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銳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初中體育鍛煉活動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了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體育教師需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分析學生對于體育鍛煉參與積極性的實際情況,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關鍵詞 初中 體育 教學 學生 鍛煉
由于大部分體育教師追求體育考試的滿分率,導致學生在體育中考的壓力下,進行各項體育鍛煉,無法真正享受體育鍛煉的樂趣。初中三年學生雖然獲得了滿意的體育分數(shù),但是他們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較差。體育教師應該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和方法,使學生能夠獲得理想成績的同時,感受到體育課堂的樂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
一、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缺乏積極性的原因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模式相對枯燥乏味
我國大部分的體育教師受到傳統(tǒng)思想的限制,體育教學活動的設置相對單一,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部分學校沒辦法提供充足的體育場地,學校對于體育教學投入的經(jīng)費有限,無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鍛煉。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的初中體育教師會將教學的目標放在升學考試上,忽視了初中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提高。學校盲目的追求升學率的提高,僅僅重視文化課方面的教學,忽視了體育方面的教學。正是因為學校這種重視成績的思想,初中學生根本無法感受到體育鍛煉的益處。
(二)初中體育教師沒有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
由于體育教學的模式比較傳統(tǒng),初中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方法進行教學,沒有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導致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逐漸降低。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通常由體育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指令,機械的進行指令的完成,此過程中學生缺乏個性化的學習。部分初中體育教師不善于創(chuàng)新,僅僅根據(jù)體育教材的內容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無法調動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三)初中體育教學評價的形式缺乏創(chuàng)新
初中體育教學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體育教學評價系統(tǒng),能夠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目前,我國體育教學評價的模式相對單一,沒有形成完善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體育鍛煉測試的成績,未必能夠全面的體現(xiàn)出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喜好,進行個性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充分體現(xiàn)體育教學評價的公平與公正。一旦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后,沒有得到相應的評價,會嚴重影響學生對體育學習的信心。
二、促進初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有效策略
(一)創(chuàng)新初中體育教學的內容
由于初中體育教學的內容相對單一,部分教師將體育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技巧的訓練上。過分的強調體育技巧,導致體育教師僅僅關注學生體育動作是否標準,沒有樹立進行體育鍛煉正確的思想。教師為了能夠嚴格要求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導致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逐漸降低。面對學生參與積極性的降低,體育教師需要不斷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的形式,有機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魅力。結合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喜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例如,進行50米短跑比賽的過程中,教師通常設置起跑的位置,讓學生分組進行比賽,這樣一來跑的快的學生一直在前面,跑的慢的學生一直在最后,長期以往跑步速度快的學生認為自己總是第一名,就沒有必要總是參與練習。而跑步速度慢的學生會逐漸缺乏自信,認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最差的。這種跑步比賽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該結合這種情況,創(chuàng)新比賽設置的模式,比如組織學生進行讓步跑,將跑步第一學生到達終點時,其他學生所處的位置作為跑步的起點,并且進行反向跑,將最先到達終點的學生作為比賽的獲勝者,這種比賽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都有獲得第一名的機會,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將學生作為體育鍛煉教學的主體
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常忽視將學生作為體育教學活動的主體。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體育教師應該積極的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并且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教師進行體育鍛煉教學活動設計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的體育能力與興趣愛好進行結合,從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三)為學生提高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
輕松歡樂的體育學習氛圍,能夠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應該更多的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使學生與老師之間能夠建立感情與信任,逐漸滲透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對教學充滿期待。進行體育鍛煉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更多的考慮學生的意見,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并且使學生能夠意識到自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地位。隨著課堂氛圍的和諧歡快,學生更加愿意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
三、結束語
初中體育教學應該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作為教學的重點,隨著體育教學的改革,初中體育教師應該更新觀念,提高自身對體育教學的認識,敢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不斷的豐富教學內容,逐漸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結合初中學生年齡、生理和心理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體育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融入課堂的氛圍中,樹立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付道領.初中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因素及作用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2.
[2] 季飛進.淺談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J].當代體育科技.2013.03:43,45.
[3] 黃錦龍.談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J].求知導刊.2015.21:34.