俗話:“練技不練力,空得花架子,練力不練技,有力無處使”。 所以發(fā)展散打力量越來越受到重視,速度力量、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是散打運動力量素質的主要特點,通過專家訪談結合切身體會和大量的觀察總結出,達到力量與速度、耐力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才是現(xiàn)在武術散打的力量特點。
三、武術散打中力量訓練的方法
(一)速度力量訓練(爆發(fā)力訓練)
所謂的爆發(fā)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種,爆發(fā)力是散打運動員能否重擊對手的關鍵。爆發(fā)力是力量與速度的結合。通過觀察武術散打院隊15人的日常訓練。他們采用的是沖刺跑和臺階的訓練方法,使張力已經(jīng)開始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其次還借助于外力,手抓杠鈴以最快的收縮速度克服一定的器械重量,以發(fā)展運動員的爆發(fā)力。這樣才能把爆發(fā)力直接應用到散打的實戰(zhàn)中, 直接提高散打運動員的擊中效果。
(二)最大力量訓練
最大力量是指通過最大隨意收縮、克服阻力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最高力值。爆發(fā)力指數(shù)=最大力量/用力時間。而訓練負荷強度控制在75%左右, 負荷量在8次左右, 每次練習的組數(shù)為6組左右每組做完練習都以最快的速度做沖拳或踢腿,這樣把速度和力量練習相結合, 還可以達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在最大力量訓練中,有80%的人能適應訓練程度,而且這兩種訓練方法體現(xiàn)出的訓練效果一般,并不是很理想,在今后的訓練中應該根據(jù)自身素質可以改變負強度以及負荷量和練習組數(shù),制定出更完善的訓練方法,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最大力量訓練是使肌肉不斷適應新的外部刺激, 從而不斷提高運動員的力量。
(三)力量耐力的訓練
力量耐力就是指肌肉長時間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耐力的指數(shù)=練習阻力×重復次數(shù)。力量耐力對散打運動員起關鍵作用。特別是在散打比賽的后半程, 一些運動員由于力量耐力不夠, 出拳乏力, 甚至會影響到整個比賽的結果, 往往在前幾個回合場面占優(yōu)的情況下, 被對手扭轉局面。散打的力量耐力訓練通常以極限次數(shù)完成訓練, 如跑圈和拉練等,散打院隊12人在進行力量耐力訓練時,通常完成10圈的400米,或者出去拉練進行長跑訓練。以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本文對武術散打中力量的訓練方法進行了研究,豐富了國內(nèi)散打力量的訓練方法的文獻,為各大院校散打力量訓練提供了參考依據(jù)。進一步認識到達到力量與速度、耐力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才是現(xiàn)在武術散打的力量特點。在散打力量訓練的過程中,不要單一發(fā)展力量,要注意和比賽要求相適應。
2.在散打力量訓練的時候要遵循散打中力量訓練的原則。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所以在進行力量訓練時候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家利.淺談武術散打的力量特點及訓練方法[J].警官文苑.2010(02).
[2] 謝宜海.爆發(fā)力及其訓練手段[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