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燕 宗得彥
【摘 要】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實的境況,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值得關注。心理健康問題存在的原因:當今社會,壓力大,中學生的壓力更是不一般;殘缺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其產生不良心理狀態(tài);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tài),容易出現(xiàn)心理不健康問題。作為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需要家庭和學校雙管齊下,營造適合的環(huán)境,面對心理不健康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解決,將心理健康問題防患于未然。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現(xiàn)代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物質的富足,而更側重于精神層面的享受,健康也不例外。我們不僅要保證身體、生理上的健康,還要保證精神健康。據流行病調查中心制作的抑郁量表對各年齡群體的調查,得分最低的為中學生。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是心理發(fā)生的關鍵時期。有調查顯示,在校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不良檢出率為3.8%,另有28.87%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一、思考心理健康問題存在的原因
“壓力山大”: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的生存壓力劇增,中學生更是如此。他們課業(yè)繁重,要面對老師、父母的各方督導,面臨成績、升學的壓力,承受親朋好友的評價議論,心理壓抑可想而知。心理脆弱者若得不到合理宣泄,心理健康問題隨時出現(xiàn)。
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主要表現(xiàn)為家庭殘缺的學生(單親家庭、隔代撫養(yǎng)等等),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huán)境。這樣的孩子,即使得到一方親人再多的愛,性格上都會表現(xiàn)出與常人的不同,要么孤僻,要么叛逆,多半會有心理問題。
此外,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人際交往,處理不好與父母、老師、同學間的關系,造成的苦惱使其心靈情感受傷,也是心理健康出現(xiàn)問題的因素。
中學時代是青春發(fā)展的關鍵期,情緒敏感、易沖動、好奇心強等一系列特征,如果得不到足夠的關注和引導,心理問題時有發(fā)生。要使學生健康成長,關注其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我們必須要付出行動了!
二、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彝ソ逃!闭霞彝ソ逃蛯W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對孩子的健康發(fā)展非常必要。
1.防患未然
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心理,要求父母提高認識。正所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奔彝キh(huán)境影響孩子的成長。因此,父母要做到:首先,父母的心理必須健康。因為父母影響孩子,要想孩子心理健康,父母必須心理健康。其次,父母必須信守諾言,在孩子心中樹立值得信任的形象。誠實守信是一個健康心理的人的必備品質。再次,對孩子正確關愛。恰當?shù)倪m度的愛,避免了溺愛或是嚴厲專制,也就減輕減少孩子要么任性要么逆反的心理,為其心理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huán)境。
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家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校教育則是有意識、有計劃的。
教學物質環(huán)境方面:校園環(huán)境優(yōu)雅,干凈整潔,給學生輕松愉悅、舒適的感官體驗。為了營造良好氛圍,可通過設置書法繪畫、名人警句、校風校訓、宣傳欄等的方式,形成濃厚的文化氣息,給學生理性的思考,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tài),有助于緩解學生的壓力,調節(jié)不良情緒,形成健康心理。
教學精神環(huán)境方面,簡之八個字:平等公正、真心真愛。
(1)“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對待每一位學生要公平、公正,不加私情,不只是拿成績衡量學生的好壞。
(2)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贊美,達到“讓每一位學生快樂成長”。本學年,我們學校尤其注重這方面的教學工作,舉辦了演講比賽、朗誦比賽、書法繪畫比賽、歌唱比賽等,不僅發(fā)現(xiàn)了相關方面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對學校有了更深的感情,對學習有了全新的認識和興趣,相關才能也得到發(fā)掘,也增添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實現(xiàn)了快樂教學。
(3)尊重學生,對學生講誠信。我們在與家長溝通學生情況時,實事求是,切忌縮小或夸大事實,時刻警醒自己為人師表就要給學生樹立好榜樣。
(4)關注學生、幫助學生,傾注真心真愛。對待學生和藹可親,善于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他們排解不良情緒;為學生課業(yè)減負,創(chuàng)設輕松高效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樂于學習,事半功倍。當學生需要關心時,我們用真心真愛來塑造、凈化學生的心靈,從而使其投入學習并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通過以上努力,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這些都有助于健康心理的養(yǎng)成。
2.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解決
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有焦慮、強迫、拖延、自卑、敵對等等,我們要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緩解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可以有: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針對個別學生特殊的心理問題開展咨詢和輔導,使陷于不健康狀態(tài)的學生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
找一些關于心理問題的案例給學生,通過分析談感受,運用這種暗示使其主動調整自己的情緒,擺脫危及心理健康的因素困擾。
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給學生盡情宣泄的機會傾訴心事,不僅是老師,家長、同學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傾訴對象。為了適應不同類型的學生,有些可能不善于言語溝通,我們可以設置相關話題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或者利用日記、作文等形式達到傾訴的目的,比如:以“我的煩惱”、“我的心事”、“×××,我想對你說”等等。
我所教的班級有這樣一個學生,不好好聽講、不完成作業(yè)、性格古怪、讓人琢磨不透,老師們對他很無奈。我想肯定有緣由,所以總是和他談心,他卻一直沒有說出實情。直到一個命題日記的機會,我們才明白孩子內心的苦楚。他的作文以“爸爸,我愛您……我恨您……我沒資格恨您……我愛您……,媽媽,我想您……我恨您……我想您……”為貫穿,說出了自己埋藏已久的內心苦楚,我從中看出了孩子內心的矛盾和痛苦,難受的幾度落淚。通過命題作文的形式打開了孩子溝通的欲望。進而,我繼續(xù)跟他談心,以親人、朋友的角色,他哭我陪他哭,終于徹底打開他的心結,我認真聽他的傾訴不打斷,我們敞開心扉,互訴苦楚,其實,我告訴他別人的苦處是在暗示他,每個人都會有不如意,但是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我們自己,以及我們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我鼓勵他堅強、樂觀。我給他心理問題的案例,警示他危害及增強克服的勇氣。慢慢的,他變得樂于與人交流,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對待,一定可以使心理健康有問題的孩子恢復正常。
心理健康影響著生理健康,關系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有責任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而保證他們以良好的心態(tài)去學習、生活,超越自我,迎接挑戰(zhàn),鑄造自己的輝煌人生。
參考文獻:
[1]劉曉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解析與輔導.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7
[2]蔣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10
[3]陳平芳.如何解決中學生的N個心理問題.上海大學.2013.1
[4]孫永合,李衛(wèi)東.泰安市中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態(tài)度調查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06)
[5]馮婷婷,岳興建.學會交友,在集體中快樂地成長——中學生心理健康指導[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5)
[6]陳靜.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J].求知導刊.2014(09)
[7]張麗.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幾點思考[J].考試與評價.2013(12)
[8]原野,李福平.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與對策[J].新課程(下).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