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瑛
【摘 要】物理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學科,實驗可以說是物理教學的基礎甚至是生命。物理學上的概念和規(guī)律大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概括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注意實驗的應用與指導,更要在實驗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多媒體
物理作為義務教育的基本學科,初中物理的改革也不可忽略。物理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學科,實驗可以說是物理教學的基礎甚至是生命。物理學上的概念和規(guī)律大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概括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注意實驗的應用與指導,更要在實驗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同時,也要善于利用新的條件,在新環(huán)境下尋求物理實驗教學新的發(fā)展。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概述: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經過科學的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性思維、領悟科學的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物理學習中,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進行探究轉變。在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時進行合作學習,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更好的將自己的優(yōu)勢、潛能展現出來,從而促進課堂教學高質高效的完成。本人結合這幾年的教學經驗,提出自己對實驗教學的看法,愿與廣大教師探討交流。
一、精心準備實驗
在任何實驗開展之前,教師的任務就是給學生理順思維,掃清那些思維模式上的障礙,預測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問題。教師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對于不同的實驗需要準備不同的器材,從而保證實驗能夠順利地完成。
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做好思想準備工作。學生對于自己要做的實驗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對于實驗過程要有一個清晰的思維模式,能夠意識到在探究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實驗現象及結果。所以教師必須進行課前的探究活動,能夠發(fā)現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為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做好指導工作。
比如說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過程中,首要一點就是學生必須掌握有關浮力的知識,能夠正確使用相關的器件,比如彈簧測力計;再就是教師在授課之前必須要先親自操作過,以發(fā)現試驗中的偏差,如果按照教材的步驟去做,那么對于塑料塊排出來的水的重量與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的塑料塊所受的浮力是不同的,且差距很大。這樣的實驗就是做了也無法對阿基米德原理做出總結。特別是在收集溢水的過程中,一個微小的環(huán)節(jié)就會對溢水的重量影響很大,那就是溢水杯中的水面受表面張力的影響,水位高低直接影響到了溢水量的多少。教師如果不提前多做幾次,就有可能在演示過程中產生較大誤差,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再比如晶體熔化規(guī)律和液體沸騰規(guī)律探究實驗,如果教師在授課前不做相關的探究就可能發(fā)現不了物體吸收了熱量而溫度不升高的現象存在。例如,我校在晶體熔化實驗教學中,曾經換過不同物質去教學。首先是用萘,后來用冰,最后用海波。每一次我們都要在上課前一天專門試驗幾次,找到最好的實驗效果。否則,以萘為例,頭一年的器材,萘凝固后,把溫度計固定在里面,第二年拿出來又做同樣的實驗,由于環(huán)境影響,萘里面雜志越來越多,實驗效果就發(fā)生了變化,從而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而冰的熔化往往會出現熔點大于0℃的情況,會直接產生負面效果。在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這一探究實驗中,對于時間是很難把握的,時間長了,課堂時間不允許,時間短了,實驗效果不理想;同時還要考慮到加熱溫度的不均勻或者其他現象的發(fā)生。用圖像法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時也要考慮到它的難度。所以在用水浴法加熱時,還要事先驗證好水的初溫到底定在多少攝氏度才能控制好教學時間。
其次就是要提供各種實驗器材、藥品和場所等。如果學校不具備相關的,可以讓學生帶自家的日常用品來,也可以發(fā)動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器材,從而為實驗做好萬全的準備。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
教師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學過程得到優(yōu)化。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且極具感染力,有著直觀和動靜皆宜的特點。當然這并不能因此就用多媒體取代物理實驗探究。因為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能夠更好地對物理概念及其規(guī)律進行總結,這對于物理這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非常有幫助的。而對于能通過實驗做的探究則應在實驗的條件下完成,對于那些較為抽象和難以用實驗做的探究則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展現。比如宇宙和微觀世界的探究,就可用課件將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的微觀模型進行展示,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問題。
三、不斷反思實驗方法及過程
雖然教科書中會存在一些實驗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通過不斷反思實驗方法和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并改進實驗效果和增強學生對于實驗結論的信服度。比如說對于慣性實驗,我們可以將一根粉筆放在一張紙條上,然后將紙條迅速抽出,那么粉筆會屹立桌面不倒,這是由于慣性的結果。但是在實驗過程中,很多有經驗的教師也不能保證粉筆不倒,導致實驗失敗,我也曾經遇到過這個問題。為什么會這樣?其實這個簡單的例子是要告訴大家,只有不斷反思自己的實驗過程,才能在教學中取得預期的效果,而隨意而為只能為教學幫倒忙。在這個例子中,我隨意撕取小紙條,動作不夠干凈利落,最終導致實驗失敗、成功各幾次。后來采用較光滑平整的紙條,基本沒有失敗過。也就是說,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實驗也要我們教師去重視,否則就會帶來不良結果。
四、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小實驗
在一定程度上,物理實驗是一項具體、直觀的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可幫助他們對知識加深了記憶。
像在課本中學到的“電鈴”“土電話”“紙盒燒開水”等小實驗,具有很強的知識趣味,能夠帶動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也比較容易制作。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做這些課外小實驗,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熱愛并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我校在很多年前就通過集體購買的小燈泡、閘刀開關、細電線、干電池、電木板等,開始讓學生在家自己制作電路,大大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物理實驗教學不能紙上談兵。只有讓學生親自去探尋物理的奧秘,他們才會對物理的學習產生興趣。理論不能脫離實踐,實踐也需要理論的支撐。讓學生學會學習,喜歡學習,對學習保持持之以恒的動力和決心,這才是我們作為教師的本職以及教學改革的目的所在??傊?,教師在學生實驗探究中應該大膽嘗試,通過實驗探究真正做到:“學生力所能及,教師避之;學生力所難及,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教師為之”的新理念。所以,加強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是提高物理質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徑,對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很有幫助,能為學習高中乃至大學物理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應大力推廣加強和優(yōu)化物理實驗探究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朱小勇.芻議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實施[J].中學物理.2011,29(14):56
[2]王志蘭.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初探[J].中學物理.2013,25(4):50-52.
[3]蔣志龍.淺談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J].數理化學習.2012,33(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