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
摘 要: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都在不斷的前進,尤其是教育文化事業(y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我們的教學方面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雖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不得不承認暴露了不少的問題,新課改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入人們的視野,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于學生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更加強調(diào)學生的德育,這就給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學;課程改革;教學措施
一、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相關知識
1.德育教學背景
德育是新時期對教師和學生提出的新的要求,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學生的學習不再是單純地學習課堂知識,充實自己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不斷地重視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提升道德水平,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不再是單純的教學,傳播知識,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品德修養(yǎng)的部分,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zhì),使學生成為科學修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兼顧的高素質(zhì)人才。
2.德育教學的內(nèi)容
德育教學是素質(zhì)教學的一部分,要求教師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在結(jié)合先進教學工具的基礎之上,將優(yōu)秀的品德知識傳遞給學生,不斷打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學會如何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
二、在小學語文中德育教學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努力提升綜合素質(zhì)
教師是學生的第二個家長,教師要陪學生度過漫長的學習生涯,教師的言談舉止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新的時期強調(diào)學生的德育教學,教師尤其要重視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努力提升自身知識的儲備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用心關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滲透德育教學內(nèi)容。
2.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目前的社會是信息化高度發(fā)達的社會,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學生必備的一項能力,我國有句古話: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就足以見得自學能力的重要性,在新的時期自主學習能力尤其重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學生獨立進行思考,在德育教學中也是如此,在學生日后的實踐過程中,學生都必須要自己獨立去處理問題,使個人實踐活動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學生必須要自己去領悟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美德,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高個人綜合素質(zhì)。
3.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對教學的效果是有很大影響的,在德育教學中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往往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校中教師都接受了課改提供的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在此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之中,努力思考,無論是對于品德修養(yǎng)的提高,還是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都是有巨大幫助的,教師要繼續(xù)改進,尋找更高效的教學方法。
4.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正確行為習慣
中華民族的美德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從剛出生就開始培育,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比如說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拾金不昧等等行為,都是高尚思想品德的體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的時候,教師要進行積極的肯定,鼓勵學生不斷發(fā)揚美德,養(yǎng)成更多更好的行為習慣,不斷提高思想品德修養(yǎng)。
5.教師要及時制止學生的不良行為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生總會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犯一些錯誤,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教師要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之處,以使學生可以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習慣,并且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的處理辦法,讓學生可以找到正確的道路,從而不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
三、家校聯(lián)系,提升德育教育效率
家校聯(lián)系是新課改所特別強調(diào)的。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家長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也要發(fā)揮作用,起到應該有的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給學生積極做好榜樣,而且要積極與學校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校情況,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從生活的各個細節(jié)入手,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起步階段,語文本身就是研究我們中華博大文化的一門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修養(yǎng)的不斷提升,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適應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滲透德育時,必須要注意針對學生特定的實際情況,而且要結(jié)合教學大綱要求,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進行德育滲透,努力從小事做起,在學生學習的各方各面進行德育滲透,努力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使學生成為科學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并重的新時期人才。
參考文獻:
[1]相霞.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
[2]朱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D].上海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